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研究17α-甲基睾酮(MT)对棘胸蛙生长发育及性别分化的影响,采用乙醇喷雾法处理的含0,10,30,50 mg/kg MT饵料投喂棘胸蛙蝌蚪至60 d,测定体重、体长并记录生长发育情况,继续投喂并记录蝌蚪变态、畸形、死亡数,之后通过组织切片鉴定棘胸蛙性别和性腺发育状况.结果显示:MT对棘胸蛙蝌蚪的生长与正常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通过影响性腺发育提高棘胸蛙雄性率,对棘胸蛙蝌蚪具有雄性化效应.以上研究对棘胸蛙的高效养殖及单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大蟾蜍冬眠前后血浆性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华大蟾蜍冬眠前后血浆性激素的变化,其结果如下: 雄性蟾蜍在冬眠前血浆睾酮含量较高;冬眠期血浆睾酮含量最高;而冬眠后血浆睾酮含量显著下降。雌性蟾蜍在冬眠前血浆雌二醇含量高;冬眠期血浆雌二醇含量较高;冬眠后血浆雌二醇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人工养殖下棘胸蛙的LDH同工酶冬眠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法,研究了平原地区人工养殖的棘胸蛙在冬眠前、中、后三个期间中,肝、肾、心、肌四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酶谱,发现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在不同组织中有差异,且在冬眠前后有一定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季节对LDH同工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双团棘胸蛙的主要食用部分(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质量分数及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水分占鲜重的78.01%,蛋白质占19.77%,脂肪占1.13%,灰分为1.09%,与其他蛙类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肌肉中氨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70.14%,其中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较高,占总氨基酸的46.98%,高于棘胸蛙、棘腹蛙、牛蛙和虎纹蛙;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34%,接近棘胸蛙和虎纹蛙,而远高于棘腹蛙和牛蛙.还将双团棘胸蛙营养价值与其瘦猪肉、牛肉、牛乳和鸡蛋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营养学的角度评价了双团棘胸蛙肌肉营养价值高而且味道鲜美,为今后该物种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冬眠动物在冬眠过程中多项生理指标发生改变,为探索冬眠准备期不同阶段及冬眠期达乌尔黄鼠血液指标变化特征,本实验在达乌尔黄鼠冬眠前不同阶段及冬眠期间取血,通过BECKMAN COULTER 75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液指标,结果显示:达乌尔黄鼠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在冬眠前保持稳定,冬眠阶段下降;血小板压积在冬眠前的体重下降阶段达到最高值,在冬眠阶段达最低水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不同阶段无差异。说明达乌尔黄鼠冬眠期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血小板在冬眠期间减少,以免发生血液凝固。  相似文献   

6.
金线蛙冬眠期的生态及形态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徐州近郊金线蛙冬眠期的生态和部分内脏器官的形态生理状况的研究表明,雌性金钱蛙的体长和体重的平均值均明显大于雄性。其越冬开始时间在10月底到11月初.越冬地点为水边洞穴。文中还给出了金线蛙冬眠前的肥满度、脂肪体系数、肝系数和生殖腺系数等形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棘胸蛙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如何解决棘胸蛙人工养殖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养蛙场址选择、种蛙的选择、幼体的培育、饵料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棘胸蛙人工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泽蛙不同生活周期的生理生态特征:①繁殖期(5月)的耗氧量最大;繁殖期(8月)次之;冬眠期(1月)最小、只占5月的39.38%、8月的54.20%。②肾上腺皮质细胞直径和核直径繁殖期较长,冬眠时显著缩短。③觅食期(10月)肝含水量最多,冬眠时肝含水最少。④与耗氧量降低相适应,冬眠时RBC数目、Hb含量,RBC直径明显低于繁殖期,觅食期。⑤冬眠时,主要能量供给为活动季节里积累在肝脏与脂肪体中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9.
