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酶解法提取草鱼鱼鳞胶原蛋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选择酶解温度、pH值、加酶量、酶解时间作为考察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方案为A2B2C3D1,即酶解温度30℃,pH值4,加酶量2%,酶解时间1h.在该条件下草鱼鱼鳞胶原蛋白提取率为92.28%.  相似文献   

2.
以鼠尾藻为原料,采用酶与化学结合的方法提取膳食纤维,通过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氢氧化钠提取温度、氢氧化钠用量、氢氧化钠提取时间7个单因素试验和2个正交试验,研究确立了提取鼠尾藻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40℃条件下用30:1的蛋白酶与纤维素酶酶解2 h,再用20倍1.5%NaOH溶液在55℃提取1 h,膳食纤维的产率可达15%左右,颜色为米黄色。  相似文献   

3.
白灵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正交设计法对白灵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最佳制备体系是:液体静置培养7d的菌丝体,在20g/L的溶壁酶作用下,以0.6mol/L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28℃酶解2h,最高制备率为1.34×10^7个/mL;其最佳再生体系是:以液体静置培养7d的菌丝体,0.6mol/LMgSO4·7H2O为渗透压稳定剂,在15g/L溶壁酶与10g/L蜗牛酶作用下,34℃酶解3h,最高再生率为3.7%.  相似文献   

4.
衣康酸产生菌-土曲霉T-730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衣康酸产生菌土曲霉T-730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丝体培养方式、酶配比、菌丝的菌龄、酶解温度和时间、再生培养方法等因素对土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体静置培养12h~14h的菌丝体,在含有纤维素酶0.6%,蜗牛酶0.3%,溶菌酶0.1%的混合酶系统中,置35℃酶解3.5h,原生质体形成率最高;采用双层平板培养法于32℃再生,再生率达到70.6%  相似文献   

