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试论明清牙行的商业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行为牙人开设的中介贸易的商行,其资本组织形式有独资、合资与合伙三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牙行除中介交易外还直接从事商品的收购,实现了商牙结合;一些牙行还经营资本的放贷业务,出现了商业资本与借贷资本融合的现象。不仅如此,牙行的商业资本还出现了向生产领域渗透的现象,在生产过程中,牙行向小生产者提供贷款或生产原料,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牙行本身的垄断性以及较高的行业利润阻碍了其资本向产业资本的完全转化。  相似文献   

2.
关于法律领域词语选用的规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律领域选用词语时,必须坚持规范性原则:(一)必须合乎语言规范;(二)必须合乎法律规范;(三)必须合乎法律语体规范。这样才能确保法律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庄重性。  相似文献   

3.
从规范论的角度看,法律规范是一种结构严密周全的规范,单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应当包括适用条件、行为主体、行为模式三大要素,而法律后果并非法律规范的必备要素。由若干个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规范群也是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法律推理常处于一个由外部推理和内部推理织就的复杂网络中。法律推理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必须以法律事实为逻辑起点、以法律规范为准则、以法律价值为衡平,要求具备客观性、可预见性和一致性。法律事实认定、法律规范识别、法律价值论证是一个系统化的进程,价值原则始终作为主线贯串其中,不仅制约着推理体系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联,而且事关法律方法的活力与法治技术的发展。法律推理体系重心应定位于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对法律规范的选择以及在合法性与合理性张力下对法律价值的追寻。  相似文献   

5.
法律后果是指行为人依据法律应承担的有利或不利的结果。无论是学术界中的“二要素说”,还是“三要素说”,法律后果都是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必备内容。使用“法律后果”,避免了使用“制裁”作为法律后果仅指否定性结果的片面性,同时,也避免了与“行为后果”之混淆。法律后果与行为后果具有密切联系,但二者在后果承担的主体、后果的表现形式、后果的确定性程度、后果的对称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区别。法律后果与法律效果是相互促进的,但法律效果属于价值评价范围,法律后果属于法律规范逻辑结构范畴。法律后果与法律责任之间也存在着同一性、对应性、不对称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一体化的形势下,由于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存在法律多元现象,存在几种类法律规范形式。而这些类法律规范的存在有其历史根源,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法的多元善治理论在我们社会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多元的法律形式作为一种手段,而善治正是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信息经济催生的网络广告已脍炙人口,进入了迅猛发展期。这一新型广告形式正面临着一些新的法律问题,亟待法律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法律秩序的概念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对凯尔逊纯粹法学的法律秩序概念的探讨,提出了“法律规范=法律秩序=国家”的理论。其次对马科斯·韦伯和庞德的法律秩序现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法和社会秩序及社会控制之间紧密结合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指出自由、平等、公正的法律精神在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是高校政治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问题是法理学中永恒的话题。近几年,许多学者都论述了道德法律化的相关问题。道德法律化就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的事实和过程。本文通过对道德法律化的概念及表现形式;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在于道德功能的局限;道德法律化的可能性在于道德与法律的共性;道德法律化的现实性在于人类社会的需要的分析来揭示了道德法律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风气日益腐化,放纵声色之风败坏了社会风化,对旨在纯正社会风气的风化刑法形成剧烈冲击。这在同时期的世情文学作品中得到穷形尽相的描写,犯奸者法不追究、嫁娶违律蔚然成风、男风与寡妇改嫁已然成俗。但是法不责众、律外原情等因素致使规制男女性事、迎亲嫁娶、妇女守节的风化刑法对此束手无策,有些条文甚至成了具文,统治者利用刑法维护风化的目的落空,衰落之相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土司统治富宁长达六百多年,跨元、明、清三个朝代;土司制度对富宁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研究土司制度对研究富宁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杜十娘形象的演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宋懋澄的《负情侬传》到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已经由一个“借以言志”的艺术形象变成了一个“以死明志”的艺术形象,而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谓的“殉情”者形象。结合晚明的社会背景和士人的生存状态和心态,探讨了造成杜十娘和一代士人悲剧的根源,在于明代后期的政治专制主义和经济专制主义。  相似文献   

14.
暹罗就是古代的泰国.有明一朝,中国和泰国保持了密切和睦的交往,双方的交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天文历法等多个领域。作为明朝的臣属国,泰国是对明朝朝贡次数最多、贡品最丰厚的国家。明朝初年是双方交往的鼎盛时期。为中国和泰国的伟大友谊谱写了华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晚明的社会风气,使人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体现着进步意义。不过,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转型时期新的是非标准尚未建立,晚明社会风气的变异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矫枉过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明代的宦官制度一直为人所诟病,甚至很多人都将明代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宦官,尽管牵强,但是明代宦官为害之深是汉唐两代所不曾有的,既要究其制度成因,更需要对其社会背景下的心理因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虽然明朝初期法律状况的研究在我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还是有些问题颇有争议,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对<洪武三十年律>与<明大诰>进行了研究,认为从刑法体系而言,<大明律>并不是如有些观点所认为的那样较唐律"轻其轻罪,重其重罪";另外,明初重典治吏失败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其无视正常法制或像沈家本所说威竭而不振.而是因为"明刑弼教"的口号看起来重典治吏,实际上是君权的膨胀,带来的是自上而下的权力结构的扩张和恶化.导致权力的滥用,从而将本来就制定的不科学的重典引向恶化,导致了重刑改革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钧瓷在唐代花瓷的基础上产生,北宋时期其工艺逐步成熟,金元时期钧窑系形成。经历了明代的衰落后,钧瓷在清代由仿制而逐渐复苏,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并再铸辉煌。钧瓷的兴衰除了其自身特殊的工艺因素外,也受时代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影响、政治因素的干预及经济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闵如霖乃明代湖州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为人宽厚,历官清华,一生三典文衡,一主武举,奖掖人才颇多。依据相关典籍,勾勒闵如霖的生平事迹,有助于更深入、更全面了解这位明代湖州著名文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藩王绝嗣等问题的出现,明代统治者以特恩的方式予以解决。但特恩藩王数量的激增导致明代宗室危机日益严重。嘉靖、隆庆和万历时期王室试图通过完善藩王继承制度来杜绝特恩。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特恩的发展,但制度的根本缺陷使特恩现象始终成为明代宗室的一大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