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端粒酶高表达对Bcl-2的负调节使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晶  任建国  郑坚瑜  蔡国平  戴尧仁 《科学通报》2001,46(12):1009-1012
端粒酶和Bcl-2均对调控细胞凋亡有重要作用,端粒酶的活化及Bcl-2的表达失调还与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端粒酶与Bcl-2之间的确切联系目前仍不清楚。研究活化的端粒酶对Bcl-2表达的影响,首先发现在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或转化细胞中,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端粒酶阴性或活性低的细胞。进而,在外源性端粒酶催化亚基基因转化的成纤维细胞中,重新表达端粒酶的同时,Bcl-2的表达受到明显的抑制。进一步提示,端粒酶表达与Bcl-2的表达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前者的高表达可能对Bcl-2的表达起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虽然肝脏枯否细胞中表达解耦联蛋白-2(UCP2),但成年人正常肝脏细胞并不表达内源性UCP2,而在脂肪肝和肥胖者体内肝细胞却被诱导表达UCP2.UCP2与肝脏病变和损伤发生的直接关系目前还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相似文献   

3.
虽然肝脏枯否细胞中表达解耦联蛋白-2(UCP2),但成年人正常肝脏细胞并不表达内源性UCP2,而在脂肪肝和肥胖者体内肝细胞却被诱导表达UCP2.UCP2与肝脏病变和损伤发生的直接关系目前还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人正常肺细胞与肺癌细胞Cadherin/Catenins/Actin蛋白质表达水平和定位的特点。结果显示正常肺细胞的N-Cadherin和Catenins(α,β)有高表达,分布在细胞膜的AJ连接及其膜内面粘着斑与胞质内组装完好的Actin微丝应力纤维末端相连,表明膜AJ连接N-Cadherin/Catenins/Actin分子复合体存在。  相似文献   

5.
杨毅  刘国琴  阎隆飞 《科学通报》2001,46(6):461-466
将衣灌(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肌动蛋白(actin)基因(cDNA)与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因融合后,分别构建到原核和植物表达载体中,并在BL21plus细菌和烟草悬浮细胞(BY-2)中进行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到重组后的融合蛋白在菌体和烟草悬浮细胞中得到正确表达。肌动蛋白-绿色荧光蛋白 的融合蛋白主要分布在烟草悬浮细胞细胞膜周围,参与膜骨架的组成,另外还大量分布于细胞核周围和细胞板的位置,同时也在细胞内形成丝状结构,参与F-actin的组成。将肌动蛋白-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经过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疏水柱层析后,得以纯化,并在纯化产物中加入肌动蛋白聚合缓冲液,纯化的肌动蛋白能聚合成为丝状结构即F-actin,这表明低等藻类的肌动蛋白具有同高等植物和动物相似的性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孙照刚  张曼夫 《科学通报》2005,50(18):1978-1983
克隆测定了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北京E3Zhonghai毒株的糖蛋白G基因(gG)序列, 并与多种动物的Ⅰ型α-疱疹病毒gG基因序列作了比对. 通过克隆gG基因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pET30a-gG质粒, IPTG诱导表达含pET30a-gG重组质粒的阳性宿主菌后, 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约35 kD的His-GG融合蛋白. 利用该融合蛋白制备的纯化的抗His-GG大鼠多抗血清, 观测ILTV糖蛋白G的在细胞上的分布, 发现糖蛋白G主要存在于宿主细胞的细胞核外周及细胞膜上, 在散在细胞内的分布较为分散, 而在融合细胞的结合部位分布较为集中. 利用抗体中和病毒糖蛋白G的实验结果表明, 糖蛋白G可能参与病毒从细胞到细胞的直接感染(CTCS), 从而影响病毒复制和噬斑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范乔  刘宏迪  孙彤  赫荣乔 《科学通报》1999,44(6):637-642
将hNGFB基因插入甲醇营养性酵母P .pastoris分泌表达载体pHIL S1和E .coli表达载体pET 15b中 ,相应转化P .pastorisGS115 (Mut+,His- )和E .coliBL2 1(DE3 ) .在不含组氨酸平板上生长的酵母转化子通过PCR进一步筛选阳性克隆 ,P .pastoris重组菌株的蛋白电泳表明发酵液中有特异表达带 ,扫描分析占细胞外泌总蛋白的 14 .4% ,Westernblotting证实该分泌蛋白具有hNGF的免疫活性 .E .coli重组菌株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 .电泳扫描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占细胞总蛋白量的 10 .3 % ,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具有免疫活性 .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已在生物科学各领域被广泛应用,也是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BEL-7404肝癌细胞系和L-02正常肝细胞系表达的蛋白质组IPG-DALT双向凝胶电泳和图象分析,发现7个蛋白点只在肝癌细胞中检测到表达,14个点只在肝细胞中检测到表达,78个蛋白点在两种细胞中表达量上有显著变化(P<0.01).两种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反映在差异表达谱上.双向电泳重复性分析表明 IEF方向平均位置偏差为0.73 mm, SDS-PAGE方向为0.44mm,量的变异为17.6%一19.2%.双向电泳的重复性已适合于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研究,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谱可成为疾病诊断、药物作用分析和生命过程等研究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9.
利用tet-off诱导表达系统研究Akt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A/F3β细胞建立了含tet-off诱导表达系统的细胞株BBT,并用对tet-off应答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实该系统中基因诱导表达的效果极其显著。随后在BBT细胞中转入了对tet-off应答的Akt表达质粒,并筛选了稳定株。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Akt可以极显著地被tet-off诱导表达。选择了诱导效果最好的单克隆BBA进行了Akt的功能研究。用MTT法检测发现Akt可以极显著地抑  相似文献   

