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种基于HTTP摘要认证的SIP安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由于受到SIP自身特点及应用环境的影响,目前SIP常用的安全机制大都只提供Server对Client的认证,且大都没有提供会话密钥协商的机制,容易受到服务器伪装攻击。在分析了SIP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SIP安全机制的现状后,通过对SIP协议的扩展,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HT—TP摘要认证的SIP安全机制。该机制能实现双向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功能,使SIP认证和加密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2.
一种面向SIP通信的域间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SIP安全机制在通信实体间的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方面存在不足,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身份密码系统的域间密钥协商协议,然后基于该协议提出了一种面向SIP通信的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该机制解决了HTTP摘要认证下的单向认证以及预共享密钥问题,消除了S/MIME基于证书认证和不提供密钥协商的不足,且不同域的通信实体具有不同的系统参数.安全性分析及其实现表明,该机制在实现跨域SIP通信实体间的双向认证以及为后续媒体流机密传输提供密钥协商功能的同时可以满足SIP通信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允许两方或者多方在不安全信道上建立安全的会话密钥。目前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无法抵抗导致随机数泄露的后门攻击,比如已知特定于会话的临时攻击。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基于身份的两方认证密钥协商的逆向防火墙协议。该协议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是安全的,能够抵抗强的临时会话秘密值泄露攻击,提供了消息抗泄露性。同时该协议不使用双线性对,节省了系统运行时间。最后,利用JPBC库实现了该协议。实验结果表明了该协议与同类型的协议相比,具有较小的带宽和较短的运行时间,十分适合应用于资源受限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采用基于证书认证方式的网络用户与采用基于身份认证方式的网络用户之间相互认证的问题,利用对称加密、数字签名和消息认证码等技术,首先构造一个认证链路模型下会话密钥安全的认证协议,然后设计消息认证器把该协议转换成非认证链路模型下的会话密钥安全的认证协议,并对该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该协议实现了不同认证方式的信任域中用户间的认证、密钥协商以及密钥更新,并在Canetti-Krawczyk(CK)模型下满足安全属性需求.此外,该协议仅需4次通信即可完成,且扩展性好,为不同认证机制的网络用户间认证提供了一种较为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常见的密钥协商协议,基于同态加密机制和NTRU公钥密码体制,提出了基于NTRU的可认证同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建立的会话密钥是可认证的、等献的和前向保密的.和基于其他公钥密码体制的密钥协商协议相比,所提出的密钥协商协议的效率和安全性都有所提高.使用改进的BAN逻辑对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P2P语音网络中节点认证和密钥协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签名的节点双向认证及密钥协商方法.首先从可信节点群中获得签名密钥碎片,并将其组合成节点的签名密钥,然后通过通信双方安全交互来完成相互认证.结合基于身份签名的Oakley密钥协商协议实现了通信双方的会话密钥协商.提出的基于身份签名的P2P语音认证及密钥协商...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SIP协议安全方案无法检测窃听、以及经典密码体制面临量子计算攻击时的脆弱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量子用户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与SIP协议结合的方案。SIP服务器制备三粒子W态并将其中两个粒子分发给SIP用户,首先对随机插入的粒子进行测量以检测窃听,然后通过量子操作与测量验证用户身份;密钥协商阶段,三方不需制备与分发新的W态,仍基于持有的W态进行随机测量,SIP用户根据有效测量结果生成初始会话密钥.性能分析表明本方案能够对抗伪装攻击与窃听攻击,有效提高SIP协议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ECDLP有身份认证的ECDH密钥协商方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决ECDH(elliptic curve key agreement scheme-diffice-hellman version)密钥协商方案中,通信双方在公开信道上通过协议协商会话的临时密钥及双方都不能识别对方身份的问题。在研究ECDH密钥协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有身份认证的ECDH密钥协商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密钥协商双方的双向身份认证,有效地防止了中间人的攻击。通过对密钥协商消息的双重保护,实现了公开信道上安全通信。  相似文献   

