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巴渠船工号子是巴渠船工伴随划船、拉纤的劳动而产生和发展的艺术形式,其歌词内容生动的表现了巴渠船工的劳动场景、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巴渠船工号子的歌词一般是表现巴渠各地风情、历史传说、男女之情、船工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大俗至雅、多种修辞手法并用、行文格式自由、衬词使用频繁和多种文化互为交融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巴渠船工号子是巴渠船工伴随划船、拉纤的劳动而产生和发展的艺术形式,其歌词内容生动的表现了巴渠船工的劳动场景、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巴渠船工号子的歌词一般是表现巴渠各地风情、历史传说、男女之情、船工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大俗至雅、多种修辞手法并用、行文格式自由、衬词使用频繁和多种文化互为交融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危静 《科技信息》2008,(29):183-183
哭嫁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文化,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及其丰富,有"中国式咏叹调"之称的哭嫁歌正是这种丰富文化的艺术产物。它是一种抒情性歌谣,以哭诉为主要形式,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江西是革命的故乡,也是革命歌谣的故乡。”这深刻而概括地道出了革命红色童谣产生的土壤及其气候和环境。苏区儿童是在党的直接教育和关怀下,是在战斗和炮火中,在革命的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的;苏  相似文献   

5.
巴渠人的祖先-巴人,"勇健好歌舞",在古代创作了闻名于世的战歌舞<巴渝舞>及民歌<下里巴人>、<竹枝词>.劳动先于艺术.劳动歌是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起来的最古老的歌谣.各类"劳动号子"、"薅草锣鼓"以及各行各业的劳动歌,以嘹亮而富有地方风情的歌声震撼着巴渠山河.这些歌谣是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忠实记录和创造历史的最好证明,也是构成巴渠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6.
科学童谣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兴起的一个儿歌新品种,它运用传统歌谣的创作方式,向儿童普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童谣在儿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是科学文艺领域中的一朵新葩。科学童谣除了具有儿歌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一定的知识内涵,但这些知识应深入浅出应用于有趣味的歌谣中。  相似文献   

7.
三峡是南北文化的结合部,是巴楚文化的交结带,三峡民歌则是两种文化撞击的结晶。三峡民歌渊源焰火,并具有浓烈的地域特色,其爱情歌谣感情真挚,热烈奔放,泼辣大胆,而其劳动歌谣悲苦辛酸,怆楚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历时性与共时性出发,对中国古代童谣的概念范畴作了较为科学的分析与界定,并对其的发展进行了纵向的追溯与横向的审视。文章在对中国古代童谣的内容、形式的特点作了具体的分析与归纳后,充分肯定了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的一颗明珠的童谣给予后来者的较大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同时文章对我国古代部分童谣依附政治,宣扬迷信,用词艰涩,不讲用韵等远离儿童本性表现的原因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巴蜀秧歌习俗源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蜀秧歌源远流长 ,是巴蜀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自娱自乐的生产劳动歌谣。作为民间歌谣 ,巴蜀秧歌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艺术个性而具有不可低估的审美价值。作为民俗事象 ,巴蜀秧歌所运载的深厚历史积淀和丰赡文化意蕴 ,更是探索研究华夏地域民俗文化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走向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童谣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大理白族地区童谣分布面广,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生动,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和思想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白族传统童谣在流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种种危机,亟待保护性抢救.因此,对如何保护抢救和开发应用白族传统童谣进行探索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绩溪龙文化     
中国民间舞龙,不仅是文化艺术展现的一种娱乐时尚,也是一种民族灵魂的载体和民族精神的彰扬. 由于各地的历史、环境、经济、文化、民俗、传统观念等的不同,其舞龙的内容形式、风格流派、品种技艺也是异彩纷呈,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产生流传于达州市宣汉县境内,是土家族的一种伴随劳动生产,声乐与器乐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在土家族的生产生活中世代相传、特色鲜明.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生动而形象地记录和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宣汉土家族人民的性格、情感和审美情趣,是研究巴渠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精神面貌、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元月13日,我校举行巴渠文化研究所成立两周年、《川东学刊》(原《达县师专学报》)创刊五周年新年座谈会。地委和行署主管文化、宣传的领导徐有胜、邓良训和其他单位来宾以及巴渠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川东学刊》编委会全体成员共50余人出席。座谈会由校党委书记学报主编王绍演同志主持。巴渠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郝志伦、则问东学刊》常务副主编刘兴均二同志分别代表巴渠文化研究所、则栋学刊》编辑部作了工作汇报。郝志伦说,巴渠文化研究所成立两周年来,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拟定了巴渠文化研究课题80多项;二是广泛联络省、地文…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乐舞百戏的内容很宽泛,凡是在当时能愉悦人们的动态的音乐、演唱、舞蹈、杂技、角力较武、幻术、滑稽技艺表演等大多包括在内,是西藏民族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其表演形式在吐蕃时期就已形成了,而且乐舞百戏也是寺院壁画描绘的主要内容。西藏的乐舞百戏始终与藏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民俗、风情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蕴含着独特的藏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具有独特的形象性、浓烈的感染性、广泛的社会性、唯美的新颖性等审美特征,是藏民族生存意识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论藏族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装饰图案艺术历史悠久,题材丰富,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是藏族人民艺术思维和审美体验的物化形式。对藏族装饰图案分类、美感形式、色彩等审美特征的探索,既有助于其在现代装饰设计领域的运用,也有利于对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赵容芳 《科技信息》2009,(10):226-226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熔铸出不同风格的文化。一种地域性歌舞艺术的形成,必然和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信仰、生产生活习俗及审美风尚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通过对陕南民间舞蹈内容中博采众长的包容性特点;传统文化信仰中浓郁的巫文化特征以及在演出形式中载歌栽舞时诙谐风趣,含蓄幽默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陕南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独特地域文化特色,从中发现和揭示陕南民间舞蹈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审美特性。以此为陕南民间舞蹈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遗存遗物及其影响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巴渠红色文化是达州的比较优势之一,是达州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对巴渠红色文化与达州的软实力之间的关系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18.
传统资源怎样转换为一种当代的建筑实物存在,既需要寻找到传统建筑形式上的当代因素与材料,搞术上的当代运用及拓展,又要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功能迭到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契合。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外表、习俗、性格和气质,同时这些特征也融入到当地的文化艺术领域,令中国的艺术呈现出缤纷的地域特征。本文通过地域的角度,以年画为载体,讨论了齐鲁与巴蜀两大地域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对相同的艺术形式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幻想性民间故事(童话、寓言)产生于神话之后,是劳动人民对现实世界不满,对理想世界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艺术表现,它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心理期待”。巴渠民间童话中的精灵故事、魔法故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自的艺术个性,往往以“超人间力量的形式”来反映人间的生活和斗争。在那些看似荒诞的民间童话中,以浪漫的幻想、奇妙的情节揭示了平凡的真理,体现了巴渠劳动人民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物质生活条件中产生的崇高美德和是非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