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DN50塑料异型矩鞍填料的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出了一种塑料散装填料——异型矩鞍填料.在内径中300mm塔中,以空气-氨-水为物系,对DN50塑料异型矩鞍填料的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填料的几何特性、流体力学性能及传质性能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填料层压降、泛点填料因子和压降填料因子、填料层持液量、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和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塑料异型矩鞍填料具有通量大、压降低、气液分布均匀及传质性能优良等优点.该研究结果对工程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Dg聚丙烯阶梯环(I)和鲍尔环(米),在氨-水体系内的传质性能。将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认为对此系统,总传质系数K_Ya可用经验式 K_Ya=AG~mL~a来表达。式中经验常数A、m和n如下表所示: 填料 A m n Dg16阶梯环(I) 0.754 0.65 0.56-0.0044L Dg16鲍尔环(米) 0.603 0.73 0.352-0.0022L  相似文献   

3.
本文初步测定Φ11瓷拉西环填料特性和流体力学性能,讨论了泛点值,将实测泛点气速与贝恩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填料因子Φ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新型高效规整填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径为Ø500mm的有机玻璃塔内,以空气-水为物系,对BH-250、BH-1000、BH-1500、BH-2000型波纹填料进行了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测试,并对其各项性能指标(波纹倾角、丝网层数、比表面积)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研究了填料的网纹沟型、表面处理技术等结构特性对填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H-1000丝网波纹填料的上述综合性能指标优于BH系列填料中的其他填料。  相似文献   

5.
在旋转床(RPB)中,用氮气-系统,通过氧解吸过程对两种不同形状填料的传质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测体积传质系数与转子转速、液体流率及气体流率的关系,进而揭示出旋转床内两种填料的传质特性。对这两种不同形状的填料表面传质特性进行比较,找出传质效果较好的填料。文中还进一步对填料比表面积对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证实了液体在转子填料层中的连续微粒化所得到的大量液滴表面是旋转床传质强化的重要因素。基于对旋转床传质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平均体积传质系数的回归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几种新型填料流体力学性能的测定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φ16、φ25的聚丙烯阶梯环。聚丙烯鲍尔环和瓷矩鞍等六种新型填料流体力学性能的测定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压降和泛点气速的通用关联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金属丝网波纹填料—直线与弧线交替(SCA)型规整填料,该填料为独特的弧线与直线交替式结构,兼具了直线、弧线型等多种典型填料的优点。在透明的树脂玻璃塔内进行冷态模型实验,通过将700、800、1 000 m2/m3的3种大比表面积的SCA型填料与传统填料进行比较,研究其流体力学性能与传质性能。实验对比结果显示:在相同操作条件下,SCA700型填料的干塔压降仅为传统CY型填料的67.8%,平均降低了32.2%;湿塔压降仅为传统CY型填料的65%,平均降低了35%;液泛气速平均高出20%,等板高度值平均减小了近24%。上述结果表明,SCA型填料兼顾了填料的传质性能与流体力学性能,在减小压降、增大操作弹性与传质效率方面均有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8.
旋转填充床中两种填料压降特性与传质特性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空气-水-SO2 系统研究了逆流旋转床的气相压降及传质特性。结果表明, 填料A(普通丝网 )比填料B(RS钢波纹丝网)的气相压降大30%左右, 体积传质系数小15%左右, 即填料B比填料A的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污水处理所用填料的技术特征,自行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组合填料,通过平行实验测定了亏氧清水中该组合填料和其他3种填料塔的氧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组合填料具有优良的氧传递性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4种填料氧传质系数的计算式。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最后对同种填料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对亏氧清水和餐厅污水中的氧传递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餐厅污水中的氧传质系数小于亏氧清水中的氧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10.
断续波纹填料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规整填料的新种类-断续波纹填料已经产生,介绍了组片式波纹填料「ZL95217757.9」、峰谷搭片式波纹填料「ZL97220464.4」等多种断续波纹填料的结构形状及其流体力学与传质性能,并对断续波纹填料的传热传质特点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When used in the reaction system,airlift loopreactors(ALRs)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good mixingperformance,low flow sheer stress and energysaving,and thus enjoy a broad prospect ofapplication.In additionto tra…  相似文献   

12.
高效脉冲填料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高效萃取设备,采用30%的TBP-煤油/HAc/水体系,研究了装填QH-1填料的脉冲填料塔的流体流动和传质性能。实验中采用置换法测量分散相存留分数,浓度剖面法测量传质性能。结果表明,脉冲的加入使传质效率提高一倍左右,表观传质单元高度可达0.18m,而液泛速度最多下降不超过30%。根据实验数据回归了计算特性速度和表观传质单元高度的经验关联式,并对传质方向对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新型碳化塔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碳化塔──封闭式塔盘、内循环、外溢流及外冷却式的碳化塔.实验测试了多种内件结构的新型碳化塔的性能:塔段的总压降、平均气含率、塔段内液相的内循环速度;塔段的传质效率及液相物流中NaHCO_3颗粒在塔段内沉积状况等.实验结果证实,导流筒的存在.导致液相内循环,有利于相间的传质.由于设置带突台的特殊结构的塔盘及外溢流形式,使塔段内NaHCO_3沉积情况明显优于菌帽型塔盘.  相似文献   

