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减少矿山开采活动造成的土地破坏,及时复垦利用被损毁土地,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和矿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实地调查杜瓦矿区土地资源损毁程度以及土地损毁类型,通过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以及预期增产值分析的方法,得出矿山土地复垦的工程措施以及复垦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杜瓦矿区土地复垦潜力巨大,而且各项条件稳定,矿山土地得到复垦后,不仅能够改善土地类型和生态环境,还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采煤沉陷对可正常利用土地的破坏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利用Matlab中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函数求取了采煤沉陷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采用概率积分法对井工开采煤矿损毁土地进行预测.在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研究基础上进行工程实践应用及分析,对在现有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积极开展针对各矿区采煤沉陷区的土地复垦研究及工程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矿业是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但随着人们对矿产的需求量增加,使得矿产资源被不断开采与挖掘,我国矿区土地资源严重损毁,露天铁矿开采是造成环境污染与植被破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矿山土地复垦技术是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土地资源保护的途径,因此,对矿山进行复垦特别是土地复垦成为首要问题,该文对地下开采铁矿排岩场土地复垦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从矿山合理开发的角度,对潘集煤炭集中开采区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空地面塌陷、土地资源的压占和破坏、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方面进行调查,为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的,总结了开采区内矿山企业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综合治理,针对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所采取的相应保护与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5.
兴隆庄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隆庄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地表塌陷情况严重,本文选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垂直沉陷量预测,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成图,发现最大下沉量达2.73m。据此结果本文提出了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并介绍了塌陷土地复垦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探索治理粘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以及矿山土地复垦种植的途径,为北海市其余粘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并为我区同类矿山及地质背景相似的矿山开展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经验及示范.  相似文献   

7.
从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给当地政府和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矿山土地复垦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结合近几年来《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经验,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编制合理科学的《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确保矿山土地复垦的实施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李霞  周自强 《甘肃科技》2014,(4):42-45,36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土地复垦的基础性工作,不同评价方法的选取将影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进而影响土地复垦的决策工作。以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为主线,着重介绍了5类方法,即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通过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内蒙古村镇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并辅以统计汇总、归纳总结等方法,以全新的视角界定了村镇损毁土地的基本概念,并对损毁土地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根据研究区域特点和损毁土地类型及损毁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土地复垦整理技术和模式,进而提出村镇损毁土地复垦整理的对策和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内蒙古村镇损毁土地数量大、类型多,其整理复垦潜力大,是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及城乡用地挂钩的重要土地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综合分析美、英、苏及国内土地复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测量人员在土地复垦中的4大任务,即开采沉陷的应用研究,矿区复垦的规划设计,复垦工程的检查验收及图纸资料的测绘。并论述了土地复垦可作为矿山测量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1.
煤炭开采造成了土地塌陷,对煤炭产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生态农业复垦技术是治理采煤塌陷区的有效措施.淮北市洪庄村是典型的采煤塌陷区,洪庄村生态农业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把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和加工业连为一体,通过对系统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优化,高效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物质良性循环,使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互促进,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洪庄村连续12年是中国土地复垦示范区和中国农业旅游示范区,可以为其他的采煤塌陷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对3S技术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并从3S技术以及它们两两结合在森林化矿山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出发,针对森林化矿山建设以大冶铁矿为例,特别是RS技术在森林化矿山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能够快速获取矿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复垦区域的面积信息,并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复垦区域的面积进行统计,为森林化矿山建设技术上提供了支持,并在森林化矿山建设过程中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为森林化矿山建设相关指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地破坏问题严重,对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重建是减轻与减缓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该文基于我国矿山土地复垦现状,提出了矿山土地复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借鉴国外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开展较为成功的一些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加强我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状况与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合理、高效地利用煤炭资源,保护采煤塌陷地的生态环境,采用济宁市1987年TM遥感影像和2002年的ETM+遥感影像和近年来的统计资料,对部分采煤塌陷地进行现状分析,并由煤炭产量预测塌陷面积变化的大致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济宁市采煤塌陷面积将新增116 85 km2,到2015年新增采煤塌陷面积将达到151 88 km2, 最终将形成兖州、济东两大煤田塌陷区.采煤塌陷面积的大量增加,给当地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带来一系列问题,鉴于此,提出了采煤塌陷地生态复垦的综合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尾矿库的建设会对其所占土地造成损毁,项目结束后,需对其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以河南省某尾矿库为例,依据建设项目特点及项目区地质环境特征,结合复垦区土地的损毁类型、程度、限制因素和土壤类型等条件,确定了17个评价单元,采用单一定性法,对地形坡度、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排水条件、灌溉条件和土壤污染等6个评价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最终确定了尾矿库的土地复垦适宜性等级,得出了土地复垦方向。  相似文献   

16.
矿山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土壤修复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开采方式、复垦理论、土壤类型、修复技术、生态效益评估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在矿区土地复垦程中,应关注前期的准备工作与后期生态恢复的最佳结合;实现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治理,对促进矿区土地快速修复起到关键作用.(2)土壤修复措施需要实现进一步创新,要开展多领域、多学科协作发展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加快土壤理化性质的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气候.(3)需要对矿区进行修复生态效应评价,建立较为一致且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矿区土地复垦治理方案的建立与实施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矿山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极大,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并造成土地资源的流失,对矿山废弃地进行有计划的复垦有着重大的意义.调查了石墨二矿矿山废弃地状况以及矿山开采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了矿山土地复垦规划.矿山废弃地的主要成因是废石堆占地和矿区基础设施占地,规划期内矿区总复垦面积为12.56 hm2.  相似文献   

18.
抚顺红透山铜矿区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红透山铜矿区内排土场、尾矿库以及周边地区的土壤进行调查取样,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土壤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以后的污染治理和土地复垦提供依据,进而有针对性地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排土场、尾矿库土壤中的重金属重度污染,周边土壤中重金属中度污染.排土场最缺乏全钾和有机质,土地复垦时考虑客土并注意施加钾肥;尾矿库最缺乏的土壤营养元素为速效氮,土地复垦时应着重考虑施加氮肥或者种植固氮植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因地制宜地复垦利用矿区沉陷土地.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横河矿区沉陷土地的复垦按农作物种植、基塘复垦、建设用地三种复垦方向,分别选择了各方向的主要影响因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通过编程计算,得到了横河矿区适宜性复墨方向的用地结构,为正确进行复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资源枯竭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枯竭矿区面临生态恢复的艰巨任务.中国以煤炭为主的矿业城市主要集中于中西部,枯竭矿区以中东部为主.在资源枯竭矿区,不同的矿产类型、开采方式、自然条件及"采、选、冶"等不同的生产活动,形成了压占、挖损、塌陷、污染等土地损毁类型.鉴于土地复垦途径的不同,提出乡村生态农业、城郊湿地公园或郊野公园、矿山公园等生态恢复方案.结合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经验,分析了耕地复垦的景观重建和施工技术,河流水系修复、水分循环小气候修复、矿井水综合利用等技术,积水区土体处理与造景、地表植被恢复与造景、道路系统改造与景观连通、采矿遗迹的保护与改造等湿地修复技术,沉陷积水净化、积水水面改造、动植物配置等水体修复技术,村落特色保护与规划、建筑物基础建造等村落恢复技术,山脊生态廊道修复、山体的自然生态植被恢复和重建等山体恢复技术,林地选择与布局、树种规划、煤矸石山等废弃地抗旱栽植等林地重建技术等.在科学规划、及时有效治理下,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环境可得到修复,并能够促进矿区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