10.
As2O3诱导人食管鳞状上皮癌EC8712细胞基因表达概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颉东旭  丁芳  王秀琴  刘芝华  骆爱萍  吴旻 《科学通报》1999,44(12):1287-1292
用AtlasTM人cDNA表达分析方法分析了As2O3对食管鳞状上皮癌EC8712细胞的基因表达的影响效应. 结果多数癌基因经As2O3诱导后表现为降调节,多数肿瘤抑制基因则表现为升调节,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细胞内信号通路中促进细胞分裂的受体和因子、多个凋亡相关基因及凋亡的效应因子的表达发生改变. 因此,As2O3对食管鳞状上皮癌EC8712细胞的效应是广泛的,引起多种类型基因表达改变.  相似文献   

11.
欧阳应斌 《科学通报》1995,40(10):950-950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人体纤溶与凝血的平衡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治疗心血管栓塞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t-PA在人体内的表达受严格调控,其mRNA具有较长的非翻译区序列.我们曾报道了t-PA mRNA 3′-UTR对其表达的调控,为研究长约209nt的5′-UTR序列对t-PA表达的影响.本文采用反转录-PCR技术从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出t-PA cDNA 5′端序列,在体外和体内2个系统中研究了5-′UTR序列对t-PA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孤儿受体TR2 mRNA在恒河猴睾丸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穆小民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9,44(3):292-295
以孤儿受体TR2 cDNA5'-端的一段片段为模板体外转录的地高辛标记的cDNA及α-^32P-dCTP标记的该片段cDNA为探针,用原位杂交和Northern杂交的方法研究孤儿受体TR2mRNA在恒河猴睾丸中的细胞定位和特异表达。结果表明TR2mRNA在恒河猴睾丸中特异定位于生精细胞,主要在处于减数分裂期的分化程度较高的生精细胞,其表达在不同的曲细精管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在处于减数分裂期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HLA-G分子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 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克隆了HLA-G cDNA, 构建了哺乳动物表达载体; 通过稳定转染, 获得了高效表达HLA-G蛋白的猪血管内皮细胞(PECs)克隆. 经细胞毒实验发现, HLA-G不仅可以抑制活化人NK-92细胞对PECs的杀伤, 其抑制水平达到或低于NK-92杀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水平; 而且可以抑制异种抗原特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抑制率为59.1% ~ 88.9%. 因此认为HLA-G作为异种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新策略, 不仅在延迟性排斥阶段起到抑制NK细胞作用, 而且在细胞性排斥阶段同样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个与人鼻咽癌相关新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高密度cDNA微阵列表达检测技术,筛选出在成人正常鼻咽组织高表达而在成人咎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的ESTN27741,用RT-PCR技术证实之,进而由该EST克隆出长度为1096bp的新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序列有含有完整的阅读横架,编码256个氨基酸,在5'端起始密友子上游有终止密友子TAA,3'端有加尾信号AATAAA和poly A尾,该新序列在非宙余的核酸序列数据 比  相似文献   

