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店楚简《老子》残简中所缺的某些文字,与通行本及帛书本字数出入较大,无法据以直接补入。本文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考辨与论证。  相似文献   

2.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中期简本《老子》甲、乙、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简本中大量使用假借字、异体字,真实反映了当时楚地的用字情况,为研究汉字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试对简本《老子》甲、乙、丙中所用假借字进行分类、考察,以期能对汉字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一点材料。  相似文献   

3.
郭店楚简的发现,学术价值很大。1、有文献交流史的研究,可推知早期道文献主要通过教育、不同的儒道学派、列国间相互交流以及战争等途径来传播。2、有助于了解先秦简策形制的变化、发展及规律,从而了解先秦时期古书的形成及书籍特点。3、《老子》甲、乙、丙3篇出土,为解读老子其人其书提供了新的说法:《老子》一书应成书于春秋时期,为老聃的著作;老聃与太史儋实为二人,简本《才子》出自老聃,今本《老子》出自太史儋,二者不同一传承系统。早期儒道思想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郭店楚简的发现 ,学术价值很大。1、有助于文献交流史的研究 ,可推知早期儒道文献主要通过教育、不同的儒道学派、列国间相互交流以及战争等途径来传播。2、有助于了解先秦简策形制的变化、发展及规律 ,从而了解先秦时期古书的形成及书籍特点。3、《老子》甲、乙、丙3篇出土 ,为解读老子其人其书提供了新的说法 :《老子》一书应成书于春秋时期 ,为老聃的著作 ;老聃与太史儋实为二人 ,简本《老子》出自老聃 ,今本《老子》出自太史儋 ,二者不同一传承系统。早期儒道思想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老子其人及《老子》其书的年代问题,自五四以后,就不断发生争论。有主张春秋说者,有主张战国说者,更有主张秦汉说者。二十年代初时,钱穆提出他的新观点,主张《老子》成于战国晚期,在《庄子》内七篇之后。直至六十年代不断撰文论证,不亚二十篇之多。他的观点,无锡的另一位老庄学者蒋锡昌提出异议。在他的《老子校诂》一书的第二篇序言中系统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和上述第一种说法相近。最近湖北荆门郭店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有《老子》一书的残文。经考古学者考释,认为老子先于孔子,孔子曾问学于老子是历史事实。由此也可证明蒋锡昌的观点是可以成立的。本文是对蒋的序言的解读,可以帮助读者疏理蒋锡昌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郭店楚墓竹简》中271例"其"字进行研究,发现"其"的句法位置灵活,语义功能多样。"其"作为实词主要是代词和副词。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人称代词不仅可以作主语和定语,而且还可以充当宾语;指示代词主要作定语。作副词主要是语气副词,包括肯定语气、揣测语气、反问语气等。作为虚词主要是助词,出现频率较低。另外"其"字可以和其它成分组成复合结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郭店楚墓竹简>中271例"其"字进行研究,发现"其"的句法位置灵活,语义功能多样."其"作为实词主要是代词和副词.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人称代词不仅可以作主语和定语,而且还可以充当宾语;指示代词主要作定语.作副词主要是语气副词,包括肯定语气、揣测语气、反问语气等.作为虚词主要是助词,出现频率较低.另外"其"字可以和其它成分组成复合结构.  相似文献   

8.
荆门市沙洋区楚国贵族墓群的下限,应在白起率秦军公元前279年攻鄢之前,郭店一号楚墓的下葬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郭店楚简文字有明显隶化倾向,与青川木牍古隶类似,估计书写时间在公元前300年以前.  相似文献   

9.
“jue”、“jue”同“jue”,“jue”,古文继,在楚简老子中应当释作“继”,而不应当释为“绝”。  相似文献   

10.
"(幺)"、"(幺)"同"(幺)","(幺)",古文继,在楚简老子中应当释作"继",而不应当释为"绝".  相似文献   

11.
""、""同"","",古文继,在楚简老子中应当释作"继",而不应当释为"绝"。  相似文献   

12.
竹简《文子》二次论及"经",四次提到"传",学者多据此认为简本《文子》当时已称"经",且分为上经、下经两篇;甚或认为简本《文子》包含了"经"、"传"、"说"三部分。上说皆可商榷。考之典籍可知:简本《文子》中的"经"非指《文子》本书,而是指《老子》;"传"也是指他书,具体何指,文献阙而难征。竹简《文子》的出土表明,先秦时期《老子》本书虽未题以"经"名,但已被他书尊称为"经",取得了事实上的"经"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郭店楚简中有“刃”和“纫”两字 ,从先秦文献和音韵训诂的理论来看 ,这一字皆应读为“昵”训为“亲”。  相似文献   

14.
老子是先秦时期道家哲学的创始人,反映其哲学思想的著作<老子>凝结着道家哲学的精髓,包含了完整的哲学体系,是研究道家哲学的重要典籍.<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自然、无为、贵柔,主要涉及"道"的本质,为政之道,为人之道以及辩证法与认识论思想.<老子>哲学对于指导当代政治和现代人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原始思维作为人类曾长期运用的思维方式,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遗留在现代思维形式中,并且强烈体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本文以《老子》、《庄子》为文本,论证了原始思维对它们的影响,考察了原始思维的象征性、具体性、直觉性等是如何积淀在古典文学作品的发展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6.
圣人在《老子》一书中,不但是智慧的化身、最理想的人格状态,也是以"道"为核心的体系的重要支点之一。圣人对"道"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互动过程所体现的动态意指予以体悟。圣人体道,不但彰显"道"之最高价值意义,更是"道"与万物之间动态关系的体现。这些都是圣人对老子哲学的体系构建所体现的功用。  相似文献   

17.
“自然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老子》与《庄子》中虽都讲“自然无为”,但却在大体一致之中表现出了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把握道家“自然无为”这一思想,也更能体会《老子》、《庄子》的思想特色,以及从《老子》到《庄子》的思想演变。  相似文献   

18.
《老子》以"道"为核心概念,运用"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主张"道法自然"的治理模式,强调"无为则无不为"、"无为而治"的方法论,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治思想基础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理境界,最终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状态。《老子》主张从解构的角度审视权力和政治的功用与同时代其他各家思想的治理向度迥然不同,不仅促成了古代中国社会"治世"的出现,对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有限政府构建和深化改革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老子知论包括了三种“知”:有分别心之知、通达变化之知、不知之知。这三种“知”在《孙子》中都得到了深入的贯彻。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地理解为何说《孙子》进入了哲学境界,更深地体悟《孙子》中的不言之教,乃至更深地走进孙子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20.
《老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纵观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老子》都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老子》的宇宙论、人生论、政治论、方法论和艺术论诸方面来观照《老子》思想的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