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故都的秋》是一篇传统名篇,选人中学课本已有五十多年了。郁达夫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写出了当时故都北平之秋的清静与悲凉,读后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佳作之一,情景高度融合,意境悲凉,韵味隽永,是一曲沉郁、幽远的秋的悲歌。如何再现原文的审美意旨是翻译该文的一个关键点,从翻译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方面分析了著名翻译家张培基的译文的美学效果的再现。  相似文献   

3.
文化乡愁是一种带有偏执性倾向的文化心理情感范型。郁迭夫散文笔下故都的秋天传达了作家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悲秋是郁迭夫文化乡愁的心理表征,它来自于作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体认和对文化传统的深深眷恋,折射出郁迭夫对理想主义与浪漫精神的执著守望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4.
传统散文的写作领域常常偏于正面,但是,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少不了假恶丑。散文作为反映生活、表达写作主体感受的文学创作,理所应当在抒写假恶丑方面发挥作用。一味固守“正面”,只能使散文发展受限,散文要想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开疆拓土,不能回避对客观世界中的假恶丑,和主观世界中愤怒、悲凉、嫉妒、憎恨等“负面”情绪的揭露。当然,要“化恶为美”,既需要散文作者对生活的洞察,又需要生动形象的表达,还需要作者具有大气象、大气魄,能以小见大,从鸡毛蒜皮的琐事中洞察世事,审视文化。  相似文献   

5.
凡文忌直而贵曲,散文尤甚,“曲”,即委婉曲折,起伏跌宕,与平垣直率,一览无余相对。“曲”,主要是对散文的语言和结构而言,其次也包括文气和风格。 怎样做到“曲”呢?我国古代许多文章理论家认为“转折”就是主要方法之一。因此,他们在评论前人或同辈的散文时,十分注重文章中的转折手法。谢叠山赞美韩愈《送董邵南序》说:“文章短而转折多气长者,此序是也。”张廉卿称赞韩愈《与孟尚书书》“转折有拨山之力”。(《唐宋文举要、甲编卷二》)桐城派古文家高步瀛更是称道欧阳修的文章“一字百转,淋漓感慨,悲凉呜咽。” (《唐宋文举要甲编卷六》)吴楚材、  相似文献   

6.
老作家杨绛在新时期以来,写了很多散文,如《干校六记》、《丙午丁未记事》等。这些作品,记述了作者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见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对劳动和生活赞美,也表现了作  相似文献   

7.
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是目前所见文献中率先使用术语“对文”、“散文”的著作,作者运用这组术语来分析经传中的同义词在使用上的同与异、通与别,开启了对同义词进行综合训诂的先河。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则将其改造为“对文言之”、“散文言之”,而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则另创术语“浑言”和“析言”,邵、段分别运用它们来分析故训中和字书中的同义词在释义上的同与异、通与别。本文认为,《段注》的“浑言”、“析言”,是一组在“对文”“散文”、“对文言之”“散文言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训诂术语,同时也是一组比较科学的综合分析同义词的训诂术语  相似文献   

8.
叶适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南宋学者刘宰说:“水心叶先生之文,如涧谷泉,挹之愈深。”(《漫塘集》卷二四《书夏肯父乃父志后》)清四库馆臣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赞美叶适说:“文章雄瞻。才气奔逸,在南渡卓然为一大家。其碑版之作,简质厚重,尤可追配作者”;“能脱化町畦,独远杼轴,韩愈所谓文必己出者,殆于无忝。”(卷一六0《水心集》)  相似文献   

9.
浅谈散文抒情美杨尚德长于抒情,是散文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作者构思散文的时候,海阔天空,纵横交错,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当是“情”.写作散文,虽有抒情散文和记叙散文之分,究其实,二者也无绝对分界.抒情散文固然应有真挚浓郁的情感;记叙散文也同时有作者感...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作家李传锋的动物小说一方面关注动物的生态环境和生存习性,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动物形象寄托自己民族文化的哀思。如果说李传锋的短篇动物小说在于表现自己对民族故土的深深眷恋,那么长篇动物小说《最后一只白虎》则把这种诗意的眷恋从历史延伸到了现实,让我们看到了作者所属的土家族文化在现代文明中被自己民族子民践踏、异化。作者为那些逝去的事物谱写了一曲悲凉的挽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探讨孟浩然诗歌“清”的特色和形成原因,通过对其诗歌“清”之蕴涵和意象、意境的分析,以马克思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理论观照,认为孟浩然诗歌“清”是其对隐逸生活长期向往之清高思想情感的表现,而此思想情感主要受其出身经历、家乡地理历史背景和儒、道、释之超脱世俗的思想以及仰慕陶渊明和魏晋风流等的影响形成.  相似文献   

