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俊亮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20(12):123-124
本文从构成、逻辑运动方式和人文关注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诗学“气韵生动”说的美学意义,充分强调了人在艺术与美学中的作用,从而证实“气韵生动”说实质上就是一种建立在“天人感应”基础上的生命美学。 相似文献
2.
气韵生动最早成体系的出现是在南齐谢赫的六法中。作为最早出现在画史中的美学准则,它是针对着国画中空有形似而神气不足的毛病提出的,代表着传统国画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谢赫的六法论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而气韵生动是其关键,通过对气韵生动的内涵,美学价值艺术境界等各个方面的了解,论述了气韵生动在中国人物画鉴赏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以便于画家对客观形象进行悉心的体验、睿智的理解和感情的抒发,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中国人物绘画艺术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4.
"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灵魂和最高美学准则,它所表现的美学意义是涉及宇宙观、人生观以及艺术本体的观念。因此,也是中国画发展与创新的探索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华锐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4,(6):80-83
审美活动的抽象性特质集中体现在其特殊的形式化特征的显现上。而作为形式化内涵的载体,“符号”的特殊地位就愈发凸显出来。“气韵生动”,这个诞生于我国传统绘画技法当中的审美标尺,就是形式之美的高级实现表述,其可指的对象早已超出绘画的范畴。关于其自身信息传递方式及与我们主体融合对话所呈现出的审美体验的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董乐意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2(1):48-50
“气韵非师”是中国传统美术理论的精髓,它影响了中国绘画几千年,并在当前及以后的艺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解其意义不但能让我们更加深人的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画深层艺术修养的重要性,更为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指明了方法。六法中深层修养层面的首法虽“非师”,但可以后天培养,其他形式方面的五法则可“师”,可以“师”的部分一定要学习和钻研,不但要外“师造化”,而且要内“师古人”,这样才能中得心源,才能使中国画的发展走上继承、发展、创新的正确发展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7.
唐善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邓以蛰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和美术史家,其别具一格的“心本”美学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光线颜色”到“情感生命”、再由“胸襟心意”到“意境气韵”的“心本”建构过程.对它的具体梳理和整体把握,是我们研究和评价邓以蛰美学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熊艳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1):33
气韵,指文章、书画的风格、意境和韵味。气,是指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韵,指事物所具的某种情态气和韵都和神有关,故有神气、神韵之说。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出的六法论把气韵生动放在首位可见,一幅作品的气韵是非常重要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 相似文献
9.
受到传统诗画艺术的影响,中国古典小说在故事叙述、人物刻画、人物描写等方面讲究传神。《三国演义》尤为突出,对形神关系的处理比较灵活:以时换空,化有为无,绘出《三国》故事画美;简笔勾勒,写意传神,描出《三国》人物画美;虚实相生,皆成妙境,凸出《三国》风景画美。把握《三国演义》这种处理形神关系的美学特征,对欣赏和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艺术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月琳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1):79-81
从语言事实出发,说明了部分形容词生动形式具备直接作定语的能力,并从语义、韵律发展规律上解释了部分形容词生动形式能够直接作定语的原因,同时提出,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对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法功能进行再观察和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祁欣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9)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它对音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类对节奏的认识和掌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从而指导了音乐实践。由于民族的差别,形成了许多富于特色的节奏形态,在漫长的文化交流中,互相吸收并融化在自己的音乐中,大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节奏的情感意蕴是相对的、灵活多变的,不同的节奏形态表达着不同的音乐意境。也就是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浅谈音乐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是社会的“润滑剂”,是唤起情感体验的艺术,是和谐社会的助力器。“以歌言和、以歌传爱、以歌传情,以歌感人”,体现了音乐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郑卫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6):67-70
目前,中国出版业存在过度依赖教材出版、库存严重、同质跟风现象严重、出版功利性过强、出版改制等现象。本文提出"出版精神"的观点,从出版价值观、理想与理性、出版理念、出版行为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其基本内涵;以及中国老一辈出版家对此的思想和一系列出版活动;认为韬奋、张元济、陆费逵、蒋凤藻等一身求索并坚守的出版精神至今对我们仍有指导意义。我们只有这样,才能为传承弘扬并坚守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起到应有的作用,才能对中国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黄国飞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4):99-103
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观照东西方美术,希求从中发现美术的内在规定性,通过对东西方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的本质精神的比较,找到东西方美术精神的相同之处——“气韵生动”。中国哲学中的“气”与“道”和西方哲学里的“理念”与“生命冲动”都是对艺术本质的不同的描述。“气韵生动”成为连接“气”与“道”、“理念”与“生命冲动”的艺术本质。艺术家正是发现和表现人类及世界万物之中的“气韵”这种艺术本质来达到和完成其使命的。艺术从而成就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自由沟通和表达。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基本正确,但部分学生生命意义感偏低,对生命存在的价值认识不到位,他们缺少精神上的归属感,缺少人生追求。对此,应树立生命教育理念,打造立体式生命教育教师队伍,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平台,拓展生命教育的渠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6.
姚健梅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Z1)
健美操有着自身的固有价值和魅力,深受群众喜爱,为了进一步对健美操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指导教学训练,本人对健美操的节奏感、美感和情感的基本特征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从自身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健美操的锻炼价值和在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中的普及性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回忆过去事件的认知评价、情绪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以171名在读大学生为对象, 采用高考这一共同发生的事件作为回忆内容, 控制情绪前测、生命意义感前测、性别和高考距今时间(年)的影响后,探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积极认知评价影响生命意义感和消极认知评价影响生命意义感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 1) 积极情绪在积极认知评价影响生命意义感中有显著中介作用; 2) 积极情绪在消极认知评价影响生命意义感中有显著中介作用; 3) 消极情绪对生命意义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卢普庭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3):81-83,68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以其含蓄简约的“冰山文体”、独特的叙事风格,在他的作品中的树造了一大批硬汉的形象,深受世人好评。但仔细分析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海明威在他充满男子汉气质的男性视角中又隐约地显现出超越男性本身的女性意识。本文从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入手,分析他的独特的两性视角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普及宣传鲁迅思想,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强化爱国情怀,克服当今依然影响民族复兴的弊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使鲁迅精神永远光照致力于民族复兴的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论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作为犯是与作为犯并行的犯罪形式,其核心是应当履行特定义务而不履行。作为义务的根据从形式意义向实质意义发展,它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道德义务和良善风俗所赋予的义务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