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近年来.马鞍山市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市政府先后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工业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产学研合作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实施了产学研合作项目300多项,合同总金额上亿元。  相似文献   

2.
《合肥科技》2008,(1):2-3
为充分发挥我市科教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1月23日下午,市科技局召开了驻肥高校科研院所座谈会,全市各高校、科研院(所)分管领导,科研处、产业处负责人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合肥市副市长杨增权、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家富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3.
日前,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起,旨在促进高校与地方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蓝火计划”正式启动——6月2日,“蓝火计划”常熟产学研合作试点活动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来自全国5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30多名专家,常熟300余名企业代表,以及苏州及常熟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共800人参加了开幕式及会后的产学研对接活动。  相似文献   

4.
陈华 《华东科技》2006,(6):42-43
产学研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探讨很多年了,到现在仍然有许多难题没有解决。作为推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产学研在诞生之初就天然地将政府、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摸索过程中,一些关乎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如何定位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形成产学研合作链条的良性循环?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上海科学院,与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沈跃栋一起聊了聊这个“古老”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7,32(2):F0003-F0003
2007年6月12日上午,由四川省科技厅和攀技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攀枝花产学研合作信息发布暨项目对接会”在攀枝花市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会议邀请到了市外大学、科研院所共25所,专家40余人,实现了将市外优势科技资源引入我市,为我市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把脉会诊”,解决攀枝花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会议期间,攀枝花市作了“攀枝花市情及科技需求”介绍,市外高校、科研院所作了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企业作了技术需求信息发布,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了项目交流对接。会议举行了攀枝花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和产学研合…  相似文献   

6.
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学研工作,积极制定各种政策措施,吸引全国各地高校到佛山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大力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软、硬环境。截至目前,佛山市已与28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15所高校在佛山市组建了研究院。21所高校组建了办事处;佛山市现有产学研共建技术研发平台18个,产学研共建的省级研究院3个;高校与佛山市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500项,这些项目大部分都已产生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突出创新强省,增创发展动能新优势。省属企业更应该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推进产业创新、企业转型。根据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近年来,省国资委会同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积极实施创新强企发展战略,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产学研互动合作,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发展步伐。自201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2次省属企业产学研对接会,共有30多家知名高校、40多家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8.
高校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联合政府、企业及科研院所在内的众多主体和力量.校友作为高校所独有且珍贵的资源,除了其本身可以直接提供的各类资源外,还是高校拓展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本连接的重要节点.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在以往校企合作、产学研研究的局限性上,强调校友群体在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资源导入作用和连接作用,最后提出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校友资源的开发策略,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中高校加强校友资源开发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9.
2012年7月26日.“太原市人民政府与省城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王爱琴副市长代表太原市人民政府与太原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等6个科研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订仪式旨在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省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充分发挥省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力量服务和促进太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0.
依靠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科技进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强  楼永飞 《杭州科技》1999,20(1):19-21
最近,我们通过对部分企业和在杭高校、科研院所的调研,以及对部分企业的问卷调查,对促进我市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科技进步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1.当前我市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现状与特点1.1产学研合作已基本形成气候,但发展仍不平衡为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市政府在1997年成立了市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经常性地组织一些企业与高校科技交流合作活动,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合作。据对6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统计,有41家与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1995—1997年全市企业与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1.
高校及科研院所、政府和中介机构的知识、信息能否顺畅、迅速地流向企业是产学研合作成败的关键。根据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不同类型对应的不同影响因素,以及围绕知识转移的四螺旋模型,产学研合作参与各方应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合作意识、成立服务联盟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及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还存在很多限制性因素,影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和合作效果,因此,要对高校产学研合作进行创新,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市场化水平,高校应对教师评估体制进行改革,政府应确立对合作创新模式的支持政策,促进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规模层次和效益水平。  相似文献   

13.
科技在线     
《安徽科技》2007,(6):26-27
5月19日,我国首个以循环经济为纽带、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型协会组织——铜陵循环经济产学研合作联盟在铜陵成立。省科技厅副厅长任鸣出席成立大会。据悉,铜陵循环经济产学研合作联盟是在安徽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成立的。会上,来自全国1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多名专家与铜陵市就循环经济技术发展进行了产学研合作研讨对接,其中,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正>为充分发挥陕西省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优势,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成果与产业对接。日前,陕西省科技厅出台了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十项措施。一是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鼓励大型企业面向高校部署科研项目;鼓励科研院所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大型企业,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二是支持中国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国际化和高度专业化趋势,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信息、资金和物质的聚集,与智力、知识、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成为区域提高经济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随着智力因素及高科技成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决定性作用的不断扩大,产学研合作作为推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不同的模式效果不一。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如何构建以发挥最佳效益,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笔者认为:重庆地区高校在两江新区建设背景下的产学研协作应采用一体化模式、参与式模式和"供需"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蓝山  张新平 《今日科技》2007,(12):12-12
12月10日,嵊州市产学研合作恳谈会在嵊州宾馆召开。来自全国25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以及嵊州市有关部门、乡镇(街道)、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会议。浙江省科技厅副巡事员王宏理,嵊州市市委书记郭敏、市长盛秋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代表等发言。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国际化和高度专业化趋势,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信息、资金和物质的聚集,与智力、知识、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成为区域提高经济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随着智力因素及高科技成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决定性作用的不断扩大,产学研合作作为推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不同的模式效果不一.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如何构建以发挥最佳效益,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笔者认为:重庆地区高校在两江新区建设背景下的产学研协作应采用一体化模式、参与式模式和“供需”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12月10日,嵊州市产学研合作恳谈会在嵊州宾馆召开。来自全国25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以及嵊州市有关部门、乡镇(街道)、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会议。浙江省科技厅副巡事员王宏理,嵊州市市委书记郭敏、市长盛秋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代表等发言。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主体的合作障碍与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三类主要技术创新主体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并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和市场良性循环的一种有效形式。近年来,安徽省各地方在产学研合作中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尚需进一步推进,合作动力尚需进一步挖掘。笔者通过走访蚌埠市部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阻碍因素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安徽科技》2007,(5):25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等36所部属、省属大学与巢湖市进行全面产学研对接.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280多位专家教授与巢湖市200多家大中小企业进行了产学研对接.并正式签订了88个项目,校企双方投入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经费近6000万元。本次签约项目涉及到企业技术难题攻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农村建设规划、共建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县)校全面合作等多个方面。是安徽省近年来地方与高校产学研合作规模最大的一次。此次大规模合作。将进一步提高安徽省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及巢湖市科研水平与产业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