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礼 《科技信息》2010,(4):172-172,174
《圣经》既是一部记录希伯来人历史的史书,同时又是一部内涵深邃的哲学著作。在英美文化传统形成的过程里,它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它已成为英美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素材宝库。所以,《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圣经》与西方文学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关系,但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的种种原因,我国在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方面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忽略《圣经》视野,致使在西方文学理解上出现了诸多误读。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可从《圣经》知识、《圣经》象征、《圣经》观念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步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圣经》不仅对世人有警醒训诫的作用,还对英美文献学作品有很深刻的影响,在很多英美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素材以及作品的名称等都来自于圣经。圣经的风格是语言简洁有力,寓意深刻,故事有内涵,写作手法也是非富多彩的,包括隐喻、夸张、象征、讽刺等。  相似文献   

4.
《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对世界文化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圣经》的汉译,对中国的政治、哲学、文学、语言、艺术、文化等领域的影响极其广泛。特别是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和影响来看,汉译《圣经》既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资源,又是现代文学家创作灵感的聚宝盆。  相似文献   

5.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是希伯来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基督教文化深深地渗透在英美国家的语言中,《圣经》对英语词汇、习语和格言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斯特的命运与《圣经》典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琳 《科技信息》2009,(17):105-105
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是一位基督徒,他的作品也深受《圣经》影响。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许多方面与《圣经》相呼应,广泛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宗教观。霍桑既不赞同清教的专制统治,主张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有自由恋爱的权利,又摆脱不了清教主义原罪、赎罪和命定论的观点,认为男女主人公应该受到惩罚,改过自新来赎罪。文章以《红字》女主人公海斯特的经历为核心,探究其中《圣经》典故的运用及作者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都知道一些圣经故事,或是知道某些典故,但并知道来自何处,本文采撷了60个有代表性的典故,希望能对别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论基督教《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作品,为英美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所以,《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基督教《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作品,为英美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所以,《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神向来被人们看做是公平、公正、仁慈、宽容的化身,他能给人带来光明,驱走黑暗;带来和平,驱走战争;带来希望,驱走绝望;带来幸福,驱走痛苦。神的形象极其光辉灿烂,但这种认识却实在失之于片面,在这背后,神性形象还有其不大为人所知的另一面,比如不公、残忍、贪婪、虚荣等。  相似文献   

11.
由17世纪北美清教徒文学形成的“美国清教文学传统”是美国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清教文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基督教文学的一个分支,从属于圣经文学传统,但美国清教文学在神话构建以及圣经话语使用中都注入了具有明显北美地域色彩的独特内涵,由此形成美国文学与其它基督教文学的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2.
在现阶段中外文学碰撞交流更趋深化。本文以英美文学所蕴含的文化多元性、群体调剂性、社会辅助性等精神价值作为学习探究的要点,进一步具体深入地解析其在中国社会现实化人文价值层面的交互融合和协同再创,从而为英美文学相关产业的物质和精神内核蜕变提供具备实用效益的指引导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走向深入.尽管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有重视文学教学的传统,但是长期以来,英美文学教学一直被排斥在大学英语教学之外.所谓大学英语教学改来改去还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随着社会变化和分级教学的推进,越来越面临着未来如何突破的尖锐课题.如果不加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途和效果将有可能受到制约.而开展大学英美文学教学,建立一个更加有机的包容的全新教学平台,显然是一种非常合适的选择.本文主要分析了其现状和意义,并就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与特点,指出在文学教学中应综合运用交际教学法和文体学的分析方法,使两者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使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从而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 在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外语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圣经文学为中国文学的土壤提供了多种养分,甚至影响了中国现在文学的全貌。本问运用比较文学理论中"传播研究"和"影响研究"划清界限,来印证圣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解读了当代英美文学。分析了存在主义的产生及其对当代英美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应把带领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固有的情感体验和时代主题作为重点。发挥文学阅读在塑造人格、培养学生情感智慧、人文素质中应有的作用。在各个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都应体现文学是对人的教育这一理念,将人文精神内化到英美文学课堂,使学生在天长日久的熏陶中获得从"自在"过度到"自为"的能力,以及对外在世界的正确把握,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成为他自己。  相似文献   

18.
高校英美文学课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一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采用“讨论研究型”的英美文学教学及现代化教育技术,比起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更能发挥英美文学课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