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时流传的各种关于大脑的“流言”有科学依据吗? “大脑只被利用了10%”、“锻炼大脑,开发智力”、“吃鱼会变聪明”……目前,在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关于大脑的说法。其中也包括缺乏科学依据的流言,这些流言被称为“神经神话”。那么,要鉴别这样的流言是否科学,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做的是,获取关于大脑的正确知识。  相似文献   

2.
“黄金周”究竟为我们直销员展业、开拓客户能够带来哪些商机?我们应采取哪些思路和方法来有效地捕捉到这些商机从而提高高绩效并大量积累准客户?五大攻略与假日展业八法也许会给我们有效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让我们变得浅薄”;“我变成了机器人:失去了以前的大脑”;“网民的大脑:被重塑着、被折磨着”;“记忆哪里去了:做互联网的奴隶还是看客”;“面对互联网:我们已经丧失了人性”……这些惊人的话语,出自《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推出的一部著作——《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它很快就引发了热烈反响,其中心议题是:互联网是否改变了我们的思维?而作者在本书中实际上提出了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同时也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吗?  相似文献   

4.
QQ不倒问     
空气中的“维生素” 为什么我们身处公园、海滨、森林或山谷时,会感到心旷神怡,而处于闹市中则会觉得烦躁不安呢?Q: 老师告诉我们,海豚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它却与我们人类一样,也是哺乳动物,仍要靠肺来呼吸。在白天,海豚可以经常到水面上来换气,可它们睡着时怎么办呢?Q: 千万别担心,海豚可有自己的办法。我们人睡觉时,两侧的大脑都进入休息状态,而海豚却只有一侧大脑停止活动,另一侧大脑仍保持清醒状态,只是警觉度较低,何时需要浮上海面呼吸新鲜空气,就要靠它发出指令了。大约2小时后,左右两侧大脑会自动“换岗”,清…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吃饭时,身体的一些器官,如肝脏、胃、胰腺等会分泌一些消化液,帮助我们消化所吃的食物。那么是什么控制着这些器官分泌消化液呢?对了,就是我们的大脑。大脑掌控着人体的一切活动,自然也包括消化液的分泌。如果我们吃饭时看漫画书,那么就会分去大脑一部分“注意力”,使得器官分泌消化液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张平 《科技智囊》2010,(12):I0004-I0006
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工作的人,都会经常被企业家问到这样的问题,“您给我们企业做咨淘,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价值?”甚至有的企业家直接会问,“我们做了咨询,能给我们直接带来多大的销售增长、利润增长?”  相似文献   

7.
祁焱 《科学世界》2014,(10):66-71
想保持皮肤健康,有哪些方法呢? 我们每天早上洗脸,涂抹化妆水或乳液以平衡皮肤的状态,刮胡子后涂须后润肤露,然后才去上学或上班。这些皮肤护理工作,会给肌肤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还有,很多人都有诸如“长粉刺或长斑”或“抹了化妆水后皮肤变红”等皮肤方面的烦恼。那么,有没有改善皮肤状况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那么叛逆?青春期.激素让身体发生了变化.激素通过影响大脑神经元,引起主管情感、决策等大脑区域的变化,从而引起大脑结构的重塑。这就是青春期“行为异常”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三聚氰胺奶粉、杀虫剂方便面、二噁英猪肉……这些食品都让我们不寒而粟。奶粉、方便面、猪肉为什么会一下子变得那么可怕?是什么让食品“中毒”了呢?科学家们又发明了怎样的高新武器,为我们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呢?  相似文献   

10.
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我们所有的活动及思维都以数据的形式封存和调配使用?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可以定期“存盘”,我们的活动及人际沟通可以超越语言和形体,以一种数据传输交换的方式进行——这是一群德国年轻人痴人说梦般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
什么?武器还会思考?难道它们也拥有和我们一样聪明的大脑?不!它们没有,但它们有比我们更发达的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知识库系统.  相似文献   

12.
 “认识你自己”(νωθτ σεαυτóν)相传是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的一句箴言,数百年来西方哲学界一直将其奉为哲学事业的终极追求。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W.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认识你自己”开始走上了科学实证化的探索之路。近30年来,脑科学在心理学领域内异军突起,大有期待通过破解大脑密匙来实现这一箴言的趋势。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D.斯瓦伯的《我即我脑:在子宫中孕育,在阿茨海默病中消亡》,在荷兰上市5个月销量就飙升至13万册。纵观全书,作者试图传递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日常生活中,我们正常或异常的心理与行为活动都具有复杂的大脑机制。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获得了大量有关大脑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原先许多困扰普通人与哲学家的有关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困难问题”都已被或将被渐次攻克。这又将会对社会伦理、教育、法律、政治决策、商业活动等带来一系列连锁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经常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大脑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我会有意识?我的记忆保存在哪里?我所感知到的是真实的还是幻觉?通常这些问题最终都变成了一个问题:我是谁?那么更深层次的问题出现了:我是如何记忆的?我如何感知自我的存在?我的思维在空间和时间是自由的,却禁锢在终将消失的肉体上,这意味着什么?当我的肉体消失后,  相似文献   

14.
张玉红 《科技信息》2009,(2):137-137
口译现场的紧张气氛和发言人长时间的表述会给口译人员的大脑记忆带来困难,会引起信息的遗漏和逻辑关系的紊乱。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做口译时,我们需要借助于笔记将综合分析过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本文阐述了记口译笔记的重要性及记笔记的方法、技巧。相信这些技巧会大大减轻译员的精神压力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悬在空中的石头城——马丘比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到“悬在空中的石头城”这样的标题,你会怎样想呢?我可是充满了疑问和好奇:真有城镇可以悬在空中吗?“石头城”里所有的建筑都是石头造的吗?这些石头建筑有哪些特别之处?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我们的探险队踏上了通往“空中之城”马丘比丘的印加古道……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3,(4):36-37
大家都知道,很多卫生用品都需要定期清洁和更换。可是你知道吗?吃饭用的筷子如果不定期“更新|”也会为我们的身体带来健康隐患。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世界》2012,(7):92-92
A:我们的大脑能存储多少记忆?记的东西多到一定程度后,大脑会不会像计算机硬盘那样存满了,以至于没有空间再去记忆更多的内容?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但也很难回答。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海外华人频频遭遇绑架、恐怖袭击、意外身亡等等。有专家称:“只要中国人持续不断地走出国门,安全事件就会有一个庞大的基数。”血的代价引起了国内的高度重视,目前海外安全形势到底如何?我们要从这些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应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相似文献   

19.
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学习后,教师又提出:每当人们提到辽阔的草原,就会想到浩瀚的海洋,就会想到海洋中斑斓的海底世界和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但是,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牛羊在水里泡着、鱼在树上挂着、鸟在地上躺着,我们会认为怎样呢?这些现象又说明了什么昵?  相似文献   

20.
地下管线可谓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担负着能源、信息、通讯、广播电视等的传输任务,可在如今城市大力扩张的各种各样的施工中,这些地下管线却屡遭伤害。不仅白白浪费掉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且给人们工作、生活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小的影响。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神经”和“血管”,为什么这些深埋地下的管线会遭受这么多意外的创伤呢?这些本不应该造成的损失是否该引起相关方面的思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