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Lan效应快速测量透明介质折射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Lau效应,利用1台普通的分光度和2块粗光栅快速测量透明平板介质折射率,对测量原理及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高,对测量环境及被测物体本身要求不高,且测量速度快,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电光栅对光的衍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栅格上有电流通过的新型光栅,入射到该光栅上的光,经光栅透射和反射后形成的衍射条纹,会发生收缩或扩展,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可产生法拉第效应,该光栅比同光栅常数的光栅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作为一种提高光栅分辨率的新光电元件,可望应用于光电通讯。  相似文献   

3.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近相干照明下双光栅衍射干涉效应的Fourier谱进行实验研究。证实了Fourier谱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分裂现象,讨论了两光栅之间的距离及相干性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将Talbot效应与实验力学相结合,提出用斜入射的圆锥形扩散球面波通过衍射光栅产生的Talbot效应,测定板面曲率的剪切干涉云纹法。理论和实验表明:本方法不但从原理上概括了采用平面波的工作,而且在实践上把测试系统所需的光学元件减到最少,兼备了简易、灵活、实用等特点,对薄板的应力分析等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高葳  高英 《科技资讯》2013,(12):78-78,80
根据莫尔效应的形成特点进行分析,详解了莫尔效应的形成。指出光栅是莫尔效应的主要应用,介绍了光栅的制作方法,莫尔条纹的应用原理、特征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光栅的泰伯效应,探讨了光栅的定焦作用,研究了利用光栅进行精密定焦来获取信息的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7.
用几何光学的方法分析了光学成像系统中的Talbot效应,提出了一种利用Talbt像对谱面的对称性测凹透镜焦距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傅里叶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横向莫尔条纹中一个光栅倍频时莫尔条纹的变化,论证了倍频光栅形成的莫尔条纹方向与等周期两RoncK光栅形成的莫尔条纹方向相同,其周期与两小周期光栅的莫尔条纹周期相同,其对比度随倍率的增加而减小的特点,呈现莫尔条纹效应的主要是等栅距光栅和二倍频光栅,介绍了产生倍频光栅的一些方法,如采用滤波的方法,消去光栅的0级衍射波,形成倍频光栅;采用球面波照明光栅,形成倍频的光栅的自成像等,举例说明了其应用,这些应用表明二倍频光栅莫尔条纹可使结构紧凑,测量简单,或使分辨率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存在三阶非线性克尔效应的波导中光栅耦合区导波所满足的耦合模方程以及解析解,分析非线性效应及光栅辐射衰减两因素对导波场分布、光栅耦合效率和非线性位相等的作用.据此提出非线性耦合光栅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上论述了利用太伯效应测定均匀物体折射率的方法,给出了实验方案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小型与偏振无关光隔离器的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磁旋光器的旋光角和消光比 ,以及微角偏光分束镜的消光比对隔离器的插入损耗和隔离度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2.
研究宽频带部分相干光经过光栅衍射后的光谱变化,探讨光谱变化与入射部分相干光的空间相干度、入射狭缝的宽度,以及观测点的位置等关系.结果表明,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经光栅衍射后,其±1级衍射光束不同位置处的光谱将发生变化,即有的点处光谱将发生红移,有的点处光谱将发生蓝移,并且衍射光束的衍射角与角频率成反比.此外,单缝缝宽越大,GSM光束传播距离越长,光谱宽度Γ值越大,即光谱越宽.最后,从理论上给予论证.  相似文献   

13.
徐伟  聂大德 《应用科技》2011,38(9):19-22
制约光纤通信最关键的因素是光纤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采用光域和电域相结合的补偿技术,即在传输链路中采用光纤光栅补偿技术,在接收端采用电色散补偿技术,成功补偿了10GB/sNRZ信号系统中1270kmG.652光纤的色散.在入纤光功率较高的情况下,光电补偿系统抵抗非线性作用的能力明显优于全光补偿系统,同时能保持较高的系统Q值,有利于实现对现有光纤通信系统的升级和扩容.  相似文献   

14.
考虑Lorentz局域场效应的影响,我们在Liouville运动方程的基础上用微扰理论分析了一个三能级系统的非线性响应.在非线性光学响应中,两波矢分别为k1,k2的连续相干脉冲将会在新的方向产生新的光波.计算之后,我们给出四波混频信号关于Lorentz局域场因子l的表达式,发现负时间延迟时在2k2-k1方向仍有四波混频信号,四波混频信号的频率也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光栅玻璃两表面不平行,给实验测量带来系统误差。通过计算,得到了光栅玻璃表面的四种不同夹角分别对应于在分光仪上的四种不同放置方式的系统误差。得出了这样的结果:在通常的实验所采用的波长和光栅常数情况下,一般光栅玻璃两表面不平行带来的误差低于分光仪度盘的最小读数值;在光栅玻璃两表面夹角较大时,以光栅刻痕面重直光轴并面对望远镜的情况,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初始速度、初始偏转角与质心位置对非圆截面结构抛撒稳定性的影响,利用Fluent程序,对结构在抛撒过程中的质心轨迹与旋转角进行了数值研究. 结果表明:质心径向的最终旋转角随初始抛撒速度的增加呈负指数衰减;在不同结构攻角条件下,质心径向和轴向旋转角均随着初始轴向偏转角的增加而减小,且质心径向偏转角降低速率相对较慢;结构攻角的增加在加剧径向偏转量的同时,削减了轴向偏转量;结构初始攻角与径向的偏转对质心轴向旋转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深理解和掌握物质旋光性质及旋光率的变化规律,采用2种不同实验仪器和方法测量不同浓度溶液的旋光率,一种是利用WXG-4型圆盘旋光仪的三分视场明暗变化测量物质旋光率;另一种是将氦氖激光器、偏振片P1、P2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转动P2,使电流表示数达到最小值,然后将待测物放在P1、P2之间,电流表示数将发生变化,再次转动P2,使电流表再次达到最小值,P2第二次转过的角度就是待测物的旋光度。实验结果得出,旋光度与待测物质的长度和浓度成正比例关系,而物质的旋光率是物质本身性质,不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旋光性聚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界面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带有不对称碳原子的旋光性聚酰胺,并表征了其旋光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旋光方向与单体的旋光方向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不仅受到结构单元的构型的影响,而且受到分子链构象的影响,而构象的影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技术测量圆度误差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圆度误差转化为轴上物点的移动,利用理想光组轴向放大率理论来实现微位移的放大,并通过采用位置敏感探测器将光斑像点的位移转化为电信号的输出,从而实现位移与电信号的转化;在测量圆度的同时,采用圆光栅来测量工件转角,实现整周的圆轮廓实时记录;对于圆度误差的评定采用最小二乘法,并经过对比实验,证实该方法的测量原理可行,实现了圆度误差的整周连续测量,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 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