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越来越多的光伏电站核准及投产,光伏电站的无功补偿问题也将成为未来无功电压课题中的研究热点,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就本地区电网接入的某29MWp光伏发电项目的容性无功补偿容量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计算和分析,研究此类光伏电站的无功补偿情况。  相似文献   

2.
根据光伏电源特点及电网接线方式,本文对含分布式电源(光伏电站)的配电网正常检修方式实例进行介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配置配电网设备保护,准确预测光伏发电功率,充分利用光伏电源发电容量,能使含光伏电站的配电网系统检修方式更灵活,电网供电可靠性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单相住宅式光伏发电主要接入台区电网,单相光伏、电网及负荷的不对称都会引起显著的电网不平衡电压,影响电网和负荷正常工作。考虑单相、三相光伏和负荷的相关性和不确定性,研究三相系统中计及光伏-负荷相关性的随机抽样方法,然后以光伏发电并网准入容量最大为目标,构建三相电压不平衡的机会约束,并在电网功率平衡约束的基础上,建立考虑光伏-负荷相关性的并网准入容量的概率优化模型,再用蒙特卡洛模拟和免疫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某实际380 V台区电网的光伏发电准入容量分析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已经加快了能源转型工作的速度,主要表现形式为在供电网中增加了诸多的光伏发电系统,然而将光伏发电系统接入供电网,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该文对光伏发电系统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对电力调度调控系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这类影响的措施,以提高电网的运行稳定性,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风电场的随机模型,分析了风电场对配电线路电压和潮流的影响,定义了风电支路和风电平行支路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了风电场对其线路输送功率的影响,并建立了兼顾大电网和风电场送电容量的线路选型的数学模型,揭示了不同位置、不同容量的风电场接入电网线路选型的一般规律,用以解决风电场影响下的架空线路的选型和配置问题.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电网福清、平潭和莆田风电大规模开发为背景,针对风力发电场并网后对电网电压偏差与变动、暂态稳定性、电网频率、短路电流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根据风电接入系统后出现的问题,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提出改善风电场对电网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光伏出力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大容量的光伏电站接入会对发电系统可靠性造成影响。考虑光伏出力与负荷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在应用Copula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联合概率分布模型构建方法,并结合地区光伏出力及负荷数据进行含光伏电站的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首先基于我国某地区含光伏电站发电系统实测出力数据,通过非参数估计的方法得到光伏出力、负荷的概率分布。进而根据相关性测度和拟合优度选取合适的Copula函数,得到光伏电站出力与负荷的联合概率分布用于含光伏电站的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光伏发电系统的概率特性,且可靠性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
异步风电场接入系统后会影响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采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 SILENT/Power Factory设计出一种应用于恒速异步风电机组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模型,并通过对风力发电机并入配电网的系统进行仿真计算来验证所建SVC模型对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风速变化的情况下,SVC能够有效缓解恒速异步风电机组机端电压的波动;采用SVC设备能够有效改善异步风电场的电压稳定性,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和风电机组的不间断运行。  相似文献   

9.
可再生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占比进一步加大,光伏机组并网容量有明显提升的趋势,而不同渗透率下的光伏发电系统动态行为对电网负荷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但光伏发电并网动态模型复杂、待辨识参数多,增大了模型实际运用难度.为此,基于光伏电站机理模型,建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得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的模型参数;并采用IEEE 14节点系统研究不同渗透率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能准确描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且精度高、易于辨识.  相似文献   

10.
洪坤伟 《海峡科学》2022,(1):57-60,74
从规划角度探究如何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后的电网电能质量,阐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能特征,分析该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方式可能影响电网产生谐波问题,以及对电压、电流产生波动性影响.在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方案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充分考虑电能质量问题、做好负荷预测和设备选型,根据分布式电源总容量原则设计送出方案与配置方案,提高接...  相似文献   

