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就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必须同时进行?为什么电极电位高的还原剂能和电极电位低的氧化剂起反应,而电极电位低的还原剂却不能和电极电位高的氧化剂起反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感到难以掌握,而歧化反应方程式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中最炼殊的一种类型.本文在遵循质量守恒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简便、快速配平歧化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除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以及简单的加氧、去氢或加氢去氧等反应外,一般都比较复杂而难于配平.目前无机化学中常用的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以及定复杂分子式系数为1和a等方法,虽然都可用于配平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但是,我觉得对于氧化数法若能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常能比较简单,迅速而又准确地配平一个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4.
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由于酸碱介质的不同,反应不同,所加物质也不同。本文从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入手,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出的五个规则,探讨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并用离子-电子法对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做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作为在生活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门学科,高中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决定了其学习难度较高,并且,由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需要掌握和记忆的知识点也较多,其中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最具有代表性。本文针对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进行讨论,通过几个典型的题目来介绍代数配平法的具体应用,从而使广大高中生朋友能够更加灵活地掌握配平法的应用技巧,提高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效率。  相似文献   

6.
前言对氧化还原电位滴定终点的确定,Gran首先提出以E的反对数对滴定剂体积作图的方法,称为格氏作图法。赵藻藩为离子选择性电极加入标准法提出以△E表示的计算图。这种图的优点是当电极的能斯特斜率不同时可以对△E进行校正。由于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有  相似文献   

7.
按物理学规定电流从电位高的电极(指正电荷)流向电位低的电极,并将电位高的电极叫做正极(+),电位低的电极叫做负极(-)。按电极反应的实质,在原电池中,我们把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叫做正极;把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叫做负极。但也有另外一种命名法,即把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叫做阴极;把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叫做阳极。例如锌铜电池,其装置如图1。  相似文献   

8.
用化合价升降法或电子得失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高中化学中既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其所以是教学重点,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中学化学教学必须培养的一项基本技能,而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质、特征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使分散在初三、高一、高二各年级的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教材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教学,使我得出这样一条规律,对于复杂的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从氧的得失和氢的得失情况入手进行配平。即得氧去氢为氧化,去氧得氢为还原。反应中每得到一个氧原子或去掉两个氢原子可看作相当于失去(实为偏移)两个电子;每去掉一个氧原子或得到两个氢原子可看作相当于得到(实为偏移)两个电子。如果将此规律掌握,仍用得失电子数相等法,便能得心应手,很快配平。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电极基体对K2FeO4充放电循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三电极体系法研究银网、铂网和泡沫镍等不同电极基体的阳极极化行为,探讨不同电极基体对 K_2FeO_4电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K_2FeO_4具有一定的可充性,但其充放电性能与电极基体的析氧电位有很大关系.电极基体的析氧电位低于K_2FeO_4的氧化还原电位时,K_2FeO_4电极基本充不上电;而当电极基体的析氧电位与K_2FeO_4的氧化还原电位相近,K_2FeO_4电极只能部分充电.  相似文献   

11.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质量守恒原理和氧化值法的应用,讨论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和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应用代数法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原子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原理,归纳出代数法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图,并将其应用于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相似文献   

13.
以旋转线扫伏安和旋转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甲醇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电极旋转速度的影响.电极旋转增加了CO在电极表面上的吸附量,增大其毒化作用,较大程度地减小氧化和还原电流.转速的影响随电位区域不同而不同,在较低电位下(<0.65 V),氧化过程为电化学动力学控制,旋转的影响较大;电位较正时(>0.65 V),氧化过程为扩散控制,旋转的影响较小.CO在电极表面上的吸附量的相对增加,使CO脱附引起的氧化电流也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14.
对于氧化还原电位滴定终点的检出,可以采用一种双金属电极体系。本文根据J·K·福尔曼,P·B·斯托克韦尔在电位分析法中提到的以铂铑合金作氧化还原滴定的参比电极,用该电极进行了以重铬酸盐滴定亚铁的实验研究,并与其它参比电极(甘汞电极,玻璃电极,钨电极)进行了比较。实验中发现,该电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先给出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数学模型 ,然后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编程 ,实现了氧化还原反应式在计算机上的配平。  相似文献   

16.
大家知道,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通常采用“氧化数法”和。离子——电子法”。这里介绍用视察的方法来配平复杂的氧化还原方程式。下面首先谈谈配平步骤,然后再举出一些典型例子进行分析和配平。一、写出我们需要配平的方程式。用箭头符号标出在要配平的方程式中每边只出现一次  相似文献   

17.
我系每年教育实习,学生在课堂试教过程中,几乎有1/2以上的实习生要遇到讲授“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从几年来学生实习课堂试教效果来看,一般都不十分理想.也就是说,实习生讲课后,中学生不能较好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方法,尤其是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就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该知识内容本身的难度较大.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初三到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硝基苯在纳米-γ-氧化铝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讨论了修饰剂用量、支持电解质溶液及其酸度、扫描速率、静置时间等因素对硝基苯电还原特性的影响,探讨了硝基苯在中性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还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纳米-γ-氧化铝修饰电极能显著提高硝基苯的还原峰电流,在-0.6~0 V电位范围内,硝基苯在该修饰电极上有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随着pH增加,硝基苯的还原峰电位朝负电位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数升降总数相等,质量守恒的原理[1],以氢化数法为例指出了突破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一大难点的方法;通过零数法,待定系数法阐述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技巧.以上几种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简易、迅速等优点,尤其对配平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往往比其它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代数法、化合价法等配平法则的基础上,结合普通反应方程式的奇偶法、观察法等的配平要领,介绍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较为简便适用的迅速配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