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为指导,结合福建省脆弱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脆弱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谱系的指标体系,对福建省各县市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在全省各县市脆弱等级划分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法,划分福建省脆弱生态环境的结构类型并进行规律和模式的挖掘.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聚类分析对福建省脆弱生态环境结构类型进行划分是可行的;(2)福建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低,生态环境较优越;(3)采用图谱分析的方法能直观有效地把握脆弱生态环境的时空规律.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现有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脆弱生态环境研究的定量化方法、指标量化的标准,以及研究结果的差异,并探讨了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力图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安徽省生态环境的脆弱特征,对其进行了水土流失、盐渍化、酸雨、水污染和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较高,高度敏感和极敏感地区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3.7%和31.2%。其中,沿淮及淮北平原对水污染和盐渍化比较敏感,水土流失与酸雨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江淮分水岭以南的丘陵山地。在敏感性评价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初步提出了安徽省脆弱生态环境区划方案,把全省划分为2个脆弱生态区、8个脆弱生态亚区和26个脆弱生态地区。  相似文献   

4.
德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的持续发展受到脆弱生态环境的阻碍.本文分析了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判定脆弱度,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时空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脆弱生态环境研究,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江西省为例,在G IS支持下,通过构建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生态环境脆弱度,利用重心迁移模型计算脆弱度等级的重心迁移方向和距离。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0年,该省生态环境总体上有了极大改善,2000年轻度脆弱等级面积122 649.29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73.5%,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增加919 26.80 km2,增加259.91%;轻度脆弱等级重心迁移结果表明,赣南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好于赣北部。  相似文献   

6.
贵州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贵州生态环境现状,总结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特征,分析影响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喀斯特可持续发展模式,为脆弱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明确生态环境脆弱带的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中国的海陆交界带、山地平原过渡带和农牧交错带的分布与特点,对其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评估,并预测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陇南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认为其是以干旱河谷为基带的较为特殊的山地生态系统,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和敏感性.选取自然、社会和经济等人文因素建立了陇南脆弱地域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域生态脆弱程度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陇南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度为0.18,属轻度脆弱区.14年来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以前为重度脆弱性,脆弱指数大于0.30;1992年以后,为轻度脆弱性,脆弱指数小于0.30,且逐年下降.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正在向良性方向转化.其中农民收入的增加、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环保政策的有力支持,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向良性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AHP法在江西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区域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结合本区脆弱性的特点,建立了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到了4个层次的层次单排序。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层次各因子相对的权重,用于评价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结果表明,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目标要素B以人为干扰脆弱(B2)为主,占73%;指标层(D)中20个指标相对应总目标A的权重值排序结果显示,森林覆盖率所占的权重最大,达0.2044,水土流失强度的权重次之,为0.1825,二者占20个指标的比例达39%之多,平均各占19.5%;其他18项指标之和只占61%,平均各占约39%,且单项权重值均小于0.1,足以反映影响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程度的主导因子是人为干扰脆弱为主,即森林覆盖率和水土流失强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山东省农业脆弱生态环境的特点,以人均水资源、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干燥指数、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人均GDP、农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口密度、文盲率、高等教育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分配各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山东省农业脆弱生态环境分为较严重脆弱、中等脆弱、一般脆弱、无脆弱4个等级.评判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生态环境属于中等脆弱等级,如不加以改善,必将严重影响山东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出现的问题,本文相应提出了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引领山东省农业生态环境继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生态省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阐述生态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论述了生态省指标体系设计指导思想和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并根据福建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省为例,将全省农业生产系统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上分列出总体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序列,在微观层面上提出符合福建省情的农田生态系统和果草牧(镶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评价体系,分别描述指标特征及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合分析评价了福建省23个建制市的生态环境态势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水环境依然严峻,城市固体废物处理相对滞后,酸雨污染较为普遍,绿地不足且布局不合理,热岛效应加重,湿地持续减少等。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产生城市环境问题的社会经济原因和自然原因,并根据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了福建省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福建沿海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度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沿海地区农业脆弱生态环境的特点,以人均水资源、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干燥指数、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人均GDP、农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口密度、文盲率、高等教育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分配各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福建沿海地区农业脆弱生态环境分为较严重脆弱、中等脆弱、一般脆弱、无脆弱4个等级.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鸟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报道福建省鸟类546种和亚种,分隶于21目66科,并分析了这些鸟类所属的动物区系,它们当中繁殖鸟221种(夏候鸟52处,留鸟169种),其中东洋界种类为206种,古北界种类为12种,说明东洋界的繁殖鸟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长乐市为例进行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制定了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工作方案,对长乐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获得的资料和图件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了与生态功能区划有关的生态环境类型系统及其编码系统;编制长乐市生态功能区划背景图,在背景图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和主要服务功能,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确定各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主导服务功能,并编制出生态功能区划图.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类型的分类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类型的划分是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及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基础,它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环境类型划分的原则和指标选取的依据,建立了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类型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灾损度DLD和环境不稳定度EI两个要素,构建了灾害经济损失指数DELI(灾损度指数)指标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并应用它对福建省洪涝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利用灾损度指数对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方法是可行的,不受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可比性强,资料信息源多,计算方便,适用范围广;福建省洪涝灾害灾损度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反映出福建洪涝灾情加重、灾害本身损失加大与福建省环境不稳定度加大有关,和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9.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以及灾后恢复性为福建省台风灾害风险评价指标,采用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资料和福建省社会经济数据库资料,应用综合加权法得出福建省各县域的风险度数值,将福建省台风灾害风险分为三个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并针对风险分区提出对应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