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毛主席著作的学习,我深刻地领会到只有认真学习《矛盾论》才能正确地认识与分析显、隐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矛盾论”自1937年8月发表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多了。目前,我们已进入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而奋斗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来探论这篇著作对医学界的影响无论从它对于医务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思想方法或对于指导科学研究来说都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今将本人学习后的体会简述于后: “矛盾论”是毛主席为了克服当时存在于党内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见矛盾论—文后的说明)。教条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1963年9月,我考入武汉大学附属中学.我们在班主任、政治课老师的教育下,学习<哲学常识>课.这位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指导我们学习毛泽东同志两篇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学习徐寅生同志文章"关于如何打乒乓球",要求我们参照徐寅生同志的文章,写学习心得体会"关于如何搞好学习".  相似文献   

4.
自先秦以降的历代易学都反映了易学家所处的时代的精神,这是历史事实,不管易学家是否自觉都是难以逾越的。现代易学是对古代易学的继承和发展,呈现出区别于古代易学的显著时代特征。五四运动至今,易学的研究出现了几次热潮,包括《周易》与科学、《周易》与哲学、《周易》与医学、《周易》与管理学等,集中体现了古代易学的体系已经被现代科学理性拷问,只有促进科学与易学相互融合,才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现代易学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里有一道"圆材薶地"算题,与《九章算术》"勾股"章第九题相同,这说明了《九章算术》"勾股"章的内容在先秦数学著作中就有渊源,它为我们了解先秦(或至迟秦朝)时代这类算法的情况提供了时代确切的直接材料。另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即在《数》成书时,解答此题或可能是利用了相似直角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7,(15):55
——我们家第一台电视机是1985年买的,那时候回到家书包还没来得及放下,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变形金刚》,而且边看还要边模仿里面机器人变形的动作还有口号。动画片看完了就出去和小朋友们玩,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的还是"变形金刚"。  相似文献   

7.
自从1958年以来,北京钢鉄学院师生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改造思想、改进教学和科学研究,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北京钢鉄学院师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是从1958年掀起的。当时,为了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进行教育革命,广大师生迫切要求学习毛主席著作,取得理论的指导。于是,北京钢鉄学院组织了全院师生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章。广大师生学习了“实践论”,认识到参加生产实践的重要,开始要求摆脱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愿意到生产劳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能力提高的途径:企业家学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应用认知科学的原理对企业家获取、保持并使用必要的企业家知识去发展他们事业的活动过程与认知过程进行了阐述,指出企业家只有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管理不断发展的事业,企业家通过认知活动所取得的知识或技巧只有上升到企业家专长,他们的经营活动才能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9.
“没有哪个领域的手术像腰椎手术一样,会给人留下如此之多的残局。”这是欧美医学专家总结了开展脊柱手术以来的经验与教训而写成的《脊柱手术失败》一书中的感叹!尴尬!无奈!出路何在?“理论的突破是关键!只有理论的突破,才能创造出新的治疗方法,才能发明出新的治疗设备!”  相似文献   

10.
《周易》是一部古老的典籍,流传将近3000年。长期以来,《周易》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用来观察和解释世界的理论依据,在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它是中华民族的古代智慧的宝藏之一。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毛泽东:《矛盾论》)在中国,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自成系统的哲学著作是《周易》,它蕴涵着古代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本世纪以来,由于西方文化和科技大量涌入中国,关于《周易》的研究一直是处于被冷落的处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不是一分为二的,但是以杨献珍同志为代表的一些人偏偏强调说:“任何事物是‘合二而一’的。”这些人还要为自己辩解,说什么“合二而一’与一分为二是一个意思。但他们随即自己揭了自己的底,宣称《辩证法就是研究对立面是怎样同一的(统一的),求同存异。”这种观点和一分为二到底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正确地指出:“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完了,  相似文献   

12.
<正>杨毅觉得当饲养员最重要的是平等的心态,"不能认为你养它,你就高高在上,你也不能被动物天天欺负,只有平等的状态动物才能展示出自然行为。"杨毅是北京动物园的饲养员,1997年从园林学校毕业到北京动物园跟着师傅养猴子。今年40岁的他,已经在这里养了20年动物。作为《动物来了》的特约嘉宾,"少年得到"(学习软件)的签约主讲人,杨毅还有很高的曝光率,  相似文献   

