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同留叶量对赤霞珠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霞珠葡萄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膨大期对新梢进行不同留叶量的控制,并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病果率等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8片留叶量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病情指数最低;随着留叶量的减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逐渐降低,病情指数逐渐提高;不同留叶量处理的果实有机酸含量、花青苷含量、出汁率、单穗重等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从rbcL基因序列研究明福1号及其近似种苏丹草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对明福 1号及其近似种苏丹草的叶绿体 rbc L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变异位点的分析 ,结果表明 :明福 1号 rbc L序列的 G+ C百分含量为 4 2 .93% ,而苏丹草 rbc L序列的 G+ C百分含量为 4 3.0 9% ;明福1号与苏丹草的 rbc L 序列的变异位点很少 ,仅为 4个 ,分别位于第 12 4 bp、6 41bp、84 9bp、880 bp位点上 ,总变异位点占总性状位点 (96 3bp)的 0 .4 1% ;同时 ,明福 1号与苏丹草的相似系数为 0 .997,表明明福 1号与苏丹草有极高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绥李三号、绫棱红、吉林六号为试材,对影响裂果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果实硬度不均匀性促进果实开裂,水分影响裂果,而可溶性固性物含量与裂果无明显相关。在防止措施上,喷施硼砂溶液可减轻裂果比率。  相似文献   

4.
以鄂北冬枣为试材,使用不同浓度的1-MCP(500nL/L、1000nL/L、1500nL/L),喷清水为对照对冬枣进行处理,测定在常温贮藏期间果实品质指标(失水率、果肉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代表果实品质指标95%以上综合信息的两个主成分,构建了冬枣果实贮藏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鄂北冬枣果实贮藏12天后,对照冬枣果实的综合品质急剧下降,而1-MCP处理可使冬枣果实贮藏期延长2天左右,以500nL/L和1000nL/L的1-MCP处理保鲜效果较好,与实际情况相吻合。1-MCP处理可作为一种维持冬枣采后果实品质的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5.
1-甲基环丙烯对高温贮藏的香蕉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果实用0.5μL稬-1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24 h后,在35℃高温下贮藏,研究1-MCP对香蕉果实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35℃高温下,香蕉出现明显的"青皮熟"现象,果皮中MDA含量迅速增加.1-MCP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香蕉果皮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了果实膜脂过氧化,延缓了MDA含量的上升,增加了脯氨酸的累积,减轻了香蕉热害.1-McP处理果实于35℃下贮藏9 d后移入20℃环境,进一步增加了POD和SO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以6月份生长最快,干物质和总糖含量由低到高变化.脂肪含量生长前期降低,生长后期升高,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的发育而下降,成熟期又升高.9月下旬,干物质、总糖、脂肪、维生素C含量都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蓟州区栽培的“美乐”和“赤霞珠”葡萄为试验品种,分别在其始熟期的初、中和末期3个阶段利用外源脱落酸(200mg/L)处理果实,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和葡萄酒中酚类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花色苷的含量和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始熟期的外源脱落酸处理对成熟果实的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pH值,以及葡萄籽的酚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葡萄皮和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在始熟期中期(30%~50%果实转色)以前,对果实喷施外源脱落酸可以显著提高葡萄皮和葡萄酒的酚类总含量、花色苷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始熟期外源脱落酸处理使“美乐”和“赤霞珠”果实的酚类总含量分别提高了14%~39%和73%~172%,花色苷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了18%~143%和88%~178%;外源脱落酸处理使葡萄酒的3个指标(酚类总含量、花色苷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了17%~69%、18%~36%和21%~46%,而这些影响可以有效改善葡萄酒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外源脱落酸处理时期的精准控制可以提高酿酒葡萄及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作用,进而提高葡萄酒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茉莉酸甲酯对蓝莓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以未经过处理的蓝莓果实为对照样品,探讨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蓝莓果实采后贮藏期间乙烯释放量、腐烂率、失重率、总花色苷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茉莉酸甲酯处理能有效抑制蓝莓乙烯释放量、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提高总花色苷含量并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50μmol/L茉莉酸甲酯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更显著。由此可见,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延缓蓝莓的后熟与衰老进程,并提高了蓝莓果实的贮藏期品质和商品价值,显著延长蓝莓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9.
“米良1号”于1983年10月在湘西凤凰县米良乡莲台山海拔820米处发现并选出,属美味猕猴桃.经多年观察,植株生长势强,果大,果实长圆柱形,整齐度高,耐贮藏,营养成分高,汁多甜酸适度,肉质鲜嫩可口,并具清香,果实综合性状优良,能早期丰产;萌芽率较低,花枝率高,中短果结实力强,丰产性能好;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0.
野生欧李果实中不同形态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浸提剂(H2O,1mol/LNaCI,2%HAC,5%HCI)逐级提取,分析测定了野生欧李不同类型(大果型和小果型,小果型土壤施钙和叶面喷钙,大果型高位嫁接和低位嫁接)果实中的不同形态钙含量。结果表明:大果型和小果型果实中以活性钙(水溶钙和果胶钙)积累为主,不同形态钙含量大小为水溶钙含量〉果胶钙含量〉磷酸钙含量〉草酸钙含量〉剩余钙含量;小果型土壤施钙和叶面喷钙果实中总钙量增加,与实生小果型果实比较,活性钙组分下降,非活性钙组分增加;大果型高位嫁接和低位嫁接果实中不同形态钙组成比例大小并未改变,嫁接接口的高低影响果实中总钙量及不同形态钙的含量。研究提出,野生欧李果实中活性钙组分多,利于人体吸收和利用,是人体补钙之佳品。  相似文献   

