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评价对习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励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重视习作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习作教学应该重视语言的积累。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内外读书,课堂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可以引领学生走向生活、步入社会,积淀习作素材,使积累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习作是生活的需要,习作离不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习作要为学生服务。这三点是习作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我们的习作教学首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习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如何让习作成为学生情感倾诉和交流的温馨天地?笔者以生活为依托,试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真正实现“勤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5.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教师们正在不断地改变习作单一由教师评价的方式,努力寻求丰富、多彩而有创意的评价方式,让习作评价焕发出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充分发挥习作评价的激励、调整、反馈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要摆脱儿童作文的“苦作”状态,让“习作”变为“喜作”,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中赋予教师角色更丰富的内涵,使作文教学更有效,使习作训练更高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向导”,学会给学生“指路”;做“好朋友”,以平等的交流方式与学生沟通,培养师生合作意识;做好“教练”,在学生自练自悟的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最需要的指导;做好“读者”,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与满足。  相似文献   

7.
三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上刚刚起步,这个起步阶段的基础打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为了让学生快乐地踏入习作的大门,轻松地迈出第一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激发习作兴趣,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注重语言积累,力争厚积而薄发;培养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采用"小练笔",拓展学生的习作空间;优化习作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着教师指导难、学生写作难、"无病呻吟"的状况,传统的习作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违背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忽视了"小学生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因此,营造宽松自由的习作教学氛围,通过习作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创新,使学生自主观察体验,搜集习作素材,感悟真情,自由表达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怎样让孩子喜欢作文呢?我认为:应该让习作训练成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现个性、充满生命活动的、开放式的习作大课堂”。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着目标不明、训练脱节等弊端,造成了习作教学效率较低。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明确习作目标梯度,注意习作内容梯度,照顾学生思维梯度,认识和把握学生言语梯度,安排好教学梯度,讲究习作评价梯度。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习作辅导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一环。如果辅导得法,就会使初学习作的学生产生兴趣,激发灵感,写作起来才会如行云流水,得心应手。反之,学生则会感到枯燥乏味、无话可写。甚至还会出现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在引导低年级学生写好习作方面,笔者根据自己历年的实践探索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习作教学应针对年龄阶段的兴趣,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教学实验中的体验张扬灵性,激发兴趣,拓宽思路,能让习作走向多元化、个性化、自由化、生活化,能让习作有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3.
习作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低年级写话又是习作的基础。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必须抓好,落实。所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非常重要。在平时的写话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写话、乐意写话呢?  相似文献   

14.
当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学生生活体验较少,习作常常感到言之无物,即使把文章写出了,也是干巴巴的,平淡无味。更甚的是他们害怕习作,这样给习作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如何帮助中年级学生过好这一难关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周成潮 《科技资讯》2014,(6):178-181
当下习作教学中作者意识已休眠:作者缺失言语表现意识、缺乏自我检阅意识、缺欠习作评价意识、缺少习作发表意识,学生没有以"作者"的身份与姿态亲历习作的全程,导致习作教学成效不彰,习作教学中作者意识亟待复苏。鉴于此,笔者在习作教学实践中努力探寻习作教学中作者意识的恢复路径:一是驱动作者言语表现;二是激励作者自我检阅;三是构建习作评改联盟;四是拓展习作发表路径。藉此,复苏习作教学中的作者意识,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无话可说的现状,本文结合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经验,从积累素材、以读带写、个性表达、互评互改四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武国芳 《奇闻怪事》2007,(2):87-87,89
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无言可说,无情可抒,其根源在于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笔者从四个方面创设了学生“可知可感’’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习作课上,每当要求学生把习作写得“新颖”些时,学生总是说:“天天在学校里上课。哪里去找新颖的材料啊?”在他们看来,习作的“新颖”就是要到没有去过的地方,找那些第一次看见的材料。如果只让学生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讲习作“新颖”似乎是苛刻的要求,怎么能要求他们去找那第一次见到的材料习作呢?事实并非如此。“新颖”并非是第一次见到的材料,有不少习作写的是第一次见到的材料,但却没有写出“新颖”来。“新颖”,往往是在司空见惯的材料里。  相似文献   

19.
刘玲 《科技信息》2009,(13):223-223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样的世界理应成为学生习作的“活水”,但我在教学中却发现,学生面对习作越来越茫然,习作成为“无米之炊”。直面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语文教师该认真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深入探讨其中缘由。  相似文献   

20.
《潍坊学院学报》2017,(1):104-105
小学学生习作难,根本原因在于老师的包办代替。只有转换思维方式,适时引导,教给方法,才能使学生习作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只有结合我国小学学生的特点,通过分析阐述,才会有利于提高小学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