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类对宇宙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对宇宙的思考研究可以说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终极目标.毕竟宇宙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还保有童年的好奇心,对神秘的宇宙充满求知欲,如果你想了解现在宇宙研究的热点,对"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引力波""宇宙大爆炸"等名词一知半解,那么,张双南教授撰写的这本《极简天文课》,将会回答...  相似文献   

2.
现代宇宙学认为宇宙是由一个奇点发生"爆炸"而逐渐演化形成的.本文肯定了大爆炸宇宙学说,随后讨论了宇宙是怎样由一个奇点爆炸后,经过宇宙的早期演化,产生星系、恒星、行星以及生命的过程,并运用哈勃定律分析计算了宇宙的大小.最后对宇宙的未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宇宙飞船,同年七月二十日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八年后,在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美国航天飞机"企业号"首次从母机波音747分离,环绕地球载人航行并返回地面.这两项空间技术是由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研究实现的.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相似文献   

4.
王建民 《前沿科学》2021,15(1):48-53
百年来,观测宇宙学的三大进展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它们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对造父变星测距发现了宇宙处于膨胀之中,20世纪60年代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以及20世纪90年代对超新星观测发现了宇宙在加速膨胀.科学家们观测到的宇宙几何及动力学结果,揭示了神秘的宇宙膨胀历史和背后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备受全球天文届瞩目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在法属圭亚那群岛库鲁基地由欧洲阿里亚娜航天公司的"阿里亚娜5ECA+"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人类探索宇宙的壮举迈上新台阶。"哈勃"望远镜的"继承人"在了解韦伯望远镜之前,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它的"前辈"——"哈勃"太空望远镜。"哈勃"望远镜是1990年4月24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的,32年来虽然经历过很多曲折(如升空后第一张照片过于模糊,直到1 9 9 3年修复了主镜缺陷并更换相关仪器后才有所改善),但也拍摄到大量令人震撼的宇宙照片,在人类天文观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地球是我们目前已知的在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这条"生命之船"在太阳系中已经航行了四十五亿年.三十多亿年前,当最初的生命诞生时,它们是那样原始,那样简单.然而,它们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着.推陈出新,汰劣留良,经过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到二三百万年前,一个伟大的进化完成了——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智慧生物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人类,由于具有不同于其它物种的优越素质:发达的大脑,会制造劳动工具的双手,因而,他战胜了地球上的各种生物而成为这个星球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7.
元宇宙的起源 元宇宙(Metaverse)由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 1992 年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提出,是Meta (超越)和Uni-verse(宇宙)的组合词,当时被译作"超元域".《雪崩》描述了一个由电脑、光纤网络和软件构成的虚拟空间,现实人类通过"化身(...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越来越向更宏观和更微观的两极发展,由此衍生了行星科学和纳米科学。"中国天眼"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将我国的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然而我们在追求"看"得更高更远的同时,还要进入微观世界瞧一瞧,不仅要看得到,还要看得清。  相似文献   

9.
人类大宇宙哲学观念与美的根源和本质新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宇宙哲学观念是以思考未来人类的终极存在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以客体实践本体论和主体实践本体论辩证互动规律的掌握和运用,由地球人转变为大宇宙人而形成的哲学思想.人类目前主要还局限于地球表面的人化方面,人化的范围和程度对苍茫的宇宙来说,还是十分微不足道的.直接或间接把自然力演变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把人类体力和智力的有限性转交为体力和智力的无限无穷性,把人的本质力量对泉化逐步扩展到宇宙其他星系,实现人类与宇宙同在的终极性使命.实践派或后实践派美学主要解说了马克思主体实践本体论思想,对美的根源和本质的思考具有不完备性.美的根源和本质就是客体自然力量和人的本质力量相互契合的自由超越性创造本原.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仍是局限的,甚至是割裂的,世界被分成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等不同的层面和领域.实际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宇宙空间和人类社会,并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如果我们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点,那么在此之前,物质从何而来?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将宇宙之内的思想理论统一起来的逻辑是什么?本文以不对称原理提供了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哲学解释.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图像分解中的问题,提出基于虚拟真实拓扑结构宇宙算法。首先确定宇宙群和宇宙个体,基于虚拟真实拓扑结构整个宇宙在动态变化交换信息,建立虚拟拓扑结构使原来的真实拓扑结构即刻失效;接着基于小生境混沌对宇宙进化,整体宇宙不是一个群变化,而是群与群之间信息变化,通过游离状态下,形成新的宇宙群,通过欧式距离防止宇宙个体将向边界转移形成宇宙爆炸;最后给出了图像分解算法流程。实验仿真显示本文算法分解彻底,信噪比较高。  相似文献   

