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戏学会”于1986年5月5日在温州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教授王季思、冯其庸、徐朔方、蒋星煜、徐扶明、刘辉、王进珊、胡忌、夏写时、金宁芬、彭非、朱建明、曾金铮、孙崇涛等4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还收到因故而未能出席的专家的来函或贺信。会上,大家高兴地回顾了几年来南戏研究的状况,认为在探讨的范围和研究的深度方面均有新的拓展。同时还进行了学术交流,并着重就南戏的源流等问题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  相似文献   

2.
一、海盐腔遗音应在中国人民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戏曲艺术。各声腔、剧种的争妍斗艳成了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它对南戏声腔一一南曲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其特殊的贡献的。戏曲声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变革、创新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逐渐进行的。而决不是突然从天而降或突然消亡。但由于声腔、剧种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一些旧的曲调逐渐被吸收,甚至被“淹没”,有的则标上了新的名号。这种情况,容易使人误认为原有的一些有影响的声腔或剧种绝  相似文献   

3.
南宋时期的温州,同时产生了"温州杂剧"(南戏)与"永嘉学派"这两种先进文化,从而在中国的戏剧史、哲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它们主张"通商惠工",提倡"扶持商贾";批判腐败,提倡"事功";反对"理学"教条,提倡"民本"关怀及爱国主义,反对苛捐杂税;提倡勤劳致富、鼓励勤学成才等等,从而体现了相通之处.深入辨析其在精神深层的共同源头,有助于增进对浙江古代文化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4.
温州湾水流及其与地形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二维显式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温州湾内的流态及其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温州湾的地形特点分析探讨了温州湾水流变化与湾内地形之间的关系。灵昆浅滩和霓屿山仰舌沙咀在水下的相向延伸,将温州湾分为南北两片,有利于温州湾联岛工程坝轴线的确定。温州湾北片是冲淤变化最活跃的地区。由于瓯江北汊落潮槽与东口涨潮槽方向并不一致,错开处发育的沙洲(中沙、腰子沙等),沙洲位置随瓯江南北汊水量分配情况而定;北口对瓯江  相似文献   

