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主流派译论家将equivalent误读和误译成“对等”、“等值”、“等效”、“对等语”,把奈达翻译理论误读成“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认为“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中的“对等”或“等”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然而“对等翻译”中的“对等”是汉语,其词义不是“基本相同”,也不是“基本对等”,而是“等同”、“相等”、“对等”。国内不少学者认为翻译不可能对等,由此也证明了“对等论”中的“对等”不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证实了中国主流派翻译理论家误读和误译了奈达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2.
首次发表奈达与张经浩破解Dynamic Equivalence的信函。奈达的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标准是中国翻译理论经典,教科书中的金科玉律。研究发现理论经典和金科玉律-Dynamic Equivalence被译成“动态对等”是一大错误。“动态对等”四个字严重曲解了奈达的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标准。作为翻译标准的“动态对等”谁也不理解;译文与原文能“对等”?“动态”是什么东西?“动态对等”又是什么意思?张经浩在笔者的请求下给奈达写信求教Dynamic Equivalence的含义,奈达回信完全同意笔者和张经浩的理解:Dynamic不是static(静态)的反义词(动态),Equivalence是贴近,不是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不能翻译成“动态对等”。奈达的信详细破解了Dynamic Equivalence的含义。对被严重误读曲解的奈达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标准的译文进行了评析。笔者抛砖引玉,提供Dynamic Equivalence试译译文。  相似文献   

3.
赵四化 《科技信息》2011,(11):136-137
本文以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儿童日记体小说《小屁孩日记》的中译本,从“语意对等”,“风格对等”和“文化因素对等”等方面来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并对中译本中的不要之处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旨在验证该翻译理论能否指导翻译实践,实现目的语和源语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4.
功能对等问题是翻译史上翻译理论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就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Nida提出的观点,阐述了功能对等论的衡量标准;并从语义上和文体上分析了功能对等是否可以取得,指出,奈达的功能对等论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董玉芳 《科技信息》2009,(21):I0154-I0154,I0192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德国翻译学者提出“功能翻译理论”后,对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有些学者认为,“对等理论”存在诸多局限性,而“功能翻译理论”更适合指导翻译实践。那么,“对等理论”是不是真的失去其存在价值?翻译中译者到底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对等为重,还是应着重考虑译文受众,最大程度上实现译文在的语中应取得的“预期功能(目的)”?本文以诗歌翻译为研究对象,以许渊冲先生所译唐诗为例,探讨在诗歌翻译中究竟是采用“对等理论”还是“功能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6.
陈莹 《科技信息》2010,(35):J0313-J0314,J0325
本文尝试建立的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系统包含两个评价标准。一是在奈达翻译理论和图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动态互动对等"标准,它包含文本、译者和读者诸因素,主要基于读者反应。另一个是基于文本的并以"得体"为最高标准并包含诸多参数的实用标准。两个标准构成一个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系统。  相似文献   

7.
江凤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1):108-109
早在1964年,奈达就提出了他的"动态对等"翻译观。"对等"是所有对翻译有严肃态度的译者们一贯坚持的目标。"对等"可以是功能对等、语义对等、结构对等。可结合培根的原作Of Studies与王佐良的《论读书》译文做文本解读,并主要从句法结构、修辞风格、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节奏韵律四个角度来探讨翻译中的动态对等。  相似文献   

8.
在功能翻译理论框架下,“合格”取代了“对等”的翻译标准。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和霍克斯、闵福德翻译的《红楼梦》,虽然翻译活动的策动者不相同,但由于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最终达到了各自的翻译目的,取得了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翻译学者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依据,对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两个英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李明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认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工作的进行具有有益的导向作用。两个译本各具特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主流派翻译理论家几十年来一直对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术语equivalent/equivalence的理解和翻译有误,将它翻译成"等效"""等值"或"对等"。贝克和凯德说equivalent/equivalence的词义是文本之间的"相似"("贴近""相当""对当")。主流派译论家现在发现了"对等论"确实不能自圆其说。他们力图使"对等论"自圆其说,以便掩盖错误。他们修改汉语"对等"一词的词义,认为汉语中的"对等"与"大体对等"或"基本相同"是一个意思,"对等"即"大体对等"或"基本相同","大体对等"或"基本相同"即对等。既然人文科学领域的"对等"是大体对等,为什么不把"对等论"修改成"大体对等论"?如此可以免去许许多多的争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11.
赵小斌 《世界博览》2023,(11):48-51
<正>长期以来,“翻译腔”似乎都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说它是个“问题”,缘自其一直背负的负面色彩;说它“不成问题”,则因为它的存在远早于得名,几乎伴随着翻译的诞生而诞生,也必将一直存在下去。毫无疑问,世间先有翻译,然后有译论;有了译论,然后有“翻译腔”。但是“翻译腔”作为一个译论中的名词出现,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  相似文献   