14.
鞍形白云石是沉积岩中的一种重要成岩矿物。显微镜下鞍形白云石具有特殊的弧形晶面和波状消光,广泛分布于热液环境和其他相对高温的成岩环境中,也常被作为半定量的地质温度计和某些特殊流体的指示矿物。本文综合讨论了四川盆地二叠—二叠系碳酸盐岩和砂岩中鞍形白云石的岩石学特征,铁、锰、钙含量和阴极发光特征,形成温度和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以及推算的源流体的氧同位素组成和盐度;同时对照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中的鞍形白云石、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的鞍形白云石以及南海珠江口盆地新近系的鞍形白云石,得到如下认识:(1)碳酸盐岩中大多数的鞍形白云石的晶体大小都超过1mm,具有粗晶—极粗晶结构。砂岩中鞍形白云石胶结物的晶体相对较小,主要具中—粗晶结构。碳酸盐岩中的鞍形白云石主要分布在晶洞或裂缝中,砂岩中的鞍形白云石主要是晚期的胶结物。(2)碳酸盐岩中的鞍形白云石普遍具有阴极发光和很低的铁、锰含量,在钙、镁含量上接近理想组成;砂岩中的鞍形白云石胶结物普遍具有较高的铁、锰含量,因铁的猝灭作用而经常没有阴极发光,同时因富钙而偏离白云石的理想组成。(3)存在溶解现象(或去白云化现象)是一些鞍形白云石的重要特征,与热液有关的鞍形白云石的溶解可能与热液作用后温度和(或)盐度的降低及镁离子的消耗有关,较大埋深条件下形成的砂岩中的鞍形白云石胶结物的溶解可能与构造抬升造成的温度降低有关。(4)大多数鞍形白云石都是在较高的温度和盐度的流体中沉淀的,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碳酸盐地层中鞍形白云石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为100~270℃,源流体的盐度(NaCl质量分数)为4.7%~9.7%,盐度最大值约为当时海水的5倍;三叠系须家河组砂岩中的鞍形白云石胶结物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为120~170℃,流体盐度在2.6%~6.6%,也超过当时海水的盐度值。(5)南海珠江口盆地新近系碳酸盐岩中的一些鞍形白云石晶体较小,以细晶为主,缺乏可进行均一温度分析的两相包裹体,其形成温度可能较低,因而鞍形白云石形成的最低温度可能低于80℃,但这仍然需要资料的进一步积累。  相似文献   

15.
鞍点问题广泛出现在众多的工程研究领域,如流体力学、电磁学、最优化问题、最小二乘问题、椭圆偏微分方程问题等.以SOR类方法为基础,结合HS分裂思想,将经典鞍点问题的求解方法推广到特殊鞍点问题的求解上.给出一种具有新型分裂迭代格式的MSOR-Like方法,用以求解一类含有非对称块的鞍点系统,给出了相应的收敛性分析以及最优松弛参数选取方法.数值算例验证了对于不同的预优矩阵,MSORLike方法只有收敛速度的分别,没有收敛性能的影响,且在相同计算精度下,该方法解决特殊鞍点问题的迭代效果优于常规方法解决经典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鞍点在数学规划、极值问题和博弈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定义在凸集上的函数若具有拟凸、拟凹及某些连续性,则其鞍点集呈现出一定的几何特征,深入的探讨了这一问题,并给出了二维及三维情形的一个直观性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运用2种多相流模型模拟了纳米流体在细圆管内的强制对流换热特性,并与已有文献的实验值和传统流体经验公式的计算值进行对比.其中,采用混合模型和欧拉模型分析了雷诺数、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等物理量对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颗粒体积分数较低时,模拟值与其实验值及经验公式的计算值相差不大;随着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增加,其非常规的流体特性逐渐突出,当纳米颗粒体积分数达到一定值时,常规的流体经验公式已不再适用,纳米流体换热呈现出一定的多相流特性,且多相流模型的模拟值更接近于其实验值,表明运用多相流模型能够模拟纳米流体的换热特性.  相似文献   

18.
液体初始分散对逆流旋转床内传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液体的初始分布对逆流旋转填充床流体力学特性和传质的影响。在逆流旋转填充床内,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通过使用五种不同的液体分布器,研究操作条件(转速、气量、液量)对逆流旋转填充床气相压降和传质的影响。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不同液体分布器对旋转床气相压降影响表现为,旋转床气相压降随转速、气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液量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分布器对传质的影响不明显。气相总传质系数Kya随转速、气量、液量的增加而增大;旋转床内的传质主要发生在填料层内,从分布器到填料空腔内的传质约占整个旋转床内传质的10%以下。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氨水降膜吸收实验设备,研究垂直管内降膜绝热吸收性能.通过套管换热器调节稀溶液入口过冷度,给予溶液吸收潜力,进行变工况降膜吸收实验.基于传质微分方程推导一种新的舍伍德数计算方法,用于传质性能评估.实验表明,传质速率以及舍伍德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增加吸收压力,稀溶液入口过冷度均能强化传质效果.具有过冷度的耦合传热传质过程传质速率及舍伍德数大于单独的过冷绝热吸收或者耦合传热传质吸收.利用实验结果拟合绝热吸收传质舍伍德数方程,可应用于传热传质分离的降膜吸收器热设计.
  相似文献   

20.
鞍点问题在最优化理论和方法、计算流体力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通过巧妙地利用SVD(奇异值分解),讨论了一类奇异鞍点问题的特征值分布,给出了特征值的分布区间估计,推广了T.Rusten和R.Winther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