5.
古剧脚色体制和后世戏曲的脚色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一方面,古剧孕育了早期南戏的"副末"和"副净"两个基本脚色,另一方面,它还促进了后世南戏脚色体制的成熟.虽然以宋金杂剧等为代表的古剧仍然以"副末"、"副净"二色为主,但其"旦"色的间或出现,却对早期南戏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成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决定性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对早期南戏的脚色体制的影响上,还体现在它为后世戏曲的剧本体制和舞台演出体制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南戏中的“义公”虽身处社会底层,但一个个古道热肠、疏财仗义,他们身上寄托了文人的道德理想,同时也体现着市井的世俗趣味。就谋篇布局来看,“义公”对作品结构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南曲是“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肯定了宋词对南曲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具体探索宋词及说唱音乐与南戏曲调的关系,对于南戏的产生可以提供历史的借鉴。因为戏曲声腔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戏曲剧种的性质和特色,可以说每一种戏曲声腔,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剧种。同时对南戏曲牌和联套的继承、沿变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戏、传奇的演出与“副末开场”蒋星煜一、“副末开场”及其界称中国古典戏曲在表演艺术上自有其独特的程式,这个问题数百年来一直是戏剧理论家研讨的课题,所取得的成就是丰硕的。笔者认为,这种独特的程式不仅仅反映在表演艺术上,同时也反映在演出的排场、程序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关于“四大关系”的论述并非纯学术性的研讨,而旨在提供给大家一个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与途径。关于人类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哲学都有过系统的论述,并产生了很多知名学派,在这里我们不是去评判他们的好与坏、对与错,而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核心,以“关系型”的动态思维为切入点,以对象性的实践与应用为目的,让我们的企业在与人、与自然、与时间、与空间的和谐关系中不断获得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郭外岑同志提出“意象本质上不是比喻、象征、寄托”的观点,对“意象”质的规定性作了有益的探索,一些见解也值得重视。本文拟就“意象”与“比兴”的关系及其涵义的多义性问题谈一些看法,以资商榷。意象与比兴的相互融合任何审美概念都有它的形成及其演变发展的历史,“意象”作为一个古老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它的原始思想实渊源于《易传·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的目的乃在于“尽意”,指明了“象”对于“意”的表达所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功能,同时也阐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海关报告、地方志、领事报告、新闻报道等史料的分析,探讨了台湾在清朝统治时期和日本占领时期与温州之间的航运和贸易情况。清代以来,温州利用帆船航海的便利,发展了与台湾的航运和贸易关系,其中以戎克船(清式中国帆船)为媒介的猪、米贸易在温一台贸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温州米产量不多,从米作丰富的台湾输入米谷以补充本地的不足。而台湾民众日常饮食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的猪肉则有较大一部分来自温州及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国戏曲史上的两大戏曲类别元杂剧与南戏(明清两代称为传奇)之主角正末,正旦与生,旦,人们习以为相同的,然而考察其作品实际,二实有重大差异,正末,正旦既可扮演主要人物,亦可扮演次要人物;二的关系既可为夫妻或情侣关系,亦可为其他关系;一剧之中或有正末而无正旦,或有正旦而无正末,而南戏之生,旦则只扮演剧中的主人公,且二必为夫妻或情侣关系,且有生必有旦,有旦必有生,究其原因,在于末与生,正旦与旦所代表的人物范型的不同以及这两大戏曲类;别题材的传统与音乐组织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探讨关中地区早期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方法 在野外实地考察及查阅有关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法,结合现代城市地理学中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结果 揭示了关中早期城市分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从区域城市数量、人口等级规模、职能分工诸方面说明当时该区城市群雏形已经形成。结论 ①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特殊的政治环境是区域城市得以发展的契机;②关中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则不断地改变着本区域的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山东早期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方法在野外实地考察及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法,结合现代城市地理学中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结果揭示了山东早期城市群分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论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尤其是早期政治地缘结构演变是影响区域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早期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改变着区域的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5.
温州经济发展与“百万经商大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人外出经商办企业已成为温州一大社会经济现象,几年前就已引起关注。但对其研究甚少。根据市政府部署,将如何进一步发挥在外温州人重要作用列为温州市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本文试对如何更好发挥"百万经商大军"在温州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1999,(2)
尽管由于受国内外宏观、微观经济形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1998年可能是历年来笔记本电脑销售增长率最低的一年,但纵观1998年的计算机市场,笔记本电脑的迷人风采使它依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消费者,近年来对移动办公需求的不断增长,及笔记本电脑的价格1998年与1997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30%~50%,使笔记本电脑列入了更多人的采购清单;对于厂商,消费者的热情关注,更增加了厂商争夺市场的决心和投入,据统计,1998年上半年笔记本电脑的销售总量只占台式机的5.7%,但各厂商的广告投入却达到计算机市场整个广告投入的30%,直逼台式机的广告投入;作为连接厂商与消费者的渠道,经销商对笔记本  相似文献   

17.
南戏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完整戏曲艺术形式的形成。南戏在我国戏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我国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有密切关系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由于士大夭文人的伦理观念和文艺上的偏见,戏曲、小说等被列入不登大雅之堂的本技,致使深受厂一大群众喜爱与欢迎的南戏,长期遭到压抑与摧残。现知来元时期的南戏剧目有238本,有传本的只有18本,而其中大部分经明朝人修改过,保持宋元南戏基本面目的仅存《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琵琶记》、明成化本《白兔记》等5本,可知侠亡损失之大。从南戏在温州产生至…  相似文献   

18.
根据美国未来学家、科幻小说大师克拉克的小说《2001:太空奥德塞》命名的美国“奥德赛”火星探测器,去年4月7日发射升空后,经过4.6亿千米、200多天的长途跋涉,于去年10月24日进入火星轨道,开始了为期两年半的火星探测。“奥德赛”此次拜访火星有四项任务:  相似文献   

19.
9月20日下午,在接受欧美华文媒体采访团采访时,合肥市副市长江明指出,与前四届相比,本届“资本对接会”呈现出四大特点:突出了高科技创新、知识产权、风险投资,而且首次邀请了世界科技城市联盟参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约而同均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是人类的基本本能。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提供了佐证,同时“力比多”学说也较圆满地说明了为何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均具有爱情这唯一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