12.
“翻译批评”以译本为中心,兼论译者、译事与译法,重在译作的评价和引导,但却忽视了“翻译书评”在翻译批评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及应该享有的地位,没有将之纳入“翻译批评”的研究范围。“翻译书评”通过鉴赏与批判,可以起到介绍最新理论成果,引导翻译理论研究方向的作用,为翻译理论研究的创新贡献力量,并可以预防学术垃圾的泛滥。因此,完整的翻译批评体系离不开“翻译书评”的参与和贡献,其地位应该在学科体制内得到应有的承认。  相似文献   

13.
许氏翻译理论虽在学界见仁见智,但却毫无疑问地已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鉴赏解读许氏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以许渊冲先生“三美”“三化”“去粗存精”及再创论和优化论等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其《江城子&#183;记梦》的英译本进行鉴赏和辨析。与此同时,结合诗词翻译的特殊性,就其“粗”与“精”的判断标准是否具有普适性、有时难免为了追求押韵而因韵害意及过度“深化”的问题,即对翻译的技术处理的细节问题进行辨析,并提出改良译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翻译过程是在译入语中找出与原语对等的表达法的过程,在确定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法是否对等,必须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对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不同的翻译理论家有自己不同的翻译标准,但归结起来,最基本的标准不外乎忠实原则和对等原则。国内的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是“忠实”的体现标准;而西方“对等”理论的提出从最初的完全接受到后来的反思,经历了一场学术的辩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奈达博士的“动态对等”理论 ,认为运用此理论应本着相对的 ,运动的态度 ,不可将其作为任何文本 ,任何目的的翻译的绝对衡量标准 ,因此有必要建立“动态对等”的下限要求。但是标准下降并不意味着不负责任的翻译 ,精益求精应是译者的职业追求。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分析了商标名翻译的“等效性”问题,强调商标名翻译不可能“绝对对等”于原商标名,所谓的“等效性”只能是相对的。认为遵循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提出的“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等效论原则,借助灵活多样的翻译技巧,商标名的翻译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这种“等效性”,甚至超出原有的效果,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在新的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西汉扬雄首次提出了“丽则”赋论,“丽”指文辞的华美和内容的宏大丰富,“则”是扬雄晚年受到经学影响而对赋体过“丽”倾向的反思,扬雄的这一理论成为后世赋文体创作和批评的主要标准。袁宏道辑、王三馀补编而成的《精镌古今丽赋》以“丽则”为选赋标准,但由于受到明末文学思潮的影响,因此其“丽则”赋论不仅扩大了赋体的表现范围,还对赋体的语言文字形式做出规定,并且袁宏道将真、趣、韵等概念引入“丽则”赋论,带有其“性灵”文学的印记。  相似文献   

19.
付必琼 《科技信息》2012,(36):219-220
本文根据顺应论,通过从语境关系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两个层面对米丽亚姆·C·多姆的散文翻译实例进行解析,阐述了译者是如何在充分解读英语散文修辞、意义和风格的基础上,选择直译为主的翻译策略和多种技巧进行翻译,最终实现意义的再生,顺利做到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20.
翻译对等问题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概念之一。韩礼德认为应在一致性理论框架范围内来探讨翻译对等问题。他根据语言本身的参数,从系统功能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翻译对等的类型。文章首先阐明了韩礼德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定位,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其关于翻译对等的两个观点,然后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级阶观、层次观和纯理功能观等概念和思想,对韩礼德的翻译对等类型观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