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 J.L.Birman 和谢希德、陈孝琛方法,计算了氯化铯结构波矢星直积的简约系数和下列空间群不可约表示直积的简约系数:Γ(m)Γ(m′) Γ(m)R(m′) Γ(m)~*X(m′) Γ(m)~*△(m′)Γ(m)~*Λ(m′) R(m)R(m′) ~*X(m)~*X(m′) ~*△(m)~*△(m′)~*X(m)~*△(m′) ~*Λ(m)~*Λ(m′) ~*∑(m)~*∑(m′).从而决定了该结构布里渊区内的跃迁和散射的选择定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把讨论了空间群选择定则的计算方法,计算了金红石结构双空间群在布里渊区内八个高对称点的可约表示直积的简约系数,从而得到了该结构在其布里渊区内的跃迁和散射的选择定则.  相似文献   

3.
研究固体中的电子、声子、光子及磁振子等相互作用问题时,常常遇到确定其结构的空间群的选择定则。本文采用约化群的方法给出了 LaOF 结构 D_(3d)~5 空间群的选择定则,并对此进行了讨论,验证了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面心立方→体心立方(正方)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Fe—C[1],Fe—X[2]和Fe—X—C[3]面心立方→体心立方(正方)马氏体相变热力学。相变时的自由能变化可表述为△G~(ρ→α)和△G~(α→M)之代数和,△G~(γ→α)用来作为稳定体心结构核胚的能量,而△G~(α→M)是使体心核胚成为马氏体所需的能量。△G~(α→M)应包括:为形成马氏体及邻近奥氏体形变进行切变所需的能量,马氏体内储存的能量——形成位错的应变能和形成孪晶的界面能,邻近马氏体基体中形成位错的应变能以及表面能等。可将相变驱动力简列为:△G~(α→M)=5σ_(ms) 217,其中σ_(ms)为奥氏体在MS时的屈伏强度。由此可直接由热力学计算求得Ms。在Fe—C、Fe—Ni—C及Fe—Cr—C系中所求得的Ms和实验值很好符合,在纯铁、Fe—Ni、Fe—Cr和Fe—Mn中和部分实验值符合,论证部分偏高的Ms值属于Ma或表面马氏体的MS,而不是整块试样真正的Ms。本文对铁基合金马氏体相变热力学作了统一处理,结果得到其热力学性质一致,纠正了过去一些矛盾的或不正确的论点。提出对Fe—X—C系热力学处理式,求得Fe—Ni—C及Fe—Cr—C系的Ms。dMs/dx。因碳在奥氏体活度的减小而增大。dMs/dx随碳及合金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由于碳主要决定相变驱动力,因而碳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前文的方法,计算了霰石(文石)结构空间群D_(2h)~(16)(pnma)的选择定则,讨论了波矢星简约系数和空间群简约系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本征函数法 (EFM方法 )计算了O1h 结构磁空间群第一布里渊区部分点的C—G系数 .  相似文献   