13.
科技评价工作是科技部 2 0 0 3年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2 0 0 3年科技部先后发布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 ) (以下简称《办法》)。这次省市基础研究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学习和贯彻《决定》和《办法》的精神和要求 ,分析当前我国科学技术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部署下一步地方落实这两个文件的具体措施与办法。下面就《决定》和《办法》制定的背景、内容和下一步如何改进科技评价工作谈几点看法 ,供大家讨论。一、充分认识科学技术评价的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刚刚过去…  相似文献   

14.
王洛勇,1975年在湖北十堰京剧班学习京剧,1983年他抱着对戏剧的梦想去了美国学戏剧.凭着主演《西贡小姐》男主角,成为了“百老汇华裔第一人”.只有王洛勇自己知道,在这背后,他经历了多少痛苦、委屈与煎熬!  相似文献   

15.
德莱斯基在《意识经验》一文中认为,要探究意识经验的本质和意识自身,就要区分事物性意识和事实性意识,正如我们关于外在的知觉可以分为知觉经验和知觉信念。只有区分了这两种不同的意识,我们才能进一步探究是什么使得经验能够被认知主体意识到。德莱斯基通过考察事物性意识和事实性意识之间的关系,最终论证说我们关于外在事物(或事实)的经验和意识自身能够被我们意识到,不是由于我们对于事物本身的意识,而是这种经验或意识自身作为某种表征在我们的意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文章试图对他的这一思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缀术》中的“刍甍,方亭之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缉古算经》的写作目的及其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缀术》中的“刍甍,方亭之问”和“方邑进行之术”作了探讨,认为:前者是已知刍甍,方亭的体积及其边,高的差,求边和高的问题,因此《缀术》中有三次方程的内容,后者是解勾股形问题,类似于《缉古算经》最后6问,由此又对祖冲之的“开差幂”和“开差立”算法提出质疑,认为它们与“方邑进行之术”和“刍甍,方亭之问”无关。  相似文献   

17.
简讯     
全国名委在作好大陆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与台、港、澳科技界的联系,努力促进相互间交流与合作。1992年9月台北农业科学资料服务中心主任吴万钧先生率团来大陆研讨汉语术语学的问题,并与我委员会就科技名词合作问题进行了商议。商谈中双方都表达了为促进两岸科技名词的交流作贡献的愿望。双方同意就交换资料,进行两岸名词对照工作,编订《园艺学词典》等问题进行合作。双方还商定全国名委委托农资中心在台湾独家代理发行我委员会公布出版的学科名词。(名委办)又讯:根据全国名委与台北农业科学资料服务中心的协议,吴万钧先生已将台湾方面出版的一批科技名词赠送来我委员会。这批资料包括:《数学名词》、《力学名词》、《化学名词》、《化学命名原则》、《生物学名词(动物部分)》、《生产自动化名词》、《机械工程名词、《工程图学名词》、《电子工程名词》、《电机工程名词》、《土木工程名词》、《气象学名词》、《核能名词》、《测量学名词》、《造船工程名词》、《航空太空名词》、《农机学名词》、《矿冶工程名词》、《矿物学名词》、《林学名词》、《药学名词》、《水利工程名词》、《生态学名词》、《土壤学名词》、《畜牧学名词》、《兽医学名词》、《农业推广学名词》、《统计学名词》、《经济学名词》、《市场学名词》、《外国地名译名》等三十三种名词。这些资料对帮助我们了解台湾的名词工作,了解学术名词命名情况,对我们搞好科技汉语名词工作都是十分宝贵的。全国名委希望今后各分委员会都要共同努力,多渠道开创两岸汉语名词术语交流合作之路。(名委办)  相似文献   

18.
为使《科学大观园》杂志刊登的知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本刊10-11期举办“读《科学大观园》杂志知识有奖答题”活动。《科学大观园》杂志是以刊登与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息息相关的各类科学知识为主的综合文摘性杂  相似文献   

19.
该文认为《洪范传》古度和夏侯灶墓圆盘古度是古距度系统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古距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计算实证的方法,证明了古颛顼历、秦历《五星占》的行星观测使用的都是古距度,它的距星与传统距度的距星有巨大差别,提出只有在搞清古代天象观测使用何种距度和距星坐标的前提下,才能正确计算其观测年代的论点。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启发     
科学史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1978年在合肥召开中国生物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的时候,我就说过:科学史工作是一个科研人员最基本的训练和修养。你从事一个课题的研究,首先要把前人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成就搞清楚,然后才能确定你的研究从什么地方起步。我为《人类的黎明》这本书写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