5.
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水浸提法提取桑叶多糖的工艺条件,比较了超声法、酶法和微波法等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桑叶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浸提法提取桑叶多糖的较优方案为:温度80℃、时间1h、料液比1:40,桑叶多糖的得率约为11.50%.(2)超声法辅助提取桑叶多糖的较优方案为:超声功率300W,超声处理10min,之后水浸提多糖的得率为12.25%.(3)纤维素酶为桑叶多糖的最佳酶提取剂,其酶解的较优方案为:酶用量为桑叶量的1.5%,酶解时间2h,酶解温度50℃,酶处理后水提多糖得率为12.49%.(4)微波辐射时间以8min为宜,微波法辅助提取多糖得率为11.68%.(5)比较4种处理方法提取桑叶多糖的得率,依次为:酶辅助法〉超声辅助法〉微波辅助法〉水浸提法,综合考虑成本、工作效率等因素,以超声法前处理、水浸提桑叶多糖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CO2超临界萃取芝麻油中芝麻素含量的GC-MS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CO_2超临界萃取芝麻油中芝麻素含量的GC-MS测定。萃取芝麻油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2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h,此时萃取率达到48.5%;提取芝麻紊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时间3h、萃取温度60℃、料液比2.5∶1(V/V)、静止分液时间3h;最后用GC-MS技术对芝麻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的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时间和酶用量对总黄酮产量的影响;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0℃,酶解液初始pH=4.5,酶解时间为120min,酶的浓度为0.2mg/mL的纤维素酶和0.1mg/mL的果胶酶的复合酶液;对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与传统乙醇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酶法提取工艺比传统乙醇提取法牡丹花总黄酮产量提高了19.8%。薄层层析结果显示,酶对提取物性质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草鱼蛋白酶解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草鱼蛋白两段酶解的条件分别进行优化,第一段酶解复合使用胰酶/风味蛋白酶(质量比为4:1),以蛋白质利用率为响应值;第二段酶解用木瓜蛋白酶,以肽得率为响应值.最终确定第一段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E)与底物(S)的质量比为0.3:100,温度为53℃,时间为5.90h;第二段酶解的最优条件为:E与S的质量比为0.12:100,温度为60℃,时间为5.60h.利用凝胶色谱测得最优条件下制备酶解液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介于714~8790之间,酶解液中肽含量超过50%(质量分数),与响应面模型所预测的肽得率(52.55%)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胡麻籽油超临界CO2萃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胡麻籽油,通过正交实验优选的萃取条件为:CO2流量25L/h;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按该条件下,平均萃取率为36.70%。所得胡麻籽油呈金黄色、透明。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黄酮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萃取得率的各因素强烈程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为:夹带剂浓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在流量为35kg/h,萃取时间为2h的条件下,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MPa,乙醇浓度为90%,萃取温度为55℃,此时,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超声波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方法本研究以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量和吸光度值为考察指标,通过均匀设计法实验研究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得到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为:100%乙醇-丙酮(1:1),料液比为(1:25),pH=6,浸泡时间24h,超声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30min,平均2次提取,提取率为0.390%。结论该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提法对竹黄菌液体发酵竹红菌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竹红菌甲素得率为评价指标,选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有机溶剂、粉碎与否、提取物干燥温度、浸提温度、有机溶剂的量、浸提时间等因素对竹黄菌丝体竹红菌甲素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3.0g的菌丝体采用35℃干燥温度,粉碎后加入无水乙醇的量为40mL,浸提温度为30℃,浸提时间24h,可以获得最佳的竹红菌甲素浸提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雪莲果叶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溶剂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4个因素对雪莲果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了雪莲果叶黄酮提取的最优条件为用体积浓度40%的乙醇,在料液比为1∶30(g/mL)的溶剂条件下在70℃提取1.5 h,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黄酮含量提取量达到53.41 mg/g。通过工艺优化,雪莲果叶黄酮得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从生产促进剂M废树脂中制取促进剂D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生产促进剂M的废树脂为原料,经过打浆,甲苯萃取、碱溶解、双氧水氧化合成了促进剂DM,平均收率8.3%,初熔点167.1℃,达到国标(GB11408-89)一等品标准.考察了不同分散剂对制备促进剂DM收率的影响,挑选脂肪酸聚氧乙烯酯(99#)作为分散剂,考察反应温度、双氧水滴加时间、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促进剂DM的影响,找到合成促进剂DM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60℃,双氧水滴加时间40min,反应时间2h,分散剂、双氧水、EDT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7%,5%,M的质量浓度为0.15g/mL.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南方红豆杉针叶中提取分离紫杉醇,重点考察了萃取条件对紫杉醇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水10%~15%的乙醇为夹带剂,且夹带剂与CO2流体的体积比为0.12时为最佳萃取溶剂;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 ℃,时间2 h为最佳萃取条件.最佳条件下萃取率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芝麻油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芝麻素最佳提取条件。采用乙醇对芝麻素粗品进行结晶纯化,测定其熔点,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纯度。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5,浸提时间3h,温度50℃,浸提3次,芝麻素提取率最高,达到0.336g/100g芝麻油。芝麻素结晶熔点为120.5~121.7℃,HPLC法分析芝麻素物质相对含量达95.2%。本研究得到较高纯度的芝麻素纯化结晶,为开发高附加值的芝麻素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银线莲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萃取液比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应为在80℃条件下提取,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为2.0h,料液比1:20,萃取液用量为提取液的0.75倍,最后黄酮得率为1.697%.  相似文献   

18.
淀粉基两性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的合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为原料, 通过Mannich反应和水解反应, 合成了同时 具有阴、 阳离子基团的两性高分子絮凝剂. 最佳反应条件为: 接枝物、 甲醛与二甲胺的 摩尔配比为1∶1.1∶1.5, 接枝物浓度在2.5%, 胺甲基反应温度50 ℃, 反应时间 2.5 h, 阳离子度达50%以上;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4∶1, 水解剂与接枝物的 摩尔配比为1∶1, 水解温度为65 ℃, 水解时间3 h, 阴离子度达23%以上. 产物对印染和 造纸污水的浊度和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优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