7.
磁空间群相对于以往的空间群 ,在对物理图像的描述上更准确、深刻 .如它可在考虑晶体对称性的同时 ,也考虑到自旋磁矩的作用 ,因而它的C—G系数要更加重要 .本文利用本征函数法 ,计算了面心立方结构O8h 磁空间群的C—G系数 ,以及波矢选择规则和C—G序列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16,(2):36-38
本文通过先分解再组合的方法给出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晶格第一布里渊区的立体结构,即先确定出一个1/8倒格子晶胞空间对应的第一布里渊区,再将其与另外7个小倒格子晶胞的第一布里渊区空间进行组合,最终标识出完整的第一布里渊区结构。分别计算了其体积的大小,为同学们学习相关知识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9.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bcc-Fe中Ⅰ型裂纹在应力及温度场下裂尖区的结构演化问题.做了两组模拟.基于各向同性线弹性力学的平面应变条件得到初始裂纹.(1)第一组模拟选取初始温度T=5 K、应力强度因子KI=1.0 KIC(KIC是临界应力强度因子),设在所对应的外载下存在初始裂纹,随后温度增加到100,300,和500 K,外载增加到KI=2.8 KIC.在这组模拟中,显示出堆垛层错.裂纹形状尖锐,且扩展速度较快.(2)第二组模拟选取初始温度T=100 K,应力场条件同于第一组,温度加到300和500 K,外载加到KI=2.8 KIC.在这组模拟中,显示出了堆垛层错、位错发射、裂尖钝化和分枝,以及孪晶带;该组裂纹的扩展速度慢于第一组.计算表明,裂纹在扩展过程中结构演化的特点与初始裂纹的工作条件有关.此外,计算了裂纹扩展过程中体系的能量,结果显示相应于发射位错状态,体系趋向于稳定态过渡.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本征函数法计算 结构空间群的母分系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经验电子理论对铬铁体心立方结构无序固溶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在铁铬系统中,铁原子处于乙种和乙种与次乙种混合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用类F原子波函数对H9团簇的体心立方结构与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单中心球模型近似下,选用类F原子解析波函数,用变分法计算了H9团簇的体心立方结构与能量.结果表明,当中心氢原子核到顶角氢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1.59a0时,体系能量有一极小值E=-5.17h0(a0=0.529177×10-10m,h0=27.2eV);表明H9团簇的体心立方结构是稳定的,H9团簇是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对体心立方晶体铁在双轴载荷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和理论强度进行了研究.根据Milstein修正的单轴载荷下的Born稳定判据,推导出了晶体在双轴载荷下的稳定性判据.结果表明,在压缩区域出现的无应力面心四方相是不稳定的,会自发的滑向近邻无应力亚稳态体心四方相.体心立方晶体铁在双轴载荷下稳定范围是0.2657~0.2989nm,对应的压应力和张应力分别为43.73eV/nm3和34.14eV/nm3.  相似文献   

14.
在单中心球模型近似下,作者选用类N原子解析波函数,用变分法计算了H29+团簇的体心立方结构与能量.结果表明,当中心氢原子核到顶角氢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2.30a0时,体系能量有一极小值E=-3.527h0(a0=0.529177×10-10m,h0=27.2eV).这表明H92+团簇的体心立方结构是稳定的结构,H2+团簇是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冷轧体心立方金属中微带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利用塑性形变理论对轧制板材中晶粒的滑移系上的切应变进行了计祘,结果表明:当晶粒的<110>或<111>方向平行于轧制横向,轧制方向平行于某一特定方向时,大部份切变聚集在某一滑移面上,这样在该滑移面上便能形成微带,而这时微带与轧制方向之间的夹角约30°。计祘结果还表明:当轧制横向平行于晶粒的<110>或<111>方向时,晶粒在轧制时可能绕横向转动,这样,2套微带就可能形成。又由于双交滑移的存在,微带便呈现由双位错壁组成的片状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微带的观察证实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6.
经过比较,分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体心立方单晶体塑性应变比的两种计算方法连续体力学法和晶体力学方法的特点·并对晶体力学法提出了改进措施,即考虑拉伸过程中体心立方晶体3个滑移系临界分切应力的差别(3个滑移系临界分切应力τ{110}〈111〉:τ{112}〈111〉:τ{123}〈111〉的比值为1∶1.03∶1.08)和引入晶格的转动,且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连续体力学法便捷,易于实施,但只能进行档次预测;改进后的晶体力学法在理论上更符合逻辑,更趋于合理·因此,深冲钢板塑性应变比(r值)的在线监测和监控以改进的晶体力学法为宜·  相似文献   

17.
以酚醛树脂预聚体(Res01)为碳源前驱体,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EO-PPO-PEO,F127)和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氧乙烯(PDMS-PEO)为混合模板剂,采用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EISA)方法制备了有序介孔碳-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并进一步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气吸脱附分析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介孔碳/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体心立方Im3m结构,其BET比表面积、总孔容和孔径分别为l410m^2/g,1.12cm^3/g和5.4nm.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本征函数法计算D94h结构晶体第一布里渊区上的主要对称点之间的CG系数,同时验证本征函数法可用于磁空间群CG系数的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单中心球模型近似下,选用类F原子解析波函数,用变分法计算了H9团簇的体心立方结构与能量.结果表明,当中心氢原子核到顶角氢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1.59a0时,体系能量有一极小值E=-5.17h0(a0=0.529177×10-10m, h0=27.2eV);表明H9团簇的体心立方结构是稳定的,H9团簇是可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一般空间群选择定则的计算方法,并对 J.L.Birman方法和谢希德、陈孝琛方法做了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