11.
张愿章  薛雷 《河南科学》2007,25(1):23-25
基于灰色数学理论,通过常规全数据GM(1,1)模型及等维新陈代谢GM(1,1)模型分别对煤炭海运总量进行建模并预测,并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运用灰色理论所建立的等维GM(1,1)进行预测是可行的,而且精度较传统方法高。  相似文献   

12.
飞船搭载菌株的阿维菌素B1a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维链霉菌HY1进行飞船搭载后,筛选得到了24株高产且遗传性状稳定的菌株,它们的总效价比出发菌株HY1提高24%以上,最高的达到了83%.同时,用HPLC法筛选B1a化学效价较高菌株,最终得到菌株2株,其中菌株HY365的总效价为5 924.7 mg/L,它的B1a化学效价为3 894.8 mg/L,占总效价的比例达到65.74%;HY516的B1a化学效价为3 151.9 mg/L,占总效价的59.90%.  相似文献   

13.
国产抗HIV-1试剂盒对献血员血清检测陈长荣,戴永强(厦门市中心血站)(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艾滋病+(AIDS)是一种正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的疾病,其病毒(HIV)是一种单链RNA逆转录病毒.HIV感染后2个月左右在血清中可检测出抗HIV阳性,从感染到...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型脱氮工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中亚硝氮难以稳定生成的难题,设计水解酸化+UASB+好氧氧化的处理工艺,应用于实际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浓度为610~1900 mg/L,C/N比为1.8~3.5时,在进水量为100 m3/d,回流比为2:1,pH值为7.5~8.0,DO为2....  相似文献   

15.
用三种树染色算法和组合分析法, 完成对哈林图的邻和可区别边染色、 邻和可区别全染色以及邻点全和可区别全染色, 并证明1-2-3 猜想 和1-2猜想对哈林图均成立. 结果表明, 哈林图的邻点全和可区别全色数不超过3.  相似文献   

16.
以2003年至2010年的中国总人数为基础建立GM(1,1)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求解,得出总人口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模型的残差、相对误差、级比偏差,可以看出该模型的精度较高,可以用来预测中国未来的总人口数.  相似文献   

17.
通过 CsCl- EB( 溴化乙锭) 密度梯度离心, 从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假单胞菌 AD1 菌株中分离并纯化出质粒pATZ- 1. 该质粒经 EcoRI消化产生 14 个限制片段, 以DNA 的 Hind片段为分子大小的标准,用作图法测出上述14 个片段的大小之和即pATZ-1 的分子大小为125 kb.  相似文献   

18.
以大久保桃果实(Prunus persica (L.) Batsch cv.Okubao)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8℃贮藏期间对照组与1-MCP处理组的大久保桃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大久保桃果实挥发物的指纹图谱及标志性挥发物.结果表明,大久保桃果实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到26种,主要包括酯类、芳香烃类、醛类、内酯类、缩醛类物质.8℃贮藏期间,1-MCP处理显著推迟了醛类和内酯类物质的释放高峰的出现,并且显著抑制了内酯类物质的释放量;在贮藏后期显著促进了乙醇的释放.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2-二异丙基-1,3-二恶茂烷和1,1′-双(1,1,2,2-四甲基-1,2-亚乙基)苯是贮藏3 d时1-MCP处理组的标志性挥发物,而乙醇、丙酮、氰基乙酸是贮藏16 d和20 d时处理组的标志性挥发物.  相似文献   

19.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carrying Cry1Ac, Cry1Ie or both genes were obtained. In the leaves of transgenic plants carrying both genes, the contents of Cry1Ac and Cry1Ie proteins were 0.173% and 0.131% of the total proteins, respectively. Cry1Ac protein content was 0.182% and Cry1Ie protein con- tent was 0.124% of the total proteins in the leaves of transgenic plants containing only one Bt gene. Fresh leaves of transgenic tobacco and wild-type plants were used for the insect bioassay against wild-type and Cry1Ac-resistant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The bioassay results showed that transgenic plants carrying both gene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oxic to wild-type and Cry1Ac-resistant cotton bollworm than those carrying Cry1Ac or Cry1Ie alone.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higher toxicity of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carrying both genes is caused by the cooperative function of both Bt proteins, thus providing a potential way to delay the development of insect resis- tance to transgenic crops.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有限集合X上的1-1部分变换半群Jx中的链的性质,得到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