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川陕苏区利用石刻标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是现代公共信息传播在土地革命时期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定形式,成为红色文化内涵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产生了极大的社会鼓动性、号召力,极富地域文化特色、历史特色和公共传播特色,也构成当今时代的一道旅游文化景观。红军石刻标语是一个伟大历史创造,给当今公共信息传播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
“红军精神”与“川陕苏区精神”是不同内涵和定位的两个精神实质,川陕苏区红色城市在其文化宣传中,长期用红四方面军“十六字”军训训词解读“红军精神”,并用这个单一、平淡的红色文化口号进行宣传,使川陕苏区红色城市文化氛围和文化自觉意识正在淡化,挖掘“川陕苏区精神”更多更深的文化内涵,重新进行红色文化名城定位迫在眉睫。由此界定“红军精神”与“川陕苏区精神”的内涵,对巴中地区开发红色城市历史文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颁行的系列文件精神,川陕苏区在土地革命过程中推行了"红军公田"制.此制度的实施,对稳定和壮大红军队伍,瓦解白军营垒以及巩固革命根据地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川陕苏区的报刊文献和石刻标语在历史上的作用功不可没。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文物的现状令人担忧,其保护、抢救工作迫在眉睫。评价了川陕苏区革命文物的历史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就如何收集、开发、保护文物工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标语是党和红军进行革命动员、政策宣传和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这些标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语言独具特色,主要表现为:言简意赅,语义明晰;通俗易懂,体现口语化;常用对比手法,鲜明生动;讲究韵律,琅琅上口;尝试文字简化和创造,别出心裁;多用无主句和祈使句,使标语更具号召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一部川陕苏区的革命史,就是一部红军对川陕苏区全面开发的奋斗史,有几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红色理论的传播是川陕苏区建立和开发的前提;追求苏区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川陕苏区开发的主要内容;关于结合部的属性认定;关于川陕苏区的区位定性。  相似文献   

7.
熊国炳并没有起到他作为川陕苏区重要领导人所应起的作用,许多著述把熊国炳由农民而一夜之间成为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原因仅仅归结于"左"的影响.事实上,把它放到更广泛的历史条件下去考虑,它和中国政史上20世纪前半叶的地方自治运动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有关,是与中国宪政运动的发展相关联的一个历史事件."联省自治"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与作用,不但在当时是正负互见的,而且对于日后中国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从文本上看,"贿选宪法"中关于地方制度的规定有其进步意义,对此应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8.
论红军长征与打通苏联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6年5月起,为尽快适应国内抗日教亡形势发展需要,尽力争取苏联政府与共产国际的军事援助,中共中央提出了红军主力在西北会师并以打通苏联外援通道为主要任务的新战略方针。随后为实现这一重大战略转变,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陕甘,红一方面军发动了东征和西征战役,至当年10月三国大会师,跟即发动宁夏战役及西路军远征,力图从宁夏,缓远,新疆三个方向上,完成打通苏联之任务。本文试图解析这一战略方针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把握红军长征与打通苏联之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9.
川陕苏区时期,在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和战事频仍的历史环境下,红四方面军非常重视新兵训练工作,并且摸索出了一整套专门针对新兵教育和训练的方法,有力地提高了新兵的政治、军事素质,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的发展与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中国人民军队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苏区,红军图书出版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出版了一大批注重联系中国革命实际的高质量的图书,使之成为江西苏区图书出版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江西苏区红军出版的168种图书的年度分布、出版部门分布、类别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川陕苏区人权保障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陕苏区制定了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努力实践,以充分保障和尊重人的生存权、民主权、自由权,还设置监察机构维护人权,从而使人权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落到了实处.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川陕苏区由于受"左"的影响,在人权保障方面也还存在"肃反"扩大化、侵犯中农利益等缺陷.  相似文献   

12.
川陕苏区时期的宣传工作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川陕苏区时期的红军宣传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其宣传工作有四大特点:主题思想明确;紧扣斗争主题;内容形式多样;注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红军标语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目前正面临着损坏乃至消失的危险。对地仗层进行适当的封护处理,可以增强其耐久性能,达到保护的目的。使用纳米Ca (OH)2对聚己内酯(PCL)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红军标语地仗层封护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封护剂进行了表征;通过耐紫外光老化、耐冻融循环、耐可溶盐侵蚀、耐水侵蚀和耐酸雨侵蚀试验评估了封护试样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色差值。结果表明,封护剂中PCL成膜后可有效阻止水分从试样外部进入内部;微团聚的Ca (OH)2与纳米Ca (OH)2共同形成了微米/纳米复合结构,使封护膜的疏水性得到有效增强;纳米Ca (OH)2的加入可提高封护膜的透气性;封护剂可提高封护试样的耐久性。以上结果表明纳米Ca (OH)2改性的PCL封护剂对模拟红军标语地仗层具有良好的封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红四方面军入川以后,一方面坚持巩固和扩大苏区的对敌作战,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都得到极大发展,财政税收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川陕苏区作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其政权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局部执政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实践执掌政权的重要基地,为中国共产党掌握治国安邦的本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深入研究川陕苏区政权建设的特征、成就和局限,对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条件下的执政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党中央领导下,红四方面军与川陕地方党和人民群众共同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即川陕苏区.川陕苏区的创建和发展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党在根据地的局部执政实践,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苏区,红军图书出版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出版了一大批注重联系中国革命实际的高质量的图书,使之成为江西苏区图书出版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江西苏区红军出版的168种图书的年度分布、出版部门分布、类别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川陕苏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特点及历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适应战争的紧迫形势,根据川陕苏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具有明显战时特点和地域特色的医疗卫生工作。川陕苏区医疗卫生事业开展的规模、深度、成绩和影响在当时各苏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小康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苏区后,面对川陕苏区贫弱的经济力及土地革命中“左”倾错误造成的不利局面,在苏区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生产动员。从生产动员的结果来看,它有力地保障了革命战争和苏区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然而,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动员终究不是纯粹的经济工作,它所呈现出更多的是政治军事性,故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落后的生产力同巨大的革命支出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川陕苏区研究数据库"建设的意义,介绍了目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川陕苏区研究数据库"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