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6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纲要》),从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强化了对农业领域科技创新的研究,围绕“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9个优先主题,部署了一批前瞻性的科技项目。自规《纲要》颁布以来,我国农业领域的科技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各优先主题落实情况良好,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取得的批阶段性成果,以及许多领域专家针对进一步实施提出的的建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09,(8):22-23
由江苏省科技厅会同省农林厅等9个部门共同打造的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是江苏首批重点建设的六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新建或改(扩)建了47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种质资源库(圃),保存81个物种、12万份种质资源,引进和发掘了特异种质资源2000余份,建立了72个数据库、120多万个共性和特性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必须要夯实。目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等各类创新示范区。基本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领头羊和排头兵。成为所在地方和区域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示范效应日趋明显,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展及领域专家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实施提出的建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4.
果树种资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是从事果树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并为选育新品种提供原始材料,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对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以及各种保存方法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5.
浅谈广西实验动物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2006—2020)》、《“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及《“十一五”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后简称“纲要”、“意见”)的过程中,我们初步构建了广西实验动物资源共享平台。现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农林生物是我国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原料。本文综合报道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纲要》)实施以来,“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主题的落实状况、进展与成效,以及领域专家对《纲要》未来实施过程提出的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综合报道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纲要》)实施以来,“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主题的落实状况、进展与成效,以及领域专家对《纲要》未来实施过程提出的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问题日益明显。本文综合报道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纲要》)实施以来,“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主题的落实状况、进展与成效,以及许多领域专家对《纲要》未来实施提出的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9.
离体保存技术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新品种选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利用组培技术和低温生物技术对不同植物组织器官进行组织培养保存、超低温保存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有待继续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植物种质资源缓慢生长法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持其遗传多样性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缓慢生长保存法是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种质保存中。本中综述了植物种质缓慢生长法保存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及其遗传稳定性的鉴定等,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白芍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具有重要的观赏和商业开发利用价值。在回顾国内外白芍种质资源利用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中国白芍在种质及技术创新中取得的进展,针对我国白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认为将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是今后白芍育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多校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全校和校区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校区与校区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校区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校区分布与工作系列之间工作的“条”“块”关系。要创新多校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处理好这些关系,在目标上要统一理念、统一方向、明确重点,在内容上要继承传统、不断融合、不断创新,在方法上要应地制宜、应时制宜、争创特色,在环境上要相互沟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对四川省30 年来审(认)定的170 个小麦品种的骨干亲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 年之前审(认)定小麦品种的骨干亲本是繁6 和衍生品种绵阳11 号系列,有繁6 亲缘关系的育成品种33 个,占该时期育成品种的49.28%,亲缘系数累计9.25.绵阳11 号及姊妹系育成品种21 个,占此时期育成品种的31.35%,亲缘系数合计8.45.2001-2013 年是四川省小麦育种界的黄金时期,13 年选育审定了112 个小麦新品种,克服了2000 年前种质资源使用单一和狭窄的弱点,这个时期选育出5 个品种以上的骨干亲本有绵阳26、贵农21 和92R 系列材料,分别占本时期育成品种的10.7%、9.8%、6.3%.近年来,育种家创造培育的一批新的种质资源(包括人工合成品种川麦42,SW 系列,R 系列)正在成为新一轮多个骨干亲本系列.  相似文献   

14.
观赏百合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引种驯化、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百合的资源研究现状;综述了近年来在百合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进展。对于我国百合种质创新的关键,笔者认为在百合种质资源研究中应十分重视资源保护和异地收集保存,引入群体和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开展资源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在百合育种中应加强倍性育种及体细胞融合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这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为此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从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强化了对水资源领域的研究,围绕"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技术"、"关键节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四个优先主题,部署了一批前瞻性的科技项目。自规划实施七年来,我国水资源领域的科技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各优先主题落实情况良好,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对水资源领域提出的新需求、新挑战,经过进一步科学统筹与优化部署,加强了水资源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徐清 《科技与经济》2011,24(2):45-48
2006年8月,德国政府出台的高新科技战略是德国第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它涵盖了德国国家全部的创新科技政策。本轮金融和经济危机给德国经济带来巨大挑战。2010年7月,德国发布的高新科技2020战略则注重强调将科技创新的效益更多地惠及大众。我国正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可以从德国的发展中吸取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荔枝种质多样性及其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荔枝种质形成与表现呈多样性.野生荔枝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有较广泛分布,其果实性壮与目前栽培荔枝果实性状接近;野生荔枝自然繁殖种质库、栽培荔枝人工实生繁殖种质库和栽培荔枝人工无性繁殖种质库是栽培荔枝品系选育的主要种质来源.荔枝种质还具有适应湿度、温度等生态适应型,其果实发育也呈现单性结实、焦核结实和正常结实等多种发育类型.荔枝种质的可持续发展需从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的人工荔枝实生保育区、利用生物技术诱变改造以及利用极端环境驯化筛选等方面来促进.  相似文献   

18.
青钱柳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是集药用、保健、材用和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关于青钱柳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2013年青钱柳叶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列入新资源食品目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青钱柳产业向前发展。笔者简述了青钱柳的天然分布及其潜在适宜栽培区概况,从青钱柳相关的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及社会关注度等视角探讨了青钱柳研究的脉络及青钱柳产业的发展历程;重点关注了青钱柳叶用林资源培育的研究,阐述了青钱柳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学与生物活性物质代谢调控、叶生物活性物质的地理变异及叶用林定向培育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同时,分析了青钱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青钱柳定向优良品种创制及其无性系化、优化青钱柳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模式及“良好农业规范”(GAP)栽培、加强青钱柳活性物质提取与功能研究、重视青钱柳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等建议,旨在推动我国青钱柳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国内外园艺种质数据库的现状,主要分析了数据库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尤其是数据采集标准的制定,并就未来数据库的发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展望.认为应加快园艺种质数据库的建设,增加作物收集的种类,并建立信息共享系统.涉及作物更广泛、共享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