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萨满调是萨满教中歌的形式,是体现萨满教意识的主要手段。从萨满产生的那一刻起,“歌”在萨满活动中便被孕育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喃喃之语到放声歌唱,它历经了源远流长的历史的陶治,组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结构。本文在探析在于确立其重要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板块上,马原写下了亮丽的一笔。这主要不是依赖他作品的内容,更多的则是他那恶作剧般小说叙述的“陌生化”形式。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有意识地创作了“活页小说”,形成类似“元小说”的效果。但马原最终被读者抛弃与他最初被读者接受一样,都是因为“形式”,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论格非小说的“神秘性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作家格非曾经由于叙述的独特性而被划入到先锋作家的行列,这既与格非的小说观念有关,同时,也与格非小说叙述的独特性有关。本文选择“神秘性倾向”这一视角进入格非的小说世界。通过观念转变和叙述上的“空缺与断裂”、“镜像与迷宫”以及创作的延续共四方面的论述,得出“神秘”是造成格非小说具有引人入胜之故事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考察在哈萨克民族社会生活中遗留存在的萨满教与萨满文化对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小说及散文创作的重要影响,主要围绕其创作的题材与内容、感知思维方式、艺术传达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认识萨满教及萨满文化对于叶尔克西创作独特面貌形成的资源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萨满神话与萨满教的关系,分析了达斡尔族的萨满教与信仰,认为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与祭祀活动带有萨满教多神崇拜特征.  相似文献   

6.
作为原始氏族宗教的萨满教,它的起源同古代西域氏族社会的彤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氏族制度是萨满教的社会基础,直接决定着萨满教的存在与消亡。在长期的互相依存中,萨满教成了维护古代西域氏族社会的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张锐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417-1420
路易丝·厄德里克的文学创作从印第安人的原始宗教萨满教文化中汲取了丰沛的养分。她的长篇小说《爱药》是一个个萨满教文化意象连缀起来的印第安史诗。通过运用萨满巫术、念珠、神圣烟斗、蒲公英等萨满文化意象,厄德里克构建起印第安萨满文化在印第安社会中的失落、回归与传承的过程,并阐述了传统萨满文化在颠覆白人文化霸权、重构印第安民族身份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永芳 《科技信息》2009,(7):172-172,220
本文就《简爱》中的叙述者的问题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从叙述学角度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分析。根据叙述视角聚焦点的不同可以把小说中叙述的视角分为两种,相对应的叙述者在分别是“经验的我”和“叙述的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我”也可以在时空的角度分为历时叙述者与共时叙述者。小说中的特殊的第一称的叙述在表现整个故事的时候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从古人对火的认识、崇拜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等几方面,分析北方信奉萨满教各民族与炎黄后裔对火神崇拜的异同,指出萨满火神崇拜的区域性特点,证明萨满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东北黑土地文化。  相似文献   

10.
萨满文化是世界民间文化遗产中一种独特而迷人的形态。萨满文化在民间的影响一直比较深远,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取向发挥着能动作用,成为塑造东北民间文化精神的重要因素。而满族信奉萨满教由来已久,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影响深远。本文试从萨满文化写起,对满族歌舞的形成、传播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萨满文化是世界民间文化遗产中一种独特而迷人的形态.萨满文化在民间的影响一直比较深远, 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取向发挥着能动作用, 成为塑造东北民间文化精神的重要因素.而满族信奉萨满教由来已久, 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影响深远.本文试从萨满文化写起, 对满族歌舞的形成、传播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香港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是一篇叙事方式独特的作品,作家在运用“自知观点”讲述故事的同时,对“自知观点”叙述本身予以潜在的“自我颠覆”,从而制造了小说的多意义结构,使小说获得了悲剧性与喜剧性的双重统一。  相似文献   

13.
文本延伸必须展开叙述,而小说叙述视点又具有多样性与交错性:可以文本外"旁观者"视野叙述,也可以"局内人"修辞身份叙述。后者又包括"我"的一元叙述及文本内部人物间多元叙述。亦即叙述主体"我"分为"假我"、"真我"、"无我"或多元交错叙事模式。从M.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认为这几种"我式叙述"分别反映了文学话语在表达与接受过程中的"熟悉化"、"陌生化"、"狂欢化"修辞策略,同时显示出文本"独白"或"对话"性的修辞意识。  相似文献   

14.
萨满教是鄂温克族传统而古老的宗教信仰。部温克族神话是以萨满教信仰为基础而形戍的。本文从鄂温克族神话传播方式、神话蕴涵的神灵观念以及鄂温克族神话体系构成三个方面入手,对萨满教与鄂温克族神话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本延伸必须展开叙述,而小说叙述视点又具有多样性与交错性:可以文本外"旁观者"视野叙述,也可以"局内人"修辞身份叙述.后者又包括"我"的一元叙述及文本内部人物间多元叙述.亦即叙述主体"我"分为"假我"、"真我"、"无我"或多元交错叙事模式.从M.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认为这几种"我式叙述"分别反映了文学话语在表达与接受过程中的"熟悉化"、"陌生化"、"狂欢化"修辞策略,同时显示出文本"独白"或"对话"性的修辞意识.  相似文献   

16.
正长春师范学院萨满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4月,是我国第一个萨满文化专门研究机构。研究所成立以来,明确了萨满教基础理论研究、民族学田野调查与萨满文化保护、开发相结合的研究方向,并整合我校相关院所研究力量,成立  相似文献   

17.
王亚平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113-114,117
余华是我们在讨论先锋小说时无法回避的一位作家。同时他的先锋小说中又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余华生于江浙,同时深受鲁迅精神的影响。文章试从吴越文化与余华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鲁迅传统”与余华创作的复杂关系来探讨余华先锋小说的写作精神。在此基础上以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余华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他的写作走向。  相似文献   

18.
萨满初论     
“萨满”一词的本义通常被解释为“因兴奋而狂舞不息的人”,这种解释并不是通古斯语族各族自己的看法,它也没能道出萨满的主要宗教特征。萨满一词在满、锡伯、鄂伦春、鄂温克语中,其词根的基本意思是“知道”、“知晓”。在对上述各民族的萨满史诗及神话的考究中,可以看到无论在宗教生活或世俗生活中,萨满曾是“最能通达神意的英雄战士”。而女萨满作为北方民族童年文化的代表,曾起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先锋文艺思潮主要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创作观念的影响,当然这种选择与接受是全方位的借鉴与吸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方法。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意识流、荒诞意识、审丑观念、寓言与变形、生存困境体认、叙述策略等具有现代性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方法,都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现代性的选择与契合”是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外域因素和重要契机,本文主要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对新时期先锋文艺思潮创作过程进行考察:重视内心体验的创作发生论,追求主体“被动”的创作构思论,倾向“向内转”的创作叙述论,构成了“选择与契合”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萨满教的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到元朝,蒙古宫廷中的统治者才改信喇嘛教。明朝时期,喇嘛教冲击了萨满教,扫除了传教的障碍。于是喇嘛教在蒙古地区得到普遍地传播。至清朝,喇嘛教成了蒙古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萨满教几乎销声匿迹。在喇嘛教和萨满教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此长彼消、此消彼长、互相冲击、互相争斗的过程,最后喇嘛教取代了萨满教。究竟古代蒙古地区萨满教有哪些宗教观念,喇嘛教又是怎样传入蒙古的,它在蒙古地区对萨满教有何影响,这两种宗教兴衰的原因何在。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