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综合性实验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工程综合素质与工程实或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机械制造加工急需技术人才的现状.对开设CAD/CAM/NC加工综合性开放实验的必要性,并对综合性实验的概念,及该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做阐述,明确了实验教学的目的。同时对该实验的构建模式进行了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2.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结束了全部理论教学和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后所进行的最后一个大型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从学校理论学习到实  相似文献   

3.
人因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往的人因工程课程体系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应用环节课时偏少,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中,本文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理论和实践环节并重,通过精简理论内容、加大综合性实验、参与或中请创新项目和创新大赛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理论应用能力,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产品加工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专业的专业模块课程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刘春玲 《科技信息》2010,(21):I0212-I0213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重要步骤,是本科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综合反映,提高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严格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监控与评估激励体制,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程训练课程"拓宽工程知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开设了"基于典型产品的切削加工综合训练"项目。学生通过实践将理论课与典型产品的制造过程密切联系在一起,对机械制造过程有了完整的认识,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介绍了切削加工综合训练的设计思想、典型产品的选择、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方法,并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水处理工程实验技术》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程。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存在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从课堂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探讨了课程改革的方法及内容。课堂教学应采用传统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具备开展实验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知识储备。实验教学应注重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创新环节,引导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翟明戈  孟庆森 《太原科技》2014,(1):30-31,34
介绍了金属材料专业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过程,围绕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典型产品带动专业课理论和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的贯通,建立由多个环节有机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综合性、工程性、设计性、创造性的实践教学,以科研生产促进实践教学开展,丰富和完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并突出能力培养,从而有利于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工程训练教学是高校各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与创新教学环节。CAD/CAM及CNC技术作为现代机械工业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案例),巧妙地将其所包含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及数控加工技术进行一体化训练,不仅让学生跟企业"接地气",还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新和实战能力。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引入CAD/CAM及CNC技术训练项目,有效提升学校实践和创新环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与技术综合实验"的建设与教学实践,该课程通过系统规划,整合了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层次推进实验环节,实现了专业理论课程的有机衔接,通过开放性环节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视野,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实验教学交流增强了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按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规律,分层次安排特种加工技术工程实践与实验教学,开展特种加工开放型实验,实现从认知型向实践创新型的转变,这对多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此模式开展3年多以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促使工业中心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强调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原则,增加综合性、开发性实验,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语音信号处理是实现人机交互和话音通信技术的基础,语音信号处理教学实验课程在国外著名大学的电子工程系中普遍开设。语音信号处理实验课是为适应当前人才培养需求,配合语音信号处理课程课堂教学而开设的。通过语音信号处理实验可以让学生深入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属于准平稳随机过程的语音信号的特点、语音通信中编码方法、话音质量评价方法、语言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统计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和应用方法,并增加对实际建模方法和算法编程能力及基本理论的应用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兴趣。本实验课对深入学习语音信号处理课程深入以及培养语音领域高层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机械动力学结构模态分析实验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机械动力学课程中悬臂梁结构模态分析实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的CAD/CAE软件操作知识运用于该实验,弥补了实验仪器和实验装置的不足,也提高了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大大提升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项目的CDIO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结合线性系统理论课程特点,设计了模拟真实工程环境的龙门吊车控制实验项目。该项目以设计为导向、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构思了以吊运过程平稳性和快速性为总体控制目标的实验教学内容。在项目实施中,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中主动探寻学科知识。教学实践证明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科学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字信号处理综合实验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特点和Matlab在该课程教学中的优势,结合实例探讨了该课程综合实验设计的理念方法,该方法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利用Matlab设计滤波器,并实现对被噪声污染信号的滤波处理.该类综合实验能够将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贯穿起来,即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  相似文献   

16.
刘晓文 《实验室科学》2011,14(6):179-182
从市场对造价人才的需求及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需要,阐述了开发该实验项目的必要性,提出了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安装工程某一工序的施工过程,并测定这一工序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实验设想,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与掌握专业基本知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17.
种子学实验技术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自身特点,对种子学实验技术的课程设置,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把电泳法测定种子纯度新技术及时的纳入实验课程设置中,保持实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采取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准备,主动设计、进行实验的方法;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直观实验教学;增加实践技能训练来辅助实验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制作实验技术录像、图片,利用多媒体来丰富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适应新时期种子产业的本科毕业生。  相似文献   

18.
贾艳东  田傲霜  何秀斌 《实验室科学》2011,14(3):144-145,149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学时少并且内容与工程实验有差距,为了弥补学生实验知识结构的不足,通过开放实验室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工程实验的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射频电路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射频电路理论学习与实验的关系。提出在理论教学中穿插以仿真软件实现的验证实验,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出将开放式实验引入到射频电路实践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开放式实验,以及针对性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将射频电路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良好地结合起来,消除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脱节,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一种交叉创新型模拟电路实验 教学方法,设计了厚基础、活模块、多学科、主题式和创新型的实验教学内容,应用TBL-RBL( Team Based Learning-Research Based Learning) 双轨教学法,融合光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知识,以基于红绿蓝的 发光二极管( RGB-LED: Red Green Blue-Light Emitting Diode) 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实验案例为例,阐述了模拟 电路实验教学中交叉创新型实验的设计方法。实验案例表明,学科交叉创新实验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