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意象性审美特征贯穿着中国雕塑的发展历程,这是因为它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道家观念和儒家学说给了它丰厚的精神内涵。这种审美特征使得中国雕塑注重精神力量的表现,讲究"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精神气象,中国雕塑艺术也以这种充满了传统哲学魅力的审美特征满足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及至当代,中国雕塑的发展承受着各种文化的冲击,如何使中国意象性审美特征与当代艺术的文化大环境相融合,成为当代雕塑家探索和践行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
随着女红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日益凸显,与社会经济文化、大众的日常生活之间形成了多元的、密切的交融,它与当代服装设计融合得越来越紧密,也对服装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探讨女红在服装设计中的价值、女红融入服装设计的途径,以及服装设计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上的创新,能够促使女红在当代服装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价值,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并得以传承与发展,从而促进服装设计与产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当代的文化哲学,已经超越了人性的表相世界,从主体的精神特质和意象能力方面领会人的文化属性与社会价值了。本文拟从意象论美学的基本观点出发,来探讨审美活动中人的“本体符号”系统,分析其形态功  相似文献   

4.
索绪尔符号论中,“能指”仅仅局限于“音响形象”,但是,汉字这种语言符号,其“能指”不仅仅局限于“音响形象”,更是一种象征性语言符号,受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意象思维特征,使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和鉴赏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审美意象的隐喻性和延伸性,并且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5.
从审美角度对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这一特定时间区域内的艺术盛会进行分析,强调多元共存的文化风格,社会感性的主题特征,形式化的审美表现三位一体的整和,深入挖掘当代艺术的审美文化内涵,初步建构出广州当代艺术审美体系。  相似文献   

6.
地域文化基因是地域文化的核心特征,应根据其不同的物质载体形式,采用直接借用、间接转化、主观表现、客观再现等方法,转译为地域文化视觉符号,进而结合“产品叙事”与“通感”方式,建构地域性产品语意,塑造用户情感体验。转译是地域文化信息的符号化表达,而物化是将符号形式与意义降解为兼具物质功能与文化功能“使用物”的过程,其本质是“给设计以灵魂”。结合地域文化基因的转译与物化方式,将地域文化融入地域性产品设计,可以实现地域性产品形态语义建构与情感迁移,使地域性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需求的同时,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与内涵。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传统艺术理论精华——“意象”审美的当代性立场,对水彩画这一年轻的“过门”艺术,在中国本土美术环境中的深入发展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水彩画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很多的相似性与融合点,水彩画艺术要立足中国本土文化去求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当代全球城镇文化生产的目的与机制,中国新型城镇文化生产的特殊性及特色小镇的社会文化生态和文化生产机制来看,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生产与城镇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功能,但仍需要在转化路径上与时俱进。唯有在意象空间建构、公共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文化资本及参与建构社会文明肌体的路径,才能促使其成为新型城镇与特色小镇文化生产的积极要素,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后期,相继出现了一批文言和白话艳情小说。受纵欲主义思潮和市场文化的影响,这类小说的叙事从形象塑造、情节叙述到语言修辞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突出地表现在"性"意象模式的膜拜与建构上:作品人物沦为"性"的符号和欲望消费的客体,意象本身从审美形象滑向观念意象;文本修辞中的换喻功能增强,欲望溢出理性的规范;与此同时,文本格调旨趣日益低下,呈现出"俗""艳"倾向。本文以审美表现理性和文化功能主义为支点,揭櫫这种意象模式的内在生成机制与文化趣味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文化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审美意象和意境是有联系的 ,但又有区别。本文探讨了意象与意境的本质及内涵。意境指的是一种艺术的精神境界 ,只有借助于意象 ,使审美超越审美 ,进入一种精神、文化、心理的体验空间 ,意境才会出现。艺术语言的美往往是借助“意象”这个中介来传达的 ,但并非每一个意象都能构成意境 ,一旦艺术语言达到意境这一审美层次 ,那就是特殊的神韵和空灵之美的完美结合 ,就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给出整数幂的和的另一种计算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 ,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 ,通过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总体消费的基础水平,而且影响到各阶层消费水平及消费方式.虽然一个国家的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可能绝对平等,但是不等性的大小往往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本文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来描述宏观收入的不等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宏观收入的不等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