12.
古印度的天文思想与当时的宗教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吠陀时代的天文学已经以大梵天不断再生宇宙的神话认识到宇宙的永恒循环,并提出了类似中国二十八宿的27或28月站的星座体系;耆那教对于构成宇宙的元素作出了精细的宗教哲学思辨,佛教立足于生命的永恒轮回,建立了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地心世界模型,推测无边无际的永恒循环宇宙具有高度的自相似结构,但不太符合现代科学揭示的宇宙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13.
技术负效应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不断显现,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危害。从自然、技术、主体和社会4个方面分析了产生技术负效应的根源。认为要解决技术负效应给人类带来的困境,必须从人类自身出发。  相似文献   

14.
马小娟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1):10-12,56
和谐社会是传统中国人关于自然乃至宇宙的最高理想,是西方历代思想家一直寻求的目标,是整个人类共同向往的理想境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和西方的法律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论语><孟子>等早期儒家文献论述了儒家思想的和谐特色和儒家的和谐主张.儒家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的思考,尤其是对人际关系常与变的思考有伴随人类社会的永久价值;儒家为人类规划的理想社会,在经过20世纪各种实验的兴奋和沮丧,对结果公平、实质公平失去信心后,更显出了它的光彩.如果人类有更高的自觉,迟早会体会到儒家的思考和主张比所有未行的设想和已行的制度--包括现在世界上声势最大的一人一票的票选体制--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6.
“前宇宙”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热大爆炸标准模型认为膨胀的宇宙来源于时刻tc=0,空间rc=0的点大爆炸,不断受到责难.若把天体、粒子的质量、半径统一计算式延伸到超越Planck尺度,则得宇宙源于"超微黑洞"的大爆炸;最近,人们又提出膨胀的宇宙来源于"前宇宙"的爆炸,又一次否定了点大爆炸之说.两者异曲同工.近期,作者发现在相对论、量子理论、统计理论制约下"超微黑洞"与"前宇宙"的某些新奇性质.  相似文献   

17.
在对弗莱的研究中,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将弗莱思想单纯定位为原型。人们总是把弗莱的原型孤立地进行考察,没有把它们放在弗莱本人由人类富于想象力的远见出发认识文学和批评的逻辑语境中。本文首先确定创造性想象力是弗莱逻辑的核心,并以此为基础解释弗莱研究中争论较多的问题。以期在认识弗莱和评价弗莱上对人们有所帮助,并对人们的文论和文学研究起到一定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技术负效应不断显现,技术异化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从技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入手,探讨了技术异化的根源,评述了国内外对技术异化价值观的研究,运用辨证的方法对技术异化进行了新的解读,提出技术异化激发人类改造世界的潜力;技术异化为人类改进技术提供了切入点等新观点,从而促进我们对技术异化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并由许多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以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属于全人类,是全世界进步力量和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旗帜。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它所包含的不同层次原理的时空界限,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本质和一系列原理。必须在与时俱进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连接微观粒子物理与介观原子分子物理的桥梁,核科学是一个广泛而多样的学科。从宇宙大爆炸后几个微秒内生成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到质子和中子的形成开始以及元素的合成与演化,再到天体核过程的恒星爆炸和中子星并合,原子核物理学是我们理解宇宙的基础。同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核物理领域仍有蓬勃的生命力,大量未知现象的发现与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简要回顾了2022年原子核物理科技发展的前沿与热点,其中不乏国内引领的优秀工作。而这些方向的突破也为基础科学的发展、国家安全的保障和其他社会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