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种复合型散热器传热性能和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一种用于电力电子器件散热的矩形翅片与叉排钉柱结合的复合型散热器,该散热器的结构是在矩形翅片式散热器通道内适当的位置上设置两排钉柱。实验表明:在同样散热量和风速下,复合型散热器的热阻比矩形翅片式散热器低10%~20%;风速为2m/s时复合型散热器的流动阻力比矩形翅片式散热器高10%,比相同散热面积的叉排钉柱散热器的流动阻力要低得多;在相同风速和相同散热器底面温度下,复合型散热器单位面积的散热率与叉排钉柱散热器相当,比矩形翅片式散热器高10%~17%。  相似文献   

2.
PERFORMANCE OF A ROTARY DEHUMIDIFIER WITH THE MIXED DESICCANT MATERIALS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具有复合型吸附剂材料的除湿轮中传热传质耦合现象.采用一种新的隐式差分法模拟除湿轮中的传热传质过程.除湿轮性能取决于旋转速度、基体的传热传质系数、基体水分扩散率、基体热容量和吸附热.计算结果表明:转速是优化除湿轮性能的关键参数;基体传热传质系数越大,除湿性能越好,但当基体表面传热系数大于0.08kW/(m2·K)时,即使再增加传热系数也无法进一步提高除湿效果;吸附热或基体热容越大,除湿轮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3.
对自制吸附剂(DH-50,DH-70)、硅胶和13x的除湿制冷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DH-50和DH-70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对DH-50、DH-70、硅胶和13x用于除湿制冷(空调)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吸附量、空气湿度、再生温度、制冷量和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对固体除湿空调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DH-50和DH-70的除湿制冷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吸附剂(硅胶和13x).DH-50和DH-70吸附剂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721kg/kg和0.736kg/kg;在100℃条件下再生,DH-70吸附剂的除湿制冷量是硅胶的2.2倍,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是硅胶1.9倍;在较高再生温度(200~250℃)下,DH-50吸附剂的除湿制冷量是13x的1.3倍,单位质量DH-70吸附剂的制冷功率是13x的2.2倍.DH-50和DH-70吸附剂具有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既适用于以低位热源驱动的除湿制冷系统,也可用于利用汽车尾气(300~500℃)等较高温度热源的场合.  相似文献   

4.
氯化锂除湿转轮的性能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氯化锂除湿转轮的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传热传质模型并得到了数值解,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说明该模型可较好地定量预测氯化锂转轮的除湿效果,结果有助于推动这一设备在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溶液型空气除湿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液体除湿实验系统,在该系统中以氯化钙溶液作为除湿剂,以装有波纹孔板填料的填料塔作为除湿设备。研究了除湿剂的流量、浓度等参数对空气出口湿度的影响,给出了传热与传质系数的准则方程式形式,并利用实验数据拟合出了传热与传质系数公式。  相似文献   

6.
跨海大桥除湿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维持较低的桥体内部空气相对湿度,保证以钢箱梁为桥体主要结构的跨海大桥安全运行以及延长桥梁寿命,针对海面空气参数和气象条件,建立了钢箱梁结构的传热模型和内部空气的传质模型.结合具体条件,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验,确定了避免钢箱梁内壁表面结露的下限空气相对湿度和防止外部空气无组织侵入所需的内部空气正压值,以及实现这一正压值所需的除湿通风量。  相似文献   

7.
对A l3 掺杂硅胶除湿轮的传热传质性能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分析了转速、解吸角以及通道尺寸对除湿轮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蜂窝状通道尺寸优化值为1.34 mm×4.35 mm;当轮厚在0.15~0.30 m范围内,最佳转速为10 rph;对0.2 m厚的转轮,10 rph和90°的解吸角有利于强化除湿轮的传热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8.
固体除湿装置因其结构简单、可利用低品位能源等优点,在空气调节及空气取水中发挥重要作用。除湿材料是固体除湿装置的关键部分,关乎整个设备的效率和能耗。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IL-101(Cr)、MIL-101(Fe)和MIL-100(Fe),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搭建了固定床吸附/脱附实验台,测定了水蒸气在3种除湿材料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特性。对比研究了MIL-101(Cr)、MIL-101(Fe)和MIL-100(Fe)3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对水蒸气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MIL-101(Cr)和MIL-101(Fe)对水蒸气具有超高吸附能力,分别高达1.50 g/g和1.33 g/g。MIL-101(Fe)吸附速率最快,吸附穿透时间最短,并且吸附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相对湿度50%时,MIL-101(Fe)吸附速率达到了0.738。10次循环后MIL-101(Cr)和MIL-101(Fe)的吸附容量的损失分别为3.33%和3.22%,循环吸附表明MIL-101(Cr)和MIL-101(Fe)对水蒸气吸附具有优异的可逆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开式太阳能旋转除湿空调系统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开式旋转除湿空调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模拟计算。分析了吸附剂性质、除湿轮结构尺寸、操作条件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和除湿轮的结构参数是影响系统制冷性能的主要因素。将固定吸附床空调系统性能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计算结果相比较,表明建立的除湿轮的数学模型及系统模拟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两级双溶液除湿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两级双溶液除湿系统,其核心部件是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空气的第1级除湿器和采用氯化锂溶液的第2级除湿器,并利用数学模型对其除湿效果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采用氯化钙和氯化锂混合溶液(CELD,氯化钙与氯化锂质量比1:1)的系统相比,双溶液除湿系统的除湿效果更佳且能量利用率更高;在温度30℃、绝对湿度16.2 g/kg的工况下,双溶液除湿系统能够使空气的绝对湿度降至7.93 g/kg,系统的热力性能系数(COP)达到1.08;若采用太阳能驱动系统,当集热器出口的热水温度为87℃时,该系统性能最佳,COP值达到1.08;当热水温度为75℃时,基于太阳辐射的COP最高,其值为0.51.  相似文献   