之前的研究发现不同地理种群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的身体大小随着环境生产力以及年最低温的降低而增大,因为更大的身体利于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环境中耐受饥饿并利于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保存热量.然而在种间水平上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由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体这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水栖性无尾类的身体大小并不受宏观水热波动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探究这个问题,我们以棘胸蛙为研究对象,在之前的基础上选择更多的研究地点及更多的环境因子,研究其身体大小的地理分化格局并探究潜在机制.与之前的发现不同,作为一种水栖性无尾类,棘胸蛙的身体大小并不受环境水热梯度以及净初级生产力梯度的影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栖性的生境偏好缓和了棘胸蛙受到的来自宏观环境水热波动的影响,所以它们并不通过改变身体大小来适应宏观环境梯度.此外由于棘胸蛙的肉食性,环境初级生产力并不能有效地衡量其食物供给,其身体大小是否受到食物供给量的影响仍有待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研究记录了三清山两栖纲动物2目7科24种,是江西省两栖纲动物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小棘蛙、九龙棘蛙是江西省的新纪录,无斑肥螈在江西省的分布得到了证实,树蛙科、姬蛙科和蛙科种类颇为丰富.棘胸蛙组3种均分布于三清山;黑斑侧褶蛙、泽蛙、花臭蛙、棘胸蛙和中华大蟾蜍为优势种群;垂直分布特点明显,低海拔物种数量较多,随海拔升高,物种数量减少.中国特有动物13种;虎纹蛙为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物种4种,近危(NT)物种1种.区系组成上东洋界成分占据绝对优势,东洋界成分仅由华中区成分及华中华南区共有成分组成,没有华南区成分.华中区成分和本区中国特有种均属南中国型.南中国型在该区出现频率高达58.3%,表明该区仍为其优势分布区.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环境下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越冬群组的肥满度、肝系数、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越冬前后,不同环境群组及不同性别群组之间肥满度、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除自然河流越冬雌性组在越冬前后肝系数无显著变化外,其他各群组的肝系数在越冬后均明显降低(P0.05).初步推断,肝脏营养物质的消耗对维持中国林蛙冬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冬眠后,无蹼壁虎的总含水率及各部分的含水率均比冬眠前有所降低,躯体含水率下降显著;大蟾蜍的总含水率及各部分的含水率均比冬眠前有所上升,其中脂肪体及内脏的含水率上升显著.二者在含水率的变化上存在显著差异.这是由于二者生存环境、物种及各自的冬眠环境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在冷冻外科疗法中采用自吸式液体CO2冷冻刀,并对外径分别为3.0、2.2及1.7mm的节流毛细管进行了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液体CO2质量流量受毛细管长度、内径、压降的影响,通过毛细管节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因三相点而产生的堵塞问题;节流降压后CO2的温度低于“凝固危险温度区”温度,冷冻耗量仅为7kg/h.同时,由于液体CO2价格便宜,使用液体CO2冷冻刀的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对丰富冷冻外科治疗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斜带石斑鱼血液性状及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斜带石斑鱼血液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并对其幼鱼与成鱼、雌鱼与雄鱼的血液性状及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其它的硬骨鱼类相比,斜带石斑鱼的血液性状指标处于较低的水平;斜带石斑鱼幼鱼的血细胞比容及血细胞数量低于成鱼,幼鱼与成鱼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而雌雄差异不明显.结果可作为斜带石斑鱼的正常生理常数参考值。  相似文献   

15.
SPF级Wistar大鼠血液学及血生化指标正常值范围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本实验室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中大鼠血液学及血生化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比较断头采血与麻醉后腹主脉采血对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本实验室近三年来2~3月龄的正常SPF级Wistar大鼠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的数值,按照正态分布原理推断其95%可信度正常值范围,并比较了雌雄性别和两种不同采血方式的结果差异。结果(1)血液学指标中的WBC、RBC、HGB、PLT计数雌雄间无差异,但白细胞分类雌雄性别有差异;(2)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雌雄性别有差异,其中断头处死采血方式中,雌性大鼠血清ALT、AST、TG比雄性大鼠低,雌性大鼠TP、Alb、TCH比雄性大鼠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腹主脉采血方式中,雌性大鼠ALT、GLU、TG比雄性大鼠低,雌性大鼠AST、TP、Alb、BUN、TCH雄性大鼠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种采血方式对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断头采血的ALT、AST、TP、Alb、BUN、TCH、TG值较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的测定值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断头采血的GLU、CRE值较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的测定值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立了本实验室雌雄性别Wistar大鼠血常规、血生化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测定Tiantanbio: NIH( 天坛生物: NIH) 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和脏器指标,并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4 周龄和8 周龄Tiantanbio: NIH 小鼠各30 只,雌雄各半,麻醉后采血,测定17 项生理和13 项生化指标,解剖并测定主要脏器质量和脏器系数,分析各指标性别和周龄间的差异,并进行脏器质量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差异性分析显示,血液生理指标中,白细胞、白细胞亚群和血小板相关指标是主要差异项目; 血液生化指标多数都会受到性别和周龄的影响; 脏器质量雄性高于雌雄,并随着周龄增加而增大,脏器系数则随着周龄增加而减小。相关性分析显示,除胸腺外其他脏器质量均与体质量显著正相关( P < 0. 05) ,其中雌鼠肝脏、雄性肾脏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高。结论性别和周龄都会影响血液生理生化和脏器指数的变化,不同机构保种的NIH 小鼠存在差异,需建立相应的生物学特性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脐疝(umbilical hernia,UH)大鼠模型表型及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全同胞交配法对自发UH大鼠进行近交繁育,建立遗传性UH大鼠模型,观察表型特征、生长曲线、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等生物学特征.结果 所培育的UH大鼠脐疝发病率保持100%,外观、解剖、病理等特征明显;雄性个体体质量自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