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乐器是可以发出音乐声的物体或器具。 如果不把自然界的一些音响如流水声、鸟啼声、虫鸣声等在特定的情况下也算成音乐的话,那么,自古以来,音乐就分成两大类,即人的歌唱和乐器的发声。而这两类音乐中,无论从音域的广阔、音色的丰富、强弱的变化,声部的多少等方面,乐器都大大地超过了人的声音。 乐器也被称为发出音乐声的机器,因为任何一种乐器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声学仪器。对乐器的结构进  相似文献   

2.
狂想曲     
上海航海作曲软件电话机的数字键按下去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连续按动数字健就是一段短短的乐曲.由此,我想到应该开发一种创作音乐的软件.用户在电脑上使用该软件.就像往 Excel 软件的表格中填入效字那样,用键盘输入单个音符,组成曲谱.该软件中有各种乐器的演奏风格,如钢琴、铜管、木管、笛、箫、手风琴、木琴等等,由键盘上不同的键选择,可以选择一种乐器,也可以选择多个乐器.另外,由键盘上 F_1~F_9键选择各种演奏方式,如齐奏、重奏及配打击乐等等.这样,当用户写好乐谱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演奏方式,设定要演奏的遍数,就可以由电脑播放自己所谱写的曲子,过一把作曲家的瘾.如果将纸上的歌谱扫描成效字式曲谱,运用这种作曲软件就可以直接转变成演奏的乐曲。这对于帮助普通人(甚至包括那些参加全国大赛的歌星)识谱学唱是大有益处的.湖北范理政  相似文献   

3.
我在本刊97年第6期“科学与艺术的共同规律”一文中曾经讲过科学与艺术有许多共通之处,其中有一个叫做“要素构成规律”,讲的是各门学科包括艺术在各个层次上都由一些“要素”构成。关于一件音乐作品或者一种音乐类别的要素有几种,众说纷纭。但是对基本的要素有旋律、节奏、拍子、和弦等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用从事自然科学的视角和方法去审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方式之一。下面,我们就试着用一个物理学家的眼光来讨论一下音乐的各个要素的物理构成。 从物理上来讲,音乐是一种声波,构成音乐的声波我们叫它做“音乐声”。我们且不去讲究音乐声的严格定义,姑且把音乐中的声音都叫做“音乐声”。音乐就是音乐声在时间和空间里的传播、运动。  相似文献   

4.
一种人造咀嚼机(机器嘴)最近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制成功。它看上去完全不象人的嘴巴,却具有嘴巴的各种功能,如咬、咀嚼、唾液分泌等。它有32颗牙齿,能灵活地使用其中任意一对或数对进行工作。机器嘴可以“张”得很大,一口咬很多,人嘴一  相似文献   

5.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09,(10):32-33
卡通电影<杰森一家>中的机器女佣"罗茜"是一个性格古怪的人,但她的烹饪功夫十分了得,清洁工作也做得相当到位:而现实中的家用机器人可没有那样乖巧.如果你把手放在本田公司制造的实验智能机器人"阿西莫"或丰田公司制造的"伙伴"机器人手上,那么它们就会问候客人、端上饮料,甚至演奏乐器来娱乐客人.然而,你能买到的家用机器人仍然只能用于某一种工作.不过,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家用机器人至少可以把它们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6.
陈冰 《科学之友》2001,(3):32-33
改变一个连接的站点范围(Change Link Sitewide)无论何时,当你在本地站点内移动或重命名某个文档时,你都可以让 Dreamweaver3自动更新从这个文档发出的或连接到这个文档的一切连接,但除此之外,你也可以手工改变所有的连接(包括:mailto、FTP、null.  相似文献   

7.
最近报载,美国开发出来一种"机器马"(也叫机器骡子).这是一种4条腿的机器人,行走平稳并且敏捷,它们的行进速度每小时能够达到80千米.适用于各种地形和陡坡,它可以载重40多千克,从而减少士兵负重,加速部队的行进速度.  相似文献   

8.
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  相似文献   

9.
"肌肉"服装美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一条由青蛙肌肉推动的机器鱼,并利用机器鱼游动的原理,用一个微型器向装备于机械鱼左右两侧的青蛙肌肉发出电子信号,控制青蛙肌肉收缩和扩张,鱼尾的肌肉收到信号后便会自动左右摆动,使机器鱼游动。利用这一原理,美国打算用相同技术研制一种肌肉服装,有关人员穿上后,力量将大大增强,越障能力极强。  相似文献   

