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自制的涂碳PVC膜若干离子通用电极测试了十二种有机离子的响应特性,讨论了有机阴离子的结构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推断一些有机阴离子可对碱性染料及季铵盐进行电势滴定,为研究有机阴离子、碱性染料和季铵盐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碱性染料离子选择电极.方法:以碱性染料苦酮酸盐为电活性物质,氯苯作溶剂,PVC为隋性支持体.结果:制备了16种碱性染料PVC液态膜离子选择电极.测试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用其中结晶紫电极作指示电极,结晶紫溶液为滴定剂,电位滴定了五种阴离子,均得到良好的曲线.结论:测定了洗衣废水样品中痕量阴离子洗济剂,其精度为0.67%~2.7%,回收率在98%~100.5%之间.检测下限5毫克/升.  相似文献   

3.
碱性染料应用于萃取光度法测定许多阴离子和络阴离子已有近30年的历史。近年来这种络合萃取体系已应用于液态膜离子选择电极,但应用碱性染料——Zn(SCN)_4~(2-)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的电极仅见A.G.Fogg等人的报导。本文对以乳胶片或PVC为惰性支持体,以结晶紫—Zn(SCN)_4~(2-)缔合物为电活性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25种碱性染料在5%乙醇(或甲醇)—0.05 MLiCl底液中的滴汞电极示波极谱行为和最大吸收波长。初步探讨了上述结果在染料定性分析中的应用,氧化还原峰电位与相应PVC膜阴离子选择电极性能以及跃迁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季铵、碱性染料阳离子是研制阴离子选择电极的常用离子交换定域体。这类定域体对ISE性能的影响文献中已有讨论。但均未指出可用于筛选离子交换定域体的适宜的物理量,而研制液膜电极时,怎样选择有机溶剂,目前也无规则可循。本文以五种烷基吡啶、三种季铵(氯代烷基三甲铵)四种碱性染料为定域体,研制了液膜、PVC膜  相似文献   

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晶紫与SCN-缔合物的稳定常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晶紫是碱性染料,它是阳离子载体,与阴离子形成缔合物可作为PVC膜电极的电活性物质,电活性物质的溶度积(KSP)影响电极的响应性能.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结晶紫与SCN-反应生成的缔合物的稳定常数,建立了测定缔合物稳定常数的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该缔合物的稳定常数为7.0737×106,检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8%.  相似文献   

7.
关于PVC膜阴离子选择电极性能的优劣,除了和离子交换定域体(大阳离子)的结构有关外,还要取决于阴离子本身的结构,实验证明,在前者确定时,结构特性类似的阴离子对电极的响应特性也相近,这就意味着阴离子PVC膜电极的响应机理是雷同的,此为通用电活性物质提供了依据。本实验室还证明了石墨碳棒可作为良  相似文献   

8.
关于ClO_4~-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和应用国外已有不少报导,并有商品电极出售,但其中应用碱性染料仅见亮绿和亚甲兰。本文研究了结晶紫——ClO_4~-缔合物氯苯体系的PVC液态膜ClO_4~-离子选择电极的制作技术、性能以及三种体系的电位滴定曲线。此电极结构简单,一般实验室易于自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以苄基十四烷二甲基氯化铵与氯化汞络阴离子的缔合物为活性物质制备成PVC膜汞离子选择电极,其响应线性范围为10~(-5)—10~(-1)mol·L~(-1),斜率为29mV/decade。对电极的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TDAA—1—AuCl_4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研制了一种PVC膜Au(Ⅲ)离子选择电极,其对于Au(Ⅲ)的Nernst响应在5×10~(-7)-4×10~(-4)M范围内为57mV。本文详细地测试了电极的响应时间、稳定性、重现性、内阻及常见阴离子和部分阳离子的电势选择性系数,并用该电极测定了岩石矿物中的微量金、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应用碱性染料研制Hg(Ⅱ)电极已见文献[1][2]报导。文献[1]研制了以亮绿—HgI_3~-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的PVC膜Hg(Ⅱ)电极,线性响应范围为2.5×10~(-5)M—1×10~(-2)M,级差为55毫伏左右。文献[2]研制了以乙基紫—HgBr_3~-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的液膜Hg(Ⅱ)电  相似文献   

