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老舍的《猫城记》一直以来都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历史上对《猫城记》的评价也多从艺术上、思想上予以否定,现在的研究多着眼于重新评价上。《猫城记》可以说是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老舍早期的文化批判观念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和封建传统文化,并在文化批判的基础上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沿用民族传统谐音寓意手法,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某一人物或事件的主观评价,它不等同于一般浅俗的文字调侃。《金瓶梅》、《儒林外史》均以人名谐音寓意,标识各种人物的品性或遭际。《红楼梦》突破了单纯的人名寓意的局限,人、事、物、词语皆有寓意,形式多样,手法精妙,寓意深刻,具有标识人物性格、命运,点明创作宗旨,揭示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说《傲慢与偏见》以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穿插了几起截然不同的婚姻,揭示了当时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问题的不同态度和观念。其中以对伊丽莎白的婚姻为主要描写对象。作为作者最喜爱的人物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情感婚姻分析,从而得出作者简.奥斯汀对婚姻的态度和观念。  相似文献   

4.
《索恩医生》是特罗洛普继《巴彻斯特养老院》和《巴彻斯特大教堂》之后所写"巴赛特郡"系列的第三部小说。文章通过分析特罗洛普的《索恩医生》这一小说作品,揭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从封建贵族社会向资本主义商业社会转型过渡期新旧两代贵族婚姻价值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向千年封建社会的男权意识进行了那个时代最深刻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作品主题批判了男尊妇卑的男权中心主义,表露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二)通过宝黛爱情批判了潜藏着男权意识的才子佳人婚姻程式;(三)通过晴雯、鸳鸯这两个新女性形象对女性被男权制度压迫而导致女性意识“空洞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大浴女》对爱情、婚姻与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浴女》这部作品中,铁凝探讨了人类的爱情,婚姻与性,阐述了自己理想的爱情与婚姻完善结合的观念,她认为,爱情是相互关心,永远默契,性爱和婚姻的基础是爱情。  相似文献   

7.
《歧路灯》是清代河南宝丰人李绿园所作的一部长篇白话教育小说,作者通过对谭绍闻家兴衰荣辱的描绘,全面展示了作者以儒学为核心,以理学为基础的正统教育观念。在这一教育观念的艺术显现过程中,作者实现了他对封建道德的维护和对家庭教育警醒的目的。小说中人物的人生经历和成败荣辱,对今天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海蓉 《龙岩师专学报》2000,18(4):12-15,19
《长恨歌》的主题为人类对美好情感失去的遗憾:爱情的情感和封建士大夫报国情感的失落。针对作品本身,从作品的结构、人物的刻画、诗题与诗的首尾句进行分析。针对作者本人,从其自身的爱情经历、对史实的处理、政治主张和抱负入手,得出主题见解。  相似文献   

9.
霍桑的名著《红字》出版后曾引起轰动,这与作者为该书精心创作的前言——《海关》的宣传效果是不可分割。试从《红字》创作的政治历史背景,《红字》出版时的商业背景以及《红字》主题可能引发的道德责任三方面入手分析该前言,以揭示出霍桑创作前言的真实目的,是想以政治爆料为噱头,吸引大批读者,提升《红字》销量的同时,通过塑造一个“编辑者”的叙述者形象,巧妙地规避了《红字》主题可能引发的道德责任,从而达到商业文学和艺术文学的完美平衡。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中体现了蒲松龄的儒家夫妻伦理观念,夫妻和睦和夫妻失睦的伦理行为模式都在作品中有生动的表现,本文对这些情节中所体现的伦理观念进行了剖析,并且对另外的一些封建落后的夫妻伦理观念进行了辩证评价。  相似文献   

11.
《长恨歌》的主题为人类对美好情感失去的遗憾:爱情的情感和封建士大夫报国情感的失落。针对作品本身,从作品的结构、人物的刻画、诗题与诗的首尾句进行分析。针对作者本人,从其自身的爱情经历、对史实的处理、政治主张和抱负入手,得出主题见解。  相似文献   

12.
《金婚》呼吁一种和谐理性的婚姻观念,让人们重新坚定多年的信念——家庭和谐、婚姻稳定。然而剧中在描写婚姻、历史时,也透出一股传统气息,编剧站在男性的角度宣扬一种男性至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评论了几个世纪的《红楼梦》,的确是越说越玄。孙逊先生在《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撰文《论<红楼梦>的三重主题》,谈到《红楼梦》主题的三重层次,即第一层次文学审美层次,第二层次政治历史层次,认为所反映的是社会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内容,第三层次为哲学最高层次,而且认为这三重主题说是“作者创和意图的自我表白和客观体现。”见解不可谓不新鲜,但也越来越离谱,令读者越来越糊涂。  相似文献   

14.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与爱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秋月 《科技信息》2008,(30):252-252
爱情是生活和文学的永恒主题,也是婚姻建立的基础。在爱情故事成为叙事主线的《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描写了四桩各具特色的婚姻,从而透露了她自己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英国杰出小说家简·奥斯汀的经典作品,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纠葛为主线,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在婚姻爱情上的不同选择,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理想中的婚姻观念。本文在分析小说当中反映的资产阶级婚姻观本质的基础上,以金钱因素为切入点,探究了简·奥斯汀理想的婚姻观,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奥斯丁在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用诙谐的笔触展现了六段建立在不同基础之上的婚姻,代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衡量婚姻的不同标准,展现了当时男女面对婚姻时的挣扎,表达了作者对待婚姻的立场——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真正幸福的婚姻。  相似文献   

17.
《西厢记》中的老夫人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她是爱女儿的,其爱的要求是封建礼教。她对女儿严加管教与防范,包办女儿的婚姻,给女儿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老夫人对女儿的这种爱是害,这是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和残害。  相似文献   

18.
夏彤 《科技咨询导报》2008,(27):192-192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经典的浪漫小说.它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产阶级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她们的婚姻不是为了爱情,而是确保经济地位的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几种不同婚姻类型的分析,展示了作者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男人为主的作品,但却集中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女性观,主要表现在对女性美的否定,对婚姻爱情的批判和红颜祸水的观念,显示出传统文化对中国文人的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水浒传》中典型女性的描写的分析,论述并批判了《水浒传》中的婚姻爱情观和女性观。  相似文献   

20.
石兰  薛妹妹 《科技信息》2012,(32):I0076-I0076
哈金的小说《等待》中的主人公孔林是作者着力打造的人物之一。本文从孝顺父母、传统婚姻中的伦理道德观、爱面子三个方面探讨孔林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