12.
首届冰心散文奖的获奖作品《阅读大西北》是郭保林散文的代表作。在创作中 ,他总是溶入自己的生命向往 ,气势磅礴地再现大西北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沧桑悲凉的人文古迹和浓郁质朴的民族风情以及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 ,叙写着自己的生命体验 ,艺术地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与主体情怀 ,显示出对崇高人格的自塑与追求 ,给读者的心灵以深深的感染 ,展示了对现实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3.
《绿》是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中的名篇,写于一九二四年二月。当时,作者在温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兼师范部)担任国文教员,其间写了一组散文,名为《温州的踪迹》,《绿》是其中的一篇。 《绿》描写的是浙江仙岩梅雨潭的奇异的景色。作者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的绿的描写,给人以清新淡雅、明快活泼之感。我们从中感受到作者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恬淡的宁静之中,蕴蓄着丰富奔放的激情。文中,作者不禁为梅雨潭的绿而惊诧;欣赏此文,我们也不禁为作者那独具匠心的文思而惊诧。 一、精巧的艺术构思 文章不仅取题为《绿》,也用“绿”将全文自然地勾连在一起。开头起笔突兀,只用了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就点明了题意,使读者对本文抒写的中心一目了然。在第二段中,作者并不急于去写梅雨潭的绿,而从“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引  相似文献   

14.
散文的品位     
对于创作主体而言,散文即“情文”,是一种抒情写意的东西,或者更形象一点地说,是作者渲泄感情的窗口.写人也好,如《雪浪花》、《山村小姑娘》、《背影》、《我的老师》……都不是单纯地写人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而是通过写人来表达“我”的情感体验,或敬慕、或钦佩、或思念……;写事也好,如《挥手之间》、《儿行千里》、《最难忘却的一件事》、《也不是一味地叙述故事,构筑情节,而是通过故事或片断或一鳞半爪来写,此事对“我”的震动、影响、感染,或鼓舞或悲恸或无奈……写景状物更不必说,无“情”之景,无“意”之物,从来都不能称作散文,只能是说明文的一种.因此,作家冯骥才说“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流水也说:“散文,是独白,心灵的独白,散文是漫步,思想在人生与文化的广场上散步”,“感觉”、“情境”、“滋味”、“心灵独白”集中体现了一点作者对内情的抒写,因此,从文体特征上理解,对于作者而言,散文是情文!  相似文献   

15.
严肃与荒诞的巨大成功——余秋雨“文化散文”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秋雨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其主要篇什记叙、评说了宏富、深邃的中华文化,似乎别开生面,不同于一般散文的单纯抒写身边琐事、一己情怀,故时人誉之为“文化散文”。两书的特色无疑在于对中华文化的追寻张扬,唤起了海峡两岸亿万读者的思索与共鸣。本文以翔实之史实,严密的考据,论证了娥皇非舜女、唐代无酒壶、李白未避乱天柱山、莫高窟左近非逐三苗之战场、苏轼也未曾突围黄州等,从而证明了两书的作者对中华文化并不甚了解,且学风轻率,形诸篇章,常信笔臆断,似是而非,其失误程度令人惊讶。其中的山水文字,作者自称为“人文山水”,而非自然山水,实则是才子式的“文人山水”,同人文与自然均无甚相干  相似文献   

16.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赞美是阳光,是空气,是雨露,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范培松指出,近年来散文创作界存在三大反差:一是小说家的散文写得比专攻散文的散文家要好;二是散文作者们写“过去”的劲头超过了写“现在”的劲头;三是对繁荣散文创作的口号呼吁反而比散文创作的实际要热。在另一方面,各种文学体裁对散文领域的冲击又开始令散文工作者惶惑不安。首先是小说散文化趋向的越来越明朗化。我国传统小说过份倚重故事性、传奇性,使一惯勿视情节的散文工作者对小说的发展趋势麻痹大意,认为小说与散文是井水不犯河水。然而他们没有注意到“五四”新文学运动就已经开始冲击小说的传统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条鱼,我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被黄山人称为“母亲河”的新安江中,对它特别依恋。在我祖辈生活的年代里,风光旖旎的新安江吸引了李白、徐霞客等无数文人墨客。曾记得,孟浩然对新安江的赞美诗句——“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曾记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分析了谢冕散文的美学价值。由于谢冕散文始终接受着敬畏哲学的指引,才表现出了炯异于世纪末“闲适”散文的美:它们赞美且直视生活;它们追寻意义的实有;它们主张生命的贡奉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根在湘西。清新秀丽的山山水水,古老苍凉的文化遗迹,悲凉凄美的传统习俗,爽直强悍的山民水手给了从文许多生命的启迪,蕴育了从文散文中独特的文化氛围:一方面,作者对湘西"自然之子"的生命形式大唱赞歌;另一方面又为湘西历史与现实中的悲剧性命运感到"无言的哀戚"。这种"又痛苦又快乐"的情绪,流淌在以湘西山水人情为背景的散文创作中,使得从文笔下的生命总是呈现出一种悲而美的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