11.
冷冻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冷冻干燥过程微分质量和能量衡算,推导出描写冷冻干燥整个过程的传热与传质数学模型,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研究石油焦基吸附剂储气性能参数质量吸附量与体积释放量之间的关系,吸附剂的微观结构参数(比表面积、微孔容积、孔尺寸分布)与储气性能的关系,以及优质天然气吸附剂应具备的微观结构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 吸附剂的体积释放量与质量吸附量和堆密度的乘积基本成正比,当微孔容积为1.2~1.5 cm3·g-1, 比表面积为2200~2400 m2·g-1, 堆密度为0.22~0.25 g·cm-3, 孔尺寸分布窄且主孔径为1.1~1.3 nm时,吸附剂的储气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类肝素吸附剂的试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交联壳聚糖磺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壳聚糖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并预先采用一定的活化,造粒方法,先制成一种具有一定反应活性的壳聚糖凝胶珠。再以甲酰胺-氯磺酸为磺化剂,在0-70℃的反应条件下,制得了一种在稀酸,碱以及水中都较稳定的磺化壳聚糖吸附树脂。  相似文献   

14.
几种类风湿关节炎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5种不同的类风湿关节炎吸附剂.用它们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清作静态吸附实验,EL ISA检测吸附前后血清中RF s的浓度变化.实验发现,以纤维素球为载体,环氧氯丙烷活化后固定苯丙氨酸为配基的吸附剂综合吸附效果最好.该吸附剂对病人血清中IgGRF,IgM RF,IgARF的吸附中分别为39.3%,56.0%,28.1%.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显示,该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良好,能够满足临床应用要求.本文还研究了手臂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实验结果显示PEG 4000为手臂的吸附剂吸附性能要高于以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手臂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5.
16.
对PP/GMT材料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模拟了材料膜腔内部冷却过程中传热行为。  相似文献   

17.
应用传热传质理论对典型冻干过程中的准稳态能量平衡模型进行了改进与完善;通过解析求解,得出冻干时间的预测表达式以及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用奶牛初乳作试验材料,试验验证了上述改进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为改进溶液除湿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应用太阳能光伏再生的方法.通过离子交换膜分离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从而再生除湿溶液,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再生过程所需的能量.对光伏驱动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再生原理与系统流程进行了介绍,建立了除湿再生部分的模型,对各部分进行了质量能量平衡的分析,并将新方法与传统光热再生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新方法减小了高环境湿度的不良影响,提高了稳定性;新方法减少了系统对环境的污染;与有热回收的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的性能与之相当,与无热回收的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系统性能高出20%以上,在太阳辐射不足的情况下,新方法的再生性能可达到传统热再生方法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系统制冷量Qc、除湿量D、电力性能系数COPe和热力性能系数COPth作为性能评价指标,通过实验研究再生温度与处理空气参数对船用转轮除湿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空气进口温度和含湿量对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在除湿转轮的结构和干燥剂材料已确定的情况下,系统存在一个最优的处理空气流量;系统的合理再生温度应处于100~120℃之间.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船用转轮除湿空调在高温、高湿的海洋环境下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除湿转轮的传热传质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基体材料蓄热对传热传质的影响;搭建了进行变风量运行工况下转轮瞬态响应性能研究的实验台.模拟并实验研究了变风量运行方式下除湿转轮的瞬态响应性能,对转轮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对除湿空调系统可节省的显热负荷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处理风速阶跃减小时,处理空气出口相对湿度随时间逐渐减小,温度升高,再生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呈小幅上升和减小的趋势,响应时间约1h;风速阶跃增加时,处理空气出口相对湿度随时间增大,温度降低,再生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相应呈小幅下降和增大的趋势,响应时间约40min.计算表明,变风量运行方式可节省除湿空调系统显热负荷约20%,若通过调节再生风速和风温,可进一步节省显热负荷约13%.模拟的瞬态响应曲线与实验曲线较为一致,模拟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