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针对现行高职高专食品检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打破传统的“三段式”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体系,提出大学一年级开设专业实践课新型课程体系,同时改革单一毕业设计模式为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经过两年的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慕课不仅对高等教育传统课程产生冲击,同时也给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带来契机,更给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融入丰富的在线慕课资源,对英语能力要求很高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需要在国际化课程体系中设置国际化视野课程、国际沟通能力课程、学科基础双语课程和国际事务能力等课程。应按照“强化基础英语——开设双语学科基础课程—实施全英语的专业课程并引入慕课资源”的思路和方法来加强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信息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据信息素养的内涵及“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要求,高职学院应该改革“三段式”设置计算机课程的模式,整合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独立设置型中外合作大学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先例,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造了一种全新模式。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多样化、专业与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教学组织方式的现代化和学生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为特征,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并结合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宽基础、重能力、强素质和开放性”的课程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三个平台、两个系统”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群建设为重点,实施项目化教学和案例教学改革,开展职业素质渗透教育;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重点,构建“标准融入、项目贯通”的实践教学系统,实施“学做一体、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555”顶岗实习组织管理运行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转化传统教育思想、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应树立的8种观念.介绍了工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研究思路、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设计、指导思想、一般工科院校的特点、工科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指标.优化知识结构、重视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的设计原则及系列课程改革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总体结构分为:基础教育(公共基础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自然科学基础课、经济管理基础课、工程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工程实践基础训练);专业教育(专业课、工程实践训练)和综合教育(思想教育、军训与劳动、科技方法训练、考试、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提出主修工科本科、主修工科本科十跨学科辅修课程、主修工科本科十跨学科辅修专科等三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学分制与传统的学年制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一般认为,学分制代替学年制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制定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学分制教学计划是十分重要的,是顺利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关键,也是充分体现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优势的前提保障。在制定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计划时,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保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分制课程宜实行“模块式”课程,形成由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基础技能课程、自由选修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同时应加大成人学生在课程选择上的自由度,实现学习的个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9.
搭建课程平台深化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为例,通过分析搭建课程平台的意义和价值,综合考虑该院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搭建了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此平台对于其他专业大类的改革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校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当前人才需求情况,调整专业设置是关键性的第一步。为解决培养理论学术型人才学校较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较少的矛盾,针对不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药学专业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色实验课程,以新药研发过程为切入点,选择天然成分芦丁为代表药物,有效整合药学专业各学科教学资源,设计药学综合性实验课程,构建综合课程整合体系,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高等教育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如何有效实施1+X证书制度,如何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成为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最紧迫的任务。以高职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探索从“云计算开发与运维1+X证书”“华为云解决方案工程师和红帽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及“云计算实施与运维工程师岗位”三个维度对课程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优化。依据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特点,构建出专业基础技术、专业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拓展三种平台的多模块课程体系,形成“三维度、三平台、4+N模块”的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2.
姜翌  周满宏  陈兰婷 《甘肃科技》2009,25(7):165-167
电大园艺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与职业化定位有差异、课程内容陈旧等问题,鉴于园艺专业的特点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该专业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基础+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表现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必修课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模块组成,选修课由多个相互独立且相近专业的专业技能模块构成。应增加选修模块课程,以更大限度地适应不同的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面向 2 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就历史学科而言 ,一、更新观念 ,探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设置上 ,拓宽基础强化通识教育 ,推行双专业和主辅修制 ,增开选修课 ,以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就业 ;三、精减、更新教学内容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使之逐步走上现代化 ,改革考试模式 ,把教学过程与课程论文、基础知识的考核结合起来 ,切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长期收传统教育观、普通学校观的影响,课程模式理论化倾向相当严重,课程的实施按照“理实分离”方式进行,课程体系按照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三段式”依次循规蹈矩地展开。这种课程模式不符合了职业院校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和他们的认知规律,更不利于他们职业能力的塑造形成,改变理实分离的传统教学模式,推行“工作过程导向、理实一体、行知合一”的职业教育新课程理念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课程体系本质是一种知识结构,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极为重要。一般财经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实现其培养目标、突出其特色,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的取向应当是“加强基础、拓宽领域、注重素质、培养能力”。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笔者将课程体系设计为六个板块,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B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对全过程渗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其具体措施有:引进真实的电子商务项目、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企业专家专业教师联合授课、实施“双元教学”模式;与电信运营商合作,进行“模块式”订单培养;开展工学结合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全程渗透式的职业素养养成。全过程渗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前的高职教学改革理念、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培养等诸多方面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转型是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国家质量标准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独立学院化工原理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应该从化工原理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培养面向相应市场的人才要求,这便要求进行相应的课程建设,从而课程建设核心的课程设置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衡量人才培养的标志.而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应用课的课程设置划分较好的剖析课程的关联性,而以基础课、方法论、体系结构与基本理论、实现工具和应用系统的混合结构划分则能较清晰的表现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是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现状所决定的。民办高校应建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实施模块化教学,从而实现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相似文献   

20.
书证融通是1+X证书制度的主要内涵,需要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来承载和实施。然而现有的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存在形式大于内涵、学历证书和X证书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数字经济时代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文章以试点单位跨境电商专业为例,运用PGSD能力分析模型分析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结合“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以满足人才可持续发展、符合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标准,探索书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