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体吸附制冷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真空重量法测定子凹凸棒粘土吸附剂对水和乙醇的吸附量,得出各工质对的理论制冷量。并通过模拟的制冷实验装置,测定了各工质对的实际制冷效果。  相似文献   

3.
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静态法测定主要吸附材料和自制复合吸附剂对水的吸附量,用TG-DTA法对主要吸附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自制吸附剂对水的脱附峰端温度进行分析。对吸附剂原料复合比例、焙烧温度和扩孔剂种类等制备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制复合吸附剂比单一吸附材料对水有着更大的吸附能力;DTA分析的脱水的峰端温度明显低于单一吸附材料;采用较高的焙烧温度和分段焙烧方法,可明显改善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及强度;对于用不同的吸附材料复合的吸附剂,需加入不同的扩孔剂,方可增加孔容和孔径,改善其吸附性能;自制复合吸附剂对水的吸附量显著高于13x和硅胶等传统吸附剂。其中,M1-9906和M1-9907复合吸附剂对水的吸附量大约是13x和硅胶的2-3倍。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冷管晚间吸附制冷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太阳能冷管运行机理和内部能量转换过程,建立了太阳能冷管晚间吸冷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模型求解得出吸附床径向中点温度、中芯管壁温度、蒸发器壁面温度和制冷剂蒸发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并搭建了太阳能冷管运行的实验测量装置.在环境温度为36~28℃、冷管周围风速0.5m/s条件下,太阳能冷管可持续制冷13h,冷管蒸发器温度最低可达18℃,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的基本循环原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吸附制冷吸附剂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选用安全、无毒吸附质,开发适合于吸附制冷特点的吸附剂,研究性能良好的、环保型吸附工质对是推动固体吸附制冷技术工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阐述了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吸附机理和吸附量方程,并在比较各种吸附量方程的基础上推荐了适合实际情况的两种吸附量方程作为研究吸附式制冷的建模方程;提出了最佳吸附周期的新概念,并对影响其大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吸附床内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工质对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装置中吸附床的传热传质计算过程,并在合理的简化条件下给出了吸附床制冷工质时的模型求解方法。根据文章所建立的方法,可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装置进行性能动态模拟,并为系统装置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的优化是提高吸附式制冷系统制冷效率的重要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使用CaCl2-NH3为吸附工质对的化学吸附制冷系统中的吸附床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吸附床解吸过程中温度场和单位质量吸附剂制冷量(SCP)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填充直径和每层填充厚度的吸附床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显示在填充总量一定时,吸附床的填充直径越小,系统的制冷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的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吸附床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的新思路。用电加热器替代真空管集热器,实物设计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冰箱复合机实验装置,通过多轮实验,探索出一种新型、高效率的吸附床设计方法。这种新型的吸附床以活性炭-甲醇为工质对。由30根φ50mm、长750mm的较小圆柱体并联组成一整体结构,各个吸附圆管内同心地插入φ10mm的不锈钢内圆管,并在内圆管上按一定的间距均匀打φ4mm的小孔作为制冷剂蒸汽的传质通道。在内外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热力过程中的各个热量的计算表达式.针对氯化钙氨吸附制冷实验系统的两种典型工况(制冷工况和空调工况),就解吸终了温度和吸附终了温度对制冷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热力计算和分析,明确了空调工况下制冷系统性能更好的原因,并对计算结果从热力学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1.
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导热性能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混装和添加导热材料强化吸附剂的传热,在高真空重量装置上测定了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对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性能进行了差热分析;在吸附制冷循环模拟实验装置上评价了吸附剂传热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导热材料制备的吸附剂导热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吸附床层传热温差降低了23%.30%;复合吸附剂等温线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吸附质量分数有所下降;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量提高7.5%~12.5%;混装铁屑的吸附剂制冷量比其单独使用时高24%。  相似文献   

12.
浸泡法制备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子筛为基材通过浸泡CaCl2和SrCl2溶液的方法制备复合吸附剂.在模拟制冷条件下,对以不同浓度溶液制备的复合吸附剂的吸附、解吸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将吸附解吸性能最好的复合吸附剂在自制的模拟制冷装置上进行了制冷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解吸性能,最大吸附量达51.6%,解吸率可达69.3%,在模拟制冷装置上系统的制冷系数达0.25,单位吸附剂的制冷功率为0.072 W/g,符合太阳能吸附制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沸石—水的吸附特性及其制冷/热泵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浓度磷酸溶液浸渍法改性ZSM-5沸石分子筛,测定温度为303 K时不同浓度改性试样的饱和吸附量,筛选出最佳改性试样并测定其吸附等温线;在此基础上对最佳改性试样进行制冷性能预测,采用D-A方程简略式进行吸附制冷模拟仿真,探讨冷凝温度、脱附温度对系统制冷系数(COP)及制冷量(Qref)的影响.吸水性能结果表明:试样改性后吸附量均大于未改性试样,存在最佳改性质量分数(6.32%,磷酸质量分数),最佳改性质量分数试样的饱和吸附量为1.299 g/g.制冷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工况(Ta2=Tc=303 K、Te=278 K、Tg2=378 K)时,计算得到COP为1.097,Qref为1 691.126 kJ/kg,性能优于常规吸附制冷工质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双温冰箱压缩/喷射式混合制冷循环系统的Yong分析阐明了混合循环的节能原理,同时推导了混合制冷循环的理想制冷系数。理论计算表明混合制冷循环系统的Yong效率比简单制冷循环的高。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种主要的太阳能制冷技术,包括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喷射式制冷以及其它的几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分析了各种制冷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文章认为如何提高大阳能的利用效率和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实用化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吸附—喷射式制冷和热管喷射式制冷等技术将会有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小强 《甘肃科技》2010,26(19):79-81
阐述了半导体制冷的技术特点及其在电冰箱中的应用。半导体制冷具有许多优越性,随着半导体制冷技术的进步,其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小型光伏半导体冰箱制冷/制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光伏半导体冰箱系统,分别在直流和交流供电的情况下对该系统的制冷、制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制冷时该系统能维持箱内温度在5.0~10.0℃,制热时能维持箱内温度在62.0~68.0℃.此外,直流供电时的性能比较稳定,环境温度对其影响较小.该冰箱系统可用于户外缺电地区的食物、食品等进行保鲜或保温.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以氯化钙一氨为工质对的吸附式两床循环制冷装置,并在此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以氯化钙一氨为工质对的连续循环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性能系数COP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此装置的制冷效果优于设计指标,设计的壳管式吸附器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热能吸附制冷中吸附剂热导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颗粒尺寸和散体密度对热能吸附制冷吸附剂CaCl2热导率的影响,采用稳态同步圆筒壁法的原理搭建热导率测定试验台,对均匀CaCl2颗粒菜体的热导率进行试验,得到不同颗粒度CaCl2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和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CaCl2的热导率存在一个临界颗粒尺寸,并且临界颗粒尺寸的出现和CaCl2的密度无关,从传热机理解释CaCl2热导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种新的临界尺寸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