15.
腺病毒5型E1A(Ad5E1A)作为一个抑癌基因, 由于具有较强抑癌作用及显著的化放疗增敏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由于它能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长期表达, 并能使Rb基因失活, 使动物细胞永生化等而引起人们的担心. 为了避免E1A在基因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设想以E1A蛋白进行探索. 首先构建了E1A真核表达载体(pPIC9/E1A), 转化毕赤酵母(GS115), 筛选高表达重组菌株. 经摇瓶试验, 甲醇诱导表达3 d后, 分泌型的E1A蛋白经HiTrap Q 和HiTrap SP两步柱层析, 获得了较高纯度的E1A蛋白, 并经SDS-PAGE 和Western blot 鉴定. E1A蛋白经Chariot介导能顺利进入细胞, 并大部分定位在细胞核, 使LN686细胞发生明显的G2/M期阻滞, 体外能显著抑制LN686肿瘤细胞生长. 为利用E1A蛋白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神经丝及细胞质角蛋白纤维都是异源多聚体,它们只有在与其他合适的中间丝蛋白亚基一起表达时才能装配成中间丝。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中间丝蛋白间的组装特性,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FP)与NF-L或NF-M融合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将目的基因在vero细胞内表达,免疫荧光观察结果显示NF-L-GFP或GFP-NF-M不但能与细胞内源性波形纤维蛋白共组装,而且同样能掺入到角蛋白纤维网络中。  相似文献   

17.
利用核糖体基因区打靶载体靶向表达改造型人凝血因子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携带改造型hFⅧ(hFⅧ-BDDAK39)的核糖体基因区靶向表达载体pHrneo-BDDAK39, 并将其转入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 检测其定点整合的能力及hFⅧ-BDDAK39的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 pHrneo-BDDAK39能够成功地将hFⅧ-BDDAK39靶入到HT1080细胞的核糖体基因区, 定点整合效率达到2.0×10-5, 并且靶入的hFⅧ-BDDAK39能有效表达, 表达量为(32±5)ng·106细胞-1·24 h-1. 这为利用此靶向表达载体进行血友病A的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白芷细胞外ECBP21全长cDNA克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CBP21是从白芷悬浮培养细胞外检测并纯化的一种依赖钙的钙调素结合蛋白。利用RT-PCR和5‘-RACE方法,获得其cDNA全长。ECBP21 cDNA全长947bp,编码216个氨基酸,其中N端1-25氨基酸为信号肽,26-216氨基酸为成熟蛋白肽段,而且26-45氨基酸序列与纯化ECBP21N末端测序结果完全一致。将此cDNA成熟蛋白编码区核苷酸片段导入pET-28b( )表达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诱导表达,经CaM-Gel overlay检测证实表达蛋白具有Ca^2 依赖的钙调素结合特征,从而进一步证实了cDNA克隆的正确性。这为进一步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植物细胞外多肽ECBP2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拟南芥profilin2启动子5′端缺失对维管束特异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昱辉  王志兴  贾士荣 《科学通报》2001,46(10):835-838
用 PCR法扩增并克隆了 profilin2全长启动子(1667 bp),经 5’端不同长度缺失,与 gus(uidA)基因连接,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转化伽蓝菜,证实在转基因植株中全长启动子Pfn1.7呈维管束特异表达.5’端缺失分析显示,可将该启动子分为 3个区段:区段 1,-1667—1380 bp,缺失该区段后 gus基因由维管束特异表达变为组成型表达,推测在该区段中存在维管束特异表达元件;区段 2,-1153~-597 bp,强烈抑制 gus基因的表达;区段 3,-597~-1bp,可认为是profilin2的基本启动子.  相似文献   

20.
肌动蛋白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 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细胞中, 肌动蛋白多以异型体(isoform)形式存在. 植物肌动蛋白异型体的大量获得和理化特性分析一直是一个难题. 对豌豆肌动蛋白异型体PEAc1与组氨酸标签(His-tag)、绿色荧光蛋白(GFP)进行了基因融合和原核表达. 通过脲变性、梯度脲透析复性、镍柱亲和层析的方法从包涵体中纯化出大量、高纯度的PEAc1-GFP融合蛋白(> 2 mg/L培养物). 理化特性分析表明, 它同鸡骨骼肌肌动蛋白一样, 单体PEAc1-GFP能与DNaseⅠ结合并显著抑制后者酶活性; 单体PEAc1-GFP能聚合成带有绿色荧光的丝状结构; 聚合的PEAc1- GFP能被微丝的特异标记物鬼笔环肽(phalloidin)标记; PEAc1-GFP与鸡骨骼肌肌动蛋白的聚合曲线趋势基本一致, 聚合临界浓度为0.24 μmol/L; 聚合的PEAc1-GFP能激活肌球蛋白Mg-ATPase活性, 其激活比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1 mg/mL浓度下, 能激活4倍以上. 上述结果表明, 带有组氨酸标签和GFP标记的PEAc1表现出和天然肌动蛋白相似的理化特性; 基因融合、原核表达、变性、复性及亲和纯化是获得大量高纯度植物肌动蛋白异型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