12.
铬(Ⅵ)电极的研制已见文献报道。本文工作直接以碱性染料乙基紫或维多利亚蓝为电活性物研制PVC膜铬(Ⅵ)电极,测试了它们的性能和电势滴定曲线,并对镀铬废水中铬含量进行测定,均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以双(N-甲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4-丁二醇酯为载体的PVC膜电极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该选择电极对银离子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在10-3~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响应斜率为53.3 mV/paAg ,检测下限为3.8×10-7mol/L,碱金属、碱土金属及过渡金属离子不干扰银的测定,电极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该电极可作为Ag 准确滴定卤素阴离子和维生素B1药片中维生素B1含量的电位滴定指示电极,并用于水样中银离子含量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四种阴离子缔合剂与苯海拉明形成的离子缔合物作电活性材料,制成了苯海拉明PVC电极,并就各阴离子缔合剂、介体溶剂以及膜相中活性物质的含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以四苯硼酸作配合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介体溶剂,取活性物质含量为0.5%时,电极性能较优.电极响应的线性区为1×10~-1-3.2×10~(-6)M,斜率可达60mv/△pc, pH范围为2.5-5.5.电极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响应快,重现性和稳定性好.初步应用表明,电极用于苯海拉明的样品分析是非常适宜的.  相似文献   

15.
从福州祥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分离到1株球衣菌,并就其对染料的耐受性及脱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直接耐晒黑、酸性黑ATT等偶氮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对碱性橙、碱性棕染料耐受性一般,而对孔雀石绿和碱性品蓝等染料的耐受性较差.综合考虑耐受性及脱色效果,选择酸性黑ATT作为脱色实验染料.该菌对酸性黑ATT的最大耐受极限为1.9 g/L.其脱色效果受温度、pH值、装液量和培养时间的影响较大.酸性黑ATT的最佳脱色条件为:pH值为7.0,温度为28 ℃,培养基装液量为60 mL,接种量为4%,培养时间为4 d.在此条件下,菌株对酸性黑ATT的脱色率可达93.30%.  相似文献   

16.
关于PVC膜钠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文献[1]—[3]已有报道。本文应用2,3,11,12—四苯基1,4,7,10,13,16—六氧—2,11十八环二烯为电活性物质研制了涂碳(PVC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其线性响应范围为4.0×10~(-5)—10~(-1)M,斜率为55—56mv/pNa(21—22℃)。本电极不需要一般PVC膜电极所用的内参比电极和内参比溶液,直接用碳棒作内参比体系,具有材料易得、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比较了多种碱性染料后选乙基紫制成了乙基紫——鹅脱氧胆酸溶于辛醇的液膜电极和该活性物与季铵——胆酸按3∶1混合制成的混合液膜电极。前者在1×10~(-4)—5×10~(-3)mol·L~(-1)间对鹅脱氧胆酸根有Nernst响应,后者线性下限可扩展到3×10~(-5)mol·.L~(-1)。灵敏度有这样高的同类电极尚无报导.电极对脱氧胆酸根、甘氨鹅脱氧胆酸根等胆汁酸根也有响应,亦可单独测量之。将电极应用于ca~(2 )与鹅脱氧胆酸结合情况的测定及胆汁酸盐CMC的测量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电极的PVC化试验结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位分析法研究了基于锰(Ⅲ)Sehiff碱配合物为中性栽体的新型PVC膜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板对碘离子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其选择性序列为I->>Sal->ClO4-SCN->NO2->NOr3Cl->Br->SO42-.电极在0.1~9.0×10-5mol/L浓度范围内对I-呈近能斯特响应,检测下限为2.0×10-5mol/L,斜率为-52.6 mv/pI-.电极具有选择性高、响应快、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制备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将电极应用于药物分析,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苯甲醛缩氨基硫脲铜(Ⅱ)[Cu(Ⅱ) L2]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 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从大到小的次序为:SCN-,Sal-,ClO-4,I-,Cl-,Br-, Ac-,NO-2,NO-3,SO2-4.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在1.0×10-1~2.5×10-6mol/LSCN-浓度范围呈 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0mV(25℃),检测下限为9.0×10-7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 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 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视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现行商品钠离子选择电极多为玻璃膜的。有关PVC膜钠电极已见文献[1—4]报导,但以冠醚为活性物质的钠离子电极仍不多见。本文以6.13-二甲氧基二苯并-14-冠-4为电活性物质研制了涂碳PVC膜钠选择性电极,并测试了其有关性能。其线性响应范围为1×10~(-5)—1M,级差55mv/PNa(25℃)。本电极具有坚固耐用,无需内参比电极,易于小型化,制备、使用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