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改进的AdaBoost的人脸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使分类器的检测时间过于冗长而阻碍实际应用的情况,文中利用肤色检测排除大部分非人脸区域后再进行检测以缩短检测时间,并且设定权值调整门限避免了AdaBoost算法中可能出现的过拟合现象,以改善检测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缩短了47%的检测时间,提高了2.3%的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理形态学的近红外光图像实时人脸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新型算法首先使用基于Harr特征和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寻找人脸候选区域,并对候选区域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人眼瞳孔在近红外光图像中会生成白色光斑的特点,使用基于数理形态学的Quoit滤波器精确定位眼睛.为了减小不同瞳孔大小带来的影响,使用了多尺度的Quoit滤波器以提高准确性.实验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准确性高而且速度快,达到了实时人脸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AdaBoost和LLE的视频人脸特征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征提取是生物特征识别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和LLE的视频人脸特征提取方法.其大致思路是用VFW技术对视频图像进行采集、接着将AdaBoost算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人脸检测,最后应用LLE算法对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降维并提取出特征.项目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便捷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雍宝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3119-3122,3225
针对复杂背景和可变光照下的静态彩色图像人脸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分割和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首先把彩色图像转换到YCbCr空间。接着应用自适应光线补偿算法对图像进行光线补偿。再结合形态学、几何约束等方法排除背景干扰、进行肤色区域分割。其次应用改进的AdaBoost算法对分割出的区域进行验证,进而精确定位人脸。实验表明:该方法检测率高、适应性好、鲁棒性强,对人脸检测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的近红外人脸图像的眼睛精确定位方法. 该方法首先使用基于Haar特征和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分类器确定人脸区域和初始眼睛位置;然后用Sobel算子对眼睛区域进行边缘检测处理,得到眼睛边缘,并对它进行椭圆拟合获得眼睛的椭圆轮廓线;最后把拟合椭圆的中心点作为眼睛的精确位置. 实验表明,在正面人脸情况下,本方法能精确地定位近红外人脸图像的眼睛位置,在归一化人脸为120×120像素时,其平均误差小于1.5个像素,处理时间约7 ms.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AdaBoost算法在人脸检测中训练耗时和误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AdaBoost算法.新算法在基于PSO的AdaBoost算法基础上对弱分类器的选择和整合两个阶段进行改进.弱分类器选择阶段,在使用PSO迭代选择最佳弱分类器之前,剔除部分无用特征,缩小粒子搜索空间;弱分类器整合阶段,在采用基于核函数的非线性感知器算法优化调节弱分类器参数的过程中使用一种新的与正样本分类能力有关的弱分类器初始参数.采用基于MIT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比基于PSO的AdaBoost算法在检测性能上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基于视频的车辆自动检测作为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一直受到关注.针对AdaBoost分类器目标检测所存在的漏检、误检和计算量过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高斯模型运动区域提取和Haar-like特征的AdaBoost级联分类器的交通视频车辆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建立混合高斯模型对运动目标的总体区域进行检测,进而提取基于车辆运动的感兴趣区域,再对其进行基于Haar-like特征的区域AdaBoost级联分类,实现对运动车辆的检测.由于采用了基于运动区域提取和分类相结合的检测模式,通过混合高斯背景模型较准确的提取出ROI作为车辆的候选区域,约束了每帧的搜索区域,使AdaBoost分类器的目标检测更具针对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降低了漏检率;同时也减少了分类算法滑动窗口扫描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检测速度.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算法对复杂交通环境车辆检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级联分类器,讨论了Haar-Like特征及其积分图的计算方法,以及微结构特征的详细定义和表示方式,并给出4种不同矩形特征的计算方法.以色彩直方图为跟踪特征,将基于AdaBoost的人脸检测算法与CamShift跟踪算法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并给出视频下的人脸检测与跟踪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尺度变化、角度变化以及有遮挡的情况下都得到了很好的检测、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人脸识别算法中常用的AdaBoost算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将3D形变人脸建模和AdaBoost算法相结合来进行人脸识别的新型人脸识别算法3D Adaboost。实验证明,该方法和传统AdaBoost算法相比,能有效减少侧面人脸或者旋转人脸造成的检测错误;并且能在不损失准确度的基础上,显著缩短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10.
