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老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对促进闽西老区农村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当前老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弘扬老区优秀传统文化、开发红色老区文化经济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20,(4):29-32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厚植文明乡风,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诸城市通过建设文体阵地提升农民素养、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生活、弘扬特色文化武装农民思想、实施文明创建带动农民进步等方式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在政府工作层面、治理层面、村民文化取向层面仍然存在不足,建议结合诸城社区的"三区"共建共享规划进行文化建设,加强农村社区文化队伍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并注重开展基层干部培训,提高社区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申玉军 《科技信息》2007,(24):175-175
根据我国广大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现状以及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思想文化需求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精神文明的实践,党中央提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应从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文化素质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普及、日常生活方式转变、生存环境改善等方面采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古连智 《科技信息》2012,(31):473-473,495
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对于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对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注重提出了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老区的土壤中孕育形成的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凝聚和积淀,是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欠发达老区农村拥有着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弘扬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用历史的经验和精神遗产指导欠发达老区的新农村建设,对更好地解决当前的农民问题,引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宁霞 《科技资讯》2013,(33):226-226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培育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围绕新农村经济建设开展文化建设、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确立合理的文化体制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三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精神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农民个性特点的意识形态,反映了农民的价值观念,是农民的精神灵魂。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在精神文化消费、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该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观,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业工业化势必引起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又将加速农业工业化;老区经济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本文以吉安地区为例,探索了老区农村城市化的模式、目标、方针,并就吸引农民投资建设城镇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实现现代化的最基本依靠力量。针对推进农村现代化培养新型农民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要夯实农村义务教育基础、加强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等措施,以此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培育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1.
唐占艳 《甘肃科技》2013,29(16):1-2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客观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却仍是不容忽视的重难点问题。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经费紧缺、人才缺乏、思想滞后、缺乏创新等方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突出问题出发,就如何加强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从资金保证、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载体创新4方面进行了探究思考。  相似文献   

12.
农家书屋承担着推动乡村文化传播和文明共享的社会职责,在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增强农民文化自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显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家书屋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书屋使用率有待提高、藏书结构不尽合理、数字阅读对农家书屋造成严重冲击。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有必要从农民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农家书屋的服务质量,创新农家书屋的服务职能,拓展农家书屋的资源渠道,以助推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培育新型农民不仅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了解新时期农村所呈现出的新问题,为贫困农村脱贫致富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造成当地居民贫困的原因.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农民文化程度低、观念陈旧、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条件差造成静宁县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是静宁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这里探讨的文化建设是从狭义的文化出发的.文化建设又可分为大文化建设和小文化建设.大文化建设包括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艺术等各项事业的开展以及良好的乡风民俗、道德习惯的养成.小文化建设则是指文化部门直接管理的广播电视、文艺表演、音像市场、文物保护等项工作的开展及相关产品的提供.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我理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指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科学技术的推广、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其目的是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农村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表现在这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乡风文明"),也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因为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才能进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是经济,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人的建设,没有新农民就不可能有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水平与日益提高的经济物质生活水平相比,表现较为滞后,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明显不适应。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够。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起着服务农村文化的职能。但是,目前的大多数乡镇文化站绵连资金困难等诸多问题,30%的文化站已经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7.
尹春梅 《科技信息》2009,(27):312-3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乡镇图书馆是面向农民的文化机构,因而,加快发展乡镇图书馆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是造就新型农民的需要,是保障农民文化权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张瑞琴 《科技资讯》2008,(4):159-160
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科益的重要方面。搞好农村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民生活的物质小康不能代替文化小康。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文化是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还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加强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让农民成为农村新文化建设的主体,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转变观念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农村群众体育的功能是:繁荣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农民体质,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治安,提高农业劳动效率。目前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参与主体弱势化;区域发展不均衡;相当一部分农民体质下降。为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实际常居人口的变化特点和趋势的研究,加强农村群众体育理论的研究,树立区域农村群众体育观念,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对健身的要求,促进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