10.
马倩  王泓宇  洪慧  潘纲  郑能干 《科学通报》2023,(23):3077-3094
以昆虫作为载体,采用光/电等外部调控手段对其运动行为进行干预或控制,实现可静态预设或动态控制的昆虫机器混合系统,也被称作昆虫机器人.这类微型动物机器人在运动稳定性、环境适应性、隐蔽性等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在搜救侦查、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神经科学、微机电系统、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昆虫机器混合系统研究正从自由状态控制发展至自主智能调控阶段.本文回顾了昆虫机器人在受控运动模式、可控动作类型、达成控制任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昆虫机器混合系统研究框架,评述了基于不同调控原理实现的典型昆虫机器混合系统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昆虫机器混合系统在神经调控机制、微型控制系统、刺激技术及方法、智能控制系统等研究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周文革 《科学之友》2007,(19):18-19
“肌肉”服装美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一条由青蛙肌肉推动的机器鱼,并利用机器鱼游动的原理,用一个微型器向装备于机械鱼左右两侧的青蛙肌肉发出电子信号,控制青蛙肌肉收缩和扩张,鱼尾的肌肉收到信号后便会自动左右摆动,使机器鱼游动。利用这一原理,美国打算用相同技术研制一种肌肉服装,有关人员穿上后,力量将大大增强,越障能力极强。  相似文献   

12.
这是汉普夏学院里一个普通的春日,唯一特别的是这只发出警告的松鼠是电动的,并不吃松果。这只以卡通片中的角色"洛基"命名的机器松鼠正在努力融入汉普夏学院中的真松鼠的行列,而它是由几米之外的研究人员用手提电脑和望远镜控制的。  相似文献   

13.
海洋学家将在印度洋发出一种在百慕大岛可以检测到的声音.这种技术将被用来测定全球变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行星粉碎机     
如果我们说有一种机器可以把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痴人说梦,或者那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有一种天然的行星"粉碎机".这是一种奇特的天体,它可以像粉碎机那样把岩石行星"磨碎"成粉末.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能"粉碎"行星的天体是白矮星. 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白矮星是"即将死亡"的恒星.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不断地在宇宙中燃烧,终将会有烧完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5.
位于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将引领人类去探索万亿能标(terascale)的世界.几经周折,现在这台庞大的环状机器即将运转,利用这台机器,人们期待发现什么呢?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问题.LHC原本是为了发现希格斯玻色子而建造的,它是标准粒子模型中最后一种尚未观测到的粒子.希格斯(P.Higgs)本人坚信会发现这种粒子.  相似文献   

16.
一、河口湾的定义河口湾(estuary)是指与外海相通的半封闭沿岸水体;它由于潮汐的影响和陆地淡水的注入而变为半咸水环境。属于河口湾的有河口(river mouths)、海湾(bays)、潮汐沼泽(tidal marshes)和泻湖(lagoons)等。河口湾可以被看作是陆上淡水栖息地和海洋栖息地之间的过渡类型,亦即群落交错区(ecotones)。然而,河口湾的许多重要的理化特征和生物特征并非过渡性的,而是独特的。二、河口湾的生态学分类奥顿(H.T.Odum)等从生态系统能量学的角度对河口湾所做的分类不仅包括河口、海湾和海峡(straits)等,而且包括所有海岸生态系统(coastal ecosystems)。 1.受物理因素控制的河口海岸生态系统它们或受到高波能及强潮流的作用,或具有激烈的温盐变  相似文献   

17.
下载,是一个网络术语,上网的人都知道,就是把网络服务器上的东西“down”下来,保存到本地(自己)机器的磁盘上。多数人都知道一些基本的下载方法,但我们也常遇到一些难题,有时一些我们觉得很好的东西,却无法下载,只能在线观看或收听,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介绍一些下载的方法,愿与大家共享。一、下载的分类在理论上,网上的资源都可以下载,包括软件、歌曲、书籍、图片、电影、动画、网页等,但实际上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下载,有时原作者出于保护自己版权的目的,对下载的对象做了限制,有些内容只提供在线欣…  相似文献   

18.
漫话古琴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乱弹琴”比喻胡闹或胡扯;用“对牛弹琴”比喻对蠢人讲大道理是白费口舌,或讥笑有些人说话不看对象。这里的“琴”指的就是“古琴”。古琴,在古代常称作瑶琴、玉琴、丝桐、七弦琴等,是我国的一种古老而又富有民族特色的拨弦乐器,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琴作为封建士大夫抒发感情的乐器,与棋、书、画并称“文人四雅”,深深的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像《红楼梦》中元春的丫鬟就是用“抱琴”做名字的。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定义众说纷纭 现在,人们经常能从电视、电影或展览会中见到机器人的身影。但是,要回答“什么是机器人”这样的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 也许有人会说:“机器人不就是拥有粗胳膊、短腿、大眼睛和方脑袋的铁家伙吗?”可能有人补充一句:“机器人不就是机器吗?它能一刻不停地工作,它就是一种自动机器。”  相似文献   

20.
衬在体腔壁的上皮细胞能将特异性溶质从体腔主动转运到血液或从血液转运到体腔,其转运方向取决于溶质和上皮的性质.在大多数情况下,虽然溶质转运的速率受生理性凋节,但是转运的方向是固定的.最近,Schwartz 等报告有一种不常见的可逆性的上皮细胞,它能根据生理需要,改变溶质的转运方向.这种上皮细胞的组织学表现与一般的规律不同,它的泵、交换器和囊泡的排列都是可以改变的.这能为理解上皮细胞的发生过程提供一个模式.Schwartz 等研究了肾脏皮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