基于AdaBoost和遗传算法的快速人脸定位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采用AdaBoost算法构建人脸检测器时存在的特征冗余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人脸定位算法.首先用AdaBoost算法选取类Haar小波特征(称作AdaHaar特征),然后用遗传算法在低维的AdaHaar特征空间进一步优选,消除冗余并得到相应的权系数,最终的人脸检测器由这些优选的弱分类器及其相应权系数线性组合而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算法训练的人脸检测器在检测正确率、检测速度及占用内存等方面的性能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1.
AdaBoost算法是一种将多个基学习器通过合理策略结合生成强学习器的集成算法,其性能取决于基学习器的准确率和多样性。但弱学习器分类精度不高往往也导致了最终强分类器性能较差,因此进一步为了提高算法的分类精确率,本文提出一种MDTAda模型,首先利用基尼指数迭代构造一棵不完全决策树,然后在决策树的非纯伪叶结点上添加简单分类器,生成MDT(模型决策树),将MDT作为AdaBoost算法的基分类器,加权平均生成强分类器。在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相比传统的AdaBoost算法,本文提出的算法拥有更好的泛化性能和更优的间隔分布,且在与AdaBoost算法达到相同精度时所需迭代次数更少。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AdaBoost的LF炉成分软测量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软测量模型更新方法的不足,将增量学习思想与AdaBoost集成学习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具有增量学习性能的改进AdaBoost集成学习算法.并将该改进的AdaBoost与BP神经网络一起形成了集成BP神经网络,建立了基于改进AdaBoost集成BP网络的软测量模型.该软测量建模新方法可以提高单一BP网络的精度,同时还能保证建模具有增量学习的更新性能.使用该软测量建模新方法建立抚钢60t LF炉钢水成分软测量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已有的虹膜检测与定位算法的局限性, 设计了一组具有局部互联结构的神经网络, 结合AdaBoost算法用于虹膜的检测与定位. 算法主要有以下特征: 根据虹膜图像的特点设计了一组具有不同感受野和不同复杂程度的局部互联神经网络虹膜分类器; 应用AdaBoost算法整合神经网络分类器, 产生一个具有很强虹膜检测能力的总分类器; 采用级联结构提高系统的检测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极高的检测精度与速度, 有效地解决了包含大量脸部区域的虹膜检测与定位问题, 以及以往方法很难解决的白内障患者的虹膜检测和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AdaBoost算法对魔术伽马望远镜数据集进行分类测试,通过实验证明了AdaBoost算法在多属性二分类问题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与其他分类方法进行比较,表明AdaBoost算法在处理多属性二分类问题时,AdaBoost算法的精确度与Random Forest算法相似,优于SVM以及NN等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5.
为同时保证基分类器的准确性和差异性, 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和AdaBoost的自适应集成算法. 首先利用聚类算法将训练样本分成多个类簇; 然后分别在每个类簇上进行AdaBoost训练并得到一组分类器; 最后按加权投票策略进行分类器的集成. 每个分类器的权重是自适应的, 且为基于测试样本与每个类簇的相似性及分类器对此测试样本的分类置信度计算得到. 实验结果表明, 与AdaBoost,Bagging(bootstrap aggregating)和随机森林等代表性集成算法相比, 该算法可取得更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AdaBoost算法在二分类问题及多分类问题上缺乏共同的理论基础,算法系列的系统性难以得到理论诠释这一问题,首先,从算法思想的层面对AdaBoost算法与最优贝叶斯推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然后对AdaBoost算法的训练流程及相关参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从基本不等式定理入手,重点推导了AdaBoost算法由二分类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训练样本受限的情况下,提高汉语方言辨识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的汉语方言辨识新方法.该方法将GMM与语言模型组成的辨识系统看成一组弱分类器,然后对这组弱分类器所得的分类结果进行加权投票,最终决定汉语方言测试语音的所属类别.实验结果表明:增加GMM或弱分类器的个数,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辨识效果;测试语音越长,系统辨识效果越好;当训练样本有限的情况下,采用AdBoost方法比采用ANN方法具有更高的辨识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