9.
廖龙  陈洪霖 《科技资讯》2006,(31):70-71
首先介绍了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并利用END-TO-END和HOP-BY-HOP的分类方法,对基于SIP上的安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安全机制中的缺陷,最后,根据SIP协议简单、开放、可扩展的特点,针对HTTP摘要鉴别和S/MIME认证机制中各自在安全认证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HTTP摘要鉴别和S/MIME上的混合安全认证机制。利用该认证机制,可以很好的实现SIP会话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在不安全的移动通信环境中如何构造安全的密钥协商协议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2012年高海英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在标准模型下的安全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通过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分析,发现该协议在无会话密钥托管模式下并不满足PKG前向安全性.为了弥补该协议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安全的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能够抵抗未知密钥共享和密钥泄露伪装攻击,同时具有前向安全性和已知密钥安全等安全性质.方案的安全性分析表明,新的方案比高海英的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Two common kinds of security mechanisms used in session initial protocol (SIP) are analyzed.An improved HTTP digest authentication scheme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existing SIP authentication theories.This mechanism is combined with the merits of the HTTP digest authentication and the public key encryption,so the communicating parties complete two-way authentication and public key exchange in pre-calling,and the session key can be randomly generated in post-calling.The mixture of security encryption mechanism with public key encryption and symmetric-key encryption algorithm can ensure the security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data.The emulation of the scheme is verified,and the security analysis is conducted in the end.The researches show that the simulations efficiency of this method is about 78% of HTTP’s,and it can prevent four kinds of attacks including impersonating a server,offline password guessing attacks,relay-attack,and session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12.
会话初始化协议( SIP)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移动终端设备中,但由于SIP协议本身特点使得其在复杂、开放的网络应用环境中容易被攻击者模仿、篡改。虽然已经提出了很多增强SIP协议安全性的认证机制,但由于认证过程计算性能消耗大,不适合在嵌入式设备中使用。在传统Http认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密钥的认证机制,以较低的计算代价改进了SIP协议的安全性,对SIP协议在嵌入式设备中普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网络层安全体系框架IPSec(IP Security)在报文信息安全模型基础上提供了基于密钥的报文源验证服务。针对该服务存在的一些不足,在面向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网络层身份验证机制,利用机制中设计的身份标识协议和报文源身份验证机制,可保证通信实体的合法性,提供可靠的基于IP地址的报文源验证服务和基于通信实体特征信息的密钥协商机制。最后通过测试实验,阐述新机制具有的功能和性能。  相似文献   

14.
SIP的安全机制及其HTTP摘要认证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始会话协议(SIP)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SIP本身缺乏完善的安全机制使其面临很多的安全威胁.首先分析了SIP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及常见的解决方案,然后讨论了HTTP摘要认证的流程与缺陷,并提出一种改进的HTTP摘要认证,最后结合实验室的软交换系统,实现了改进后的认证方法在软交换系统中的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15.
以Globus Toolkit4.0为平台,设计了网格安全中间件的结构,研究了支撑安全中间件各层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对信任协商层中的自动信任协商的原理、协商的激活过程和协商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在认证和访问控制层中,对实体间信任度进行评估和反馈,采用基于信任度的访问控制机制,实现了细粒度的动态RBAC,执行服务请求者和提供者的安全需求.在信任协商层,引入自动信任协商机制,完成了陌生的双方建立信任和跨安全域的共享和协作.此安全中间件在屏蔽了底层安全细节的实现,同时具有高安全性的协同工作能力,易于和其他中间件组件进行交互,改善整体的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SIP下VoIP身份认证技术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oIP系统是一项通过IP网络数据包传送语音的通信业务,保证VoIP的安全是提供IP通信业务的前提,而身份认证则是IP网络安全体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SIP正成为VoIP通信系统的主流协议,文章在总结了当前VoIP系统对呼叫者身份进行认证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卡和SIP来电ID的双因素身份认证技术解决方案,并通过模拟攻击实验,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标签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通信和所有权安全转换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提供密钥协商功能的标签所有权转换协议。通过将该协议分为认证与密钥协商和所有权转换与异常恢复两个阶段来实现相应的功能。采用GNY逻辑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提供标签与所有者之间的双向认证和会话密钥协商,将标签的所有权安全地转换给新所有者,并能抵御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和去同步化攻击等多种攻击手段。在Linux系统中实现了该协议,获取了标签计算耗时等运行指标。实验数据表明,标签的计算耗时较短,适用于低成本标签。  相似文献   

18.
为虚拟磁盘提供完备的身份认证和内容安全是安全虚拟磁盘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论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PK I体系的在线认证安全虚拟磁盘系统,应用PK I安全体系和标签机制实现了在线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应用密码技术实现了虚拟磁盘的内容安全,从而实现了虚拟磁盘的在线安全应用.描述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安全机制,详细阐述了实现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系统作为某省级认证中心的增值服务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