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一大水利工事——灵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广西“灵渠”的历史、工程及工程原理 ,论述了广西“灵渠”的功能、作用及历史意义 .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广西特别重视水利建设。明清政府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水资源和有利的地形,对灵渠、相思棣、陂塘、堰坝等进行多方面的修整,使广西的水利建设达到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3.
灵渠传说是劳动人们以灵渠为依托。通过想像、幻想而创作的叙事作品。《铧嘴和天平》反映了河渠师顾青在灵渠开凿中的贡献,《渼潭》则赞扬了劳动群众在灵渠开凿中的聪明才智,它们都是历史真实的反映,只不过反映的角度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4.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给地处中国与东盟经济圈几何中心地带的广西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而“南博会”落户南宁,更加使得广西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纽带。广西要迅速转变观念,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主动做好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参与和服务工作,全面促进广西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先秦时期,广西文化与中原文化就开始有了一定的交流。灵渠开凿之后,对广西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广泛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交流、商业文化交流和教育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在双方的交流中广西文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6.
<正>灵渠,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陡河,在广西兴安县境内,全长36.4公里,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前219年—前214年),是沟通湘漓二水,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人工运河,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素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之称。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7.
秦王朝统一岭南百越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史学界对之累有论撰,但关于这场战争的开始之年,以及在战争中秦军为解决军粮运输而开凿灵渠的年代,则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笔者不揣浅陋,拟就秦统一岭南之始年及灵渠开凿之年代,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广西银杏“2010”扶贫工程的重要意义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广西银杏“2010”扶贫工程的起因,广西发展银杏产业的优势,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与进展情况,探讨“2010”扶贫工程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龚国勇 男,汉族,1950年9月出生,广西玉林市人,副教授,玉林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广西数学学会理事。主讲数学分析,概率统计、计算机语言等课程。在《广西大学学报》、《玉林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新世纪,加强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负责人及“数学分析CAI”课件负责人。  相似文献   

10.
广西钦廉一带的“天涯海角”是我国历史上有地物为证和确切空间范围的“天涯海角”之一,这种地物标志就是天涯亭和海角亭。自宋至清末,有大量吟咏广西“天涯海角”的律诗和文论。广西的“天涯海角”,实有恢复和旅游开发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1):F0003-F0003
杨天保,汉族,教授。1971年12月生于湖北黄冈,2000年获广西师大历史学硕士和“广西高校优秀毕业生”;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历史学博士。现任玉林师院桂东南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科联秘书长和广西历史学会理事等,并入选“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玉林师院“学术骨干”。  相似文献   

12.
广西客家文化国际通道,形成于秦代开凿灵渠,连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而出南海。历经秦汉至唐宋元明清,由中原南迁的客家人,逐渐聚居南海北部湾地区而又移居海外。孙中山先生高度重视广西客家文化国际通道,至今通道崭新宽广开新篇。中国南海周边的客家人,形成了客家经济文化圈,发挥着内联外引的重要作用。广西客家文化国际通道在延伸,特色鲜明,富有哲理。随着广西北部湾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广西客家人正影响全球,促进全球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日前获悉,桂林将建“电子信息城”,该工程的启动,标志着现代“硅谷”正在广西崛起。  相似文献   

14.
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属于“那文化”的范畴。广西的“那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广西少数民族有独特的体貌特征,创造了自己特色文化,属于民族文化自主发展的时期。从商、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开始,汉族文化逐渐进入并不断扩大影响,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进入了与汉族文化融合并在交流中不断发展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专 业 招生人数D 专 业 招生人数 马克思主义哲学 41 流体力学 2 科学掐术哲学4 结构力学3 外国经济思想史4 计算力学2 应用社会学5 实验力学2 高等教育学 5 j 机械学”19 语言学2 机械制造”29 专门用途外语 3I 流体传动及控制 5 应用数学 10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9 计算数学4g 铸造”9 理论物理4 金属塑性加工”9 凝态物理4 焊接7 无机化学45 工程热物理“6 应用化学 71 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 6 固体力学”7 制冷及低温工程”7 下转第28页注:1.打“””者为有博士学佐授予权曲专业,2.所有专业均招收委托培养硕士生.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相似文献   

16.
论明代广西大藤峡瑶、壮农民起义姚舜安1974年毛泽东同志接见当时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韦国清,谈及明代广西大藤峡瑶、壮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时,欣然提笔写了“大藤峡”三个字。韦国清回广西后,于1975年指示有关同志组织广西明代大藤峡农民起义调查组,...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2月21日,由中共广西西林县委员会、西林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西林县委宣传部、西林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西历史学会、百色学院、百色起义纪念馆等单位共同承办的2012年中国·西林岑氏“一门三总督”学术研讨会在西林县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所、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历史学会、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大学、百色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术论丛”之一种。黄成授、廖业扬、谈琪、罗树杰等合著的《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最近由民族出版社 (北京 )出版。全书33 2 0万字 ,定价 2 4 80元。《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出版@大禹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秦汉时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是广西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是广西历史首先见诸正史记载的时代,广西也自此时正式进入祖国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西在秦汉时代,和我国其他地区一样,也设立了郡县,确立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在秦汉时代四百多年中(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广西地区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里,我根据史籍和考古资料,对秦汉时代的广西农业作初步的探讨。广西地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但在秦汉以前,这地区总的说来,大体还处于“砍倒烧荒”、“火耕水耨”的状态,耕作方法比较粗放,农业生产工具也比较落后。战国晚期有些地方铁制农具虽然已经使用,但还很不普遍,广大的广西地区仍是石器和木器在生产中占很大的比重。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六国后,在北击匈奴  相似文献   

20.
IC卡作为电子货币和电子证件正在逐渐取代现金或支票或用来取代各种证件,诸如学生证、工作证、驾驶证等,正在悄悄深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身份验证方式。 1.金卡工程 信息产业是由通信产业、计算机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构成的新兴产业群。发达国家目前都以信息产业作为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 作为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是我国政府作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