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德国数学家高斯被称为"数学王子",他对数学做出的贡献一般人并不了解,但是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数学天才,在学习数列时,老师或课本都会讲高斯小时候发现计算等差数列的和的快速方法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常见版本是这样的:高斯上小学时,其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从1加到100的习题,想让学生们算上一整节课,没想到题目刚刚布置下来,高斯就报出了答案"5050"。原来高斯  相似文献   

2.
数学天才     
埃尔米特从小就是个“问题”学生,上课时老爱找老师辩论,他尤其痛恨数学考试。埃尔米特花许多时间去看牛顿、高斯等数学大师的原著,他认为在那里才能找到“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3.
正八、牙齿的面积"辛老师虽然教的是数学,可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儿地方像数学老师。"数学课上课前,曹北大慢条斯理地嘟哝。"啊?"刘莲非常好奇,"你什么意思?"曹北大晃晃脑——说:"戴老师长得方方正正,像大块的汉字,而且戴副眼镜,书卷气十足,一看就知道教语文;Miss房成天蹦蹦跳跳,跟澳大利亚袋鼠似的,而且还染了黄头发,一看就知道教英语;可是辛老师呢,他身上没有一点点数学的东西。""那么,长成什么样,才像数学老师呢?"刘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曹北大看看刘莲,拍拍自己的胸膛,说:"起码得长成我这样。"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我们上了一堂思维训练课。课上,袁老师出了好几道趣题,真是太有意思啦!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你知道下图共有多少个吗?题目刚出现在大屏幕上,就有不少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江江第一个发言:"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只要把每行的个数相加就行了。1+2+3+4+5+4+3+2+1=……"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终于告诉我们答案是25。其实在江江思索答案的时候,已有不少同学用其他的方法计算出了的个数。童童说:"第一行和最后一行都有1个,那  相似文献   

5.
陈省身谈“数学与美”我十分热爱艺术,喜欢老庄哲学,爱好中国的古典诗词。伟大的数学天才高斯,在计算数学老师出的麻烦问题“1+2+3……+99+100”时,脑筋一动,从两头对称的两个数加起,很快算出答案5050。数学中这种暗含的规律,显示出数学的美,以及一种便捷的简单的规则。虽然这种美不像自然现象中的东西那样很容易用眼睛看出来,但它确实存在着。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数学王子”的德国数学家高斯上小学时,有一次,孩子们的喧闹惹恼了算术老师,他出了一道难题,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7.
正我的好朋友小华疯了。他已经三天没来上课,大家都很想念他,特别是我。一看到身旁的座位空着,我就想流泪……小华是数学天才,解答习题从没出过差错。他有很强的心算能力,能在半分钟内说出四位数乘除的答案,我对此打心眼里佩服。但是,小华的脑袋里没有"语文细胞"。一次,老师上课时讲到课文中的一句反话"你真好",让小华解释这个"好"字,他回答"好就是不坏"。同学们听了,都忍不住大笑。老师  相似文献   

8.
科技界声音     
今天.陈景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一条就是他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一心一意做数学的精神,如果不热爱数学而又要做数学,对国家和个人来讲都不好;第二条是他不爱名利,我与他同事几十年,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我的级别都比他高一个档次,我是副研究员,他是助理研究员,应该说,他做得并不比我差,他也绝对不会认为他的深度不如我,但他对这件事完全不在意。1977年,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的数学课上,马老师对同学们说:"现在,我们来搞一次数学小竞赛,看谁能成为今天的数学‘智多星’。"说完,给大家出了一组题,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指出下面6题中哪两题的得数相同。1.360÷5×3+(128-32)÷162.65×71+65×293.360÷5×3+(128-32)÷244.360÷5×3+(128+32)÷165.65×71-65×296.65×73-65×2+65×29同学们纷纷动笔算了起来。"我知道了!"不少同学连第2题都还没有开始算,爱动脑筋的机智豆就找到了答案,"第2题和第6题的得数相同。"  相似文献   

10.
汉字换数     
正一天,一年级的王老师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同学们思考解答。题目:猜一猜,下面的"读""写""算"各代表什么数?读+写+算=90读-20=10写-30=20读=()写=()算=()张雷看了看题目,不知从哪里下手。而李平呢,不一会就解答完了题目。王老师请李平站起来回答问题,只听李平不紧不慢地说:"从第一个算式找  相似文献   

11.
张翔的作业     
“张翔(化名)今天的语文家庭作业写得比以前认真多了。”我边批改边与对面教数学的苏老师聊起来,“昨天他的家庭作业做得一团糟,被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没想到今天居然就有了这么大的改变。”苏老师抬起头,看着我说:“是啊,我也正奇怪着呢,平时粗心大意的他,今天的数学作业也做得又认真又正确。”张翔的变化确实使我俩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2.
<正>是什么让人工智能成为"超强大脑",答案是算法。人类棋手一滴泪下,为这场似乎一开始便已注定结局的人机围棋大战画上了句号。是什么给了"阿尔法狗"如此高超的棋艺?是什么让人工智能成为"超强大脑"?答案是算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胡老师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小红参加数学比赛,和参加比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参加数学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有的同学说,是40人;有的说,是39人;还有一个同学说,是51人……胡老师微笑着说:"做了下面的游戏,同学们就知道谁对谁错了。"胡老师说:"假如江禹雄参加数学比赛,要与参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他一共握了5次手。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胡老师接着请江禹雄与其他5个同学做握手的游戏。看完后,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一共有6人参加比赛。"胡老师要我们说出理由。  相似文献   

14.
孔艳 《科技信息》2011,(35):I0151-I0151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时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从来都是平等的,只有在这样和谐的关系下.才能使班集体建设得更加融洽.学习氛围更加浓郁。  相似文献   

15.
毛善琴 《科技信息》2013,(22):314-314
"1+1"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师友、学友在课前的独立预习,到课堂里的共同探索交流,老师的及时点拨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本文介绍了如何在"1+1"教学模式中贯彻"做数学"的教学理念,并对教学中的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爱的教育     
正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是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技巧。爱,需要关注,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大多数学生对老师都是敬畏与惧怕的,他们很多话都不敢和老师讲,所以平时和学生在一起时,就要多关注他们,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善于揣度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当学生生病时,送上轻轻的问候,履行妈妈的职责;当学生失意时,给予细心的剖析,当一回心理医生;当学生成功  相似文献   

17.
正圆圆是一个调皮的男孩,爸爸妈妈都不在他身边,幸好有慈祥的爷爷奶奶和如妈妈般爱护他的乡村教师张老师照顾他。对远在青海"挖矿"的父母"抛弃"他的行为,圆圆始终感到不解。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传说中神秘的"海底隧道",圆圆知道了一连串让他震撼、动容的秘密:父母神秘的工作、姐姐离奇的身世、张老师的"青春常驻"……圆圆在充满疑惑与烦恼的成长途中懂得了爱,变得更加坚强和善良。  相似文献   

18.
巨人高斯     
他的思想深入数学、空间、大自然的奥秘,他测量了行星的路径、地球的形状和自然力。他推动了数学的进展直到下个世纪——慕尼黑博物馆的高斯画像上的题诗  相似文献   

19.
耕耘与收获     
哲学家詹姆士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的中学生更是如此.对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这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对全班学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相似文献   

20.
高斯学说传入中国的经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斯是世界科学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在物理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和数学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高斯(C.F.Gauss)1777年4月30日生于德国的布伦瑞克城,他的父亲是位短工。因其数学才能引起当地大公爵的注意,于1795年进入哥庭根大学,1799年在黑伦斯太德大学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