11.
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稳态模型与潮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对区域电网稳态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该文研究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稳态模型和潮流分析方法。系统稳态模型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原理和功率平衡原理建立,并考虑了最大功率跟踪(M PPT)控制策略。通过模型与光伏电站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利用该模型与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的交互,可评估光伏电站和电网在稳态性能方面的相互影响。在IEEE 30测试系统上分析了并网光伏电站的极限安装容量及对电网稳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太阳辐射条件是制约并网光伏电站极限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对电网损耗和电压分布等稳态性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研究新型光伏器件的实际性能及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关键性因素,设计并建成一座多种光伏设备组合交叉安装的50 k Wp并网光伏实验电站。根据电站实际运行数据,对比了不同气象条件下光伏阵列选用不同类型组件、智能优化器以及不同容量逆变器的发电状况,分析了辐射量变化对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光伏组件中双面电池输出特性表现最佳,其发电量高于其他类型组件;对于无阴影遮挡的光伏发电系统,智能优化器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采用较小容量逆变器可减少太阳能电池组串模块间的差异性带来的影响,增大光伏阵列总发电量;受太阳辐照度变化影响各类型光伏组件实际输出最为稳定的是多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双面电池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对区域电网稳态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该文研究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稳态模型和潮流分析方法。系统稳态模型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原理和功率平衡原理建立,并考虑了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策略。通过模型与光伏电站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利用该模型与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的交互,可评估光伏电站和电网在稳态性能方面的相互影响。在IEEE30测试系统上分析了并网光伏电站的极限安装容量及对电网稳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太阳辐射条件是制约并网光伏电站极限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对电网损耗和电压分布等稳态性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于清阳  朱慧敏  李春来 《科技信息》2010,(34):I0338-I0339
本文主要通过目前青海省光伏发电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青海省大规模发展光伏电站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技术措施和政策支持等角度予以阐述。结论对保证规模化光伏电站接入青海电网后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青海省光伏产业的发展乃至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能源是重要的发展基础。我国能源的消耗占据世界前列,在能源的供给以及形式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光伏发电资源的开发,对于解决现存的问题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光伏发电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加强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的设计时,应该根据光伏发电系统规模、接入电网条件和对配电网的影响,合理制定接入配电网方案,对规模小、接入电压等级低的光伏发电系统,应适当简化接入配电网设计。主要阐述了光伏发电的作用和设计原则,并且根据实例阐述了光伏发电接入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2012年金太阳示范项目之一的湖州德清天马机械有限公司厂房及办公建筑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装机容量16MWp。该工程结合天马产业园内天马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主厂房及办公建筑屋顶一起建设,光伏发电材料与屋顶建筑融为一体,总计安装容量16003.5kWp,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为15,737,149.25kWh。就该太阳能发电项目接入系统进行研究,探讨通过高压线路并网的大规模光伏电站接人电力系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预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较为准确的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做出预测,提高光伏并网后电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文章对硅太阳电池组件发电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光伏发电功率及发电量预测模型。通过改进水电、火电和风电现有的发电量预测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和G(1,1)灰色理论模型),使得改进后模型更适合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预测。最后,对三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为今后并网光伏发电的预测提供了一种较为准确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崔海鹏  韩本帅  张涛 《科技信息》2011,(25):313-314
风资源的不确定性和风电机组本身的运行特性使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是波动的,导致出线并网功率因数不合格、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等问题,对于大容量风电场接入系统时还存在稳定性问题;同时系统电压的波动也会对风机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上述问题都可以通过合理的配置无功补偿得到改善。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介绍了SVG在风电场升压站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应用SVG之后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杨成鹏 《科技资讯》2014,(10):102-102
通过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时不同容量、接入位置、功率因数对农网末端电压的影响研究,对并网后不同节点所产生的电压提升有了进一步的实践认识,同时对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为今后光伏系统大规模并网发电,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种类的不断增多,传统电网调度方式已无法满足运行要求。为解决新能源出力稳定性差、波动性大等问题,文中提出将小型风电场、光伏电站和蔗渣发电站等新能源组成发电联合体参与调度,并采用基于满意度和欧氏距离的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对考虑发电联合体接入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建模。基于IEEE30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考虑新能源联合发电体(new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groups,NG)接入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能使以氮氧化合物为主要污染物的排污量最小和总成本最低,并能使系统满意程度上升12. 8%。基于IEEE30节点和IEEE118节点的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地提升计算效率,是可行和适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