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识贵州奇石是在2002年6月9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馆、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奇石巡回展览团(由贵州石文化艺术宫和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组成)、贵阳市旅游局联合承办的“贵阳观赏石暨旅游精品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幕。展出贵州观赏石、矿物晶簇、古生物化石等精品600余件。贵州石资源丰厚,但贵州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他们这次从西南边陲走出来在北京办展览,一是为了把赏石文化弘扬光大,二是为贵州的经济建设增砖添瓦。贵州神奇而又富饶的土地,其间沉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喀斯特奇妙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无…  相似文献   

2.
观赏石亦称奇石、雅石、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岩石或矿物。观赏石以画面优美、寓意深邃而深受人们喜爱。赏石之风源于中国,始于汉代,繁盛于唐、宋、明、清。近十年来,赏石、玩石、品石、藏石热再度兴起。赏石早已从最初的古代士大夫阶层中的某些人  相似文献   

3.
观赏石是指天然形成的以其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展现其自然美感,具有观赏、玩味、陈列的收藏价值的各种岩石、矿物晶体及生物化石。柳州一带所产奇石超过全国奇石总数的一半以上,有着数量大、品种多、质地佳的特点。柳州观赏石活动开展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赏石活动可以在文化、经济及旅游等方面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赏石活动的社会效应,加强管理、加大宣传、提高档次、打击假冒伪劣及更新运营理念等是未来赏石活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常设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娱乐的目的而把人类与环境的见证物收藏、研究、传播、展示。”国际博协明确了博物馆的性质与任务。也就是说,它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的发展服务。2002年元旦,“贵州观赏石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幕。奇石闯进了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殿堂,赏石、玩石、爱石的人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当广大观众饱览了琳琅满目的精美展品时,他们赞美大自然造物的神奇,真正理解了“鬼斧神工”的含义。博物馆是再现过去、反映现在、展望未来的文化传承机构,它既要为当前的社会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欣赏石欣赏石,又称石玩、奇石、异石、怪石.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用来观赏或把玩的石头.它的含意,有广意和狭意之分.广意的欣赏石,除石玩之外,还包括盆景石、假山石、印章石、砚石、雕刻石、风景石等等,有人甚至将宏观的地质构造和借助于显微镜观察的五彩缤纷的岩矿世界,也纳入欣赏石的范畴.狭意的欣赏石与石玩是同意语,由古玩引伸而来,指具有魅力的矿物、岩石和化石的天然艺术品.由于其形态、花纹、晶体、晶簇和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变化或巧妙组合而异彩纷呈,气象万千.至于那些艺术价值虽然不高,但具有科学价值的标准石或具有纪念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太湖石的丑主要指"瘦、漏、透、皱"的形式丑,作为赏石主体的文人士大夫在中国特有的诗性思维的感召下,对美丑往往有一种兼容的气度,乐于从丑的外形中挖掘美的本质,并赋予其特有的象征意味。深入挖掘丑石背后的象征意味,这意味的形成一方面是借石头本身清、顽、古、怪的特性来象征古人的清高与傲骨,抒发古人的时空观念与命运思考;另一方面也由赏石主体自身种种心理经验促成。物我观照、主客相融共同造就了中国以丑为美、外丑内美的丑石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昭通这块神奇广袤的乌蒙大地上,蕴藏着得天独厚的奇石资源。目前,在昭通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之时,将昭通奇石文化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打造昭通奇石文化旅游产品。一方面,可以大大地促进昭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有利于将多种多彩的昭通奇石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三峡石文化是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石写下的历史,也是一部独立的三峡石文化史。三峡石文化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他们都是从各自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局部三峡石文化予以评价或关照,没有把三峡石文化作为整体来考查,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也缺乏统一的界定。有必要从宏观的角度,把三峡石文化作为一个完整体系予以研究,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予以新的界定,对三峡石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演变历程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9.
在新加坡的旅游胜地圣淘沙岛上,有一个奇石博物馆,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博物馆。这里珍藏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奇石,它们光彩夺目,漂亮绝顶。馆内的奇石分为宝石、象形石、怪石、和花纹石四类。宝石类有水晶、玛瑙、翡翠、碧玉、钻石、红宝石和蓝宝石等等。各种宝石都是玲珑剔透、璀璨晶莹。象形石以酷象某一种物体而得名,其中以鞋石最为有趣。各种各样天然形成的石头鞋,有彩色的“童鞋”,有式样娟秀的“绣花鞋”,有摩登的“高跟鞋”,有乌黑的“皮靴  相似文献   

10.
福州寿山石闻名遐迩,是中国三大彩石之一。寿山石石质晶莹凝腻、温嫩通透,特别是寿山石中的极品——田黄,更是“细、结、润、腻、温、凝”,“六德”齐俱,傲然于各地五彩宝石之上。俨然“石帝”。寿山石或艳红或明绿。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无色透明各色俱全,石色丰富明艳照人,是其他石种不可比的。天下宝石、奇石、珍石、怪石不少,寿山石的名贵之处在于其品质晶莹温润、柔而易攻的石质,刚柔适中,可以篆刻成印章,可以雕刻成艺术作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情趣。寿山石以其天生丽质的天然美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珠联璧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根深叶茂的文化艺术之长青树上  相似文献   

11.
李青 《山西科技》2016,(4):11-14
泰山石敢当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精神的源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发扬光大。然而,对如何开发利用当地石敢当文化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重要课题,并没有大的研究突破。要积极开展抢救性的征集、整理和开发利用这一特色地方文献资源,大胆创新,用集群的理念,建立基于知识服务的特色数据库,打造泰山石敢当数字化文化产品,促进泰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古生物园在歙县文化馆展出了许多古生物化石,引来了无数人参观。古生物园里有奇石、恐龙化石、海百合化石、乌龟化石、大型古生物群化石……我也随同学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亿万年前。我们首先步入奇石宝库。这些奇石来自好几个国家,色彩绚丽、图案迷人、肌肤嶙峋。斑驳的纹理,委婉的洞孔和奇特的造型,令人眼花缭乱,赞叹不已,让我在赏石中增添了无限情趣。当我们来到恐龙大世界时,我惊呆了:这么多瓷制的小恐龙仿真展品!我大略数了一数,100多头。它们各具形态,栩栩如生。有的贴着墙侧耳聆听,有的将前肢抬起,有的昂首阔步……真是千奇百怪的恐…  相似文献   

13.
灵璧石产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与新疆和田玉石、内蒙古巴林鸡血石、辽宁岫岩玉石并称"中国四大名石"。灵璧石俗称奇石、巧石,敲击其不同部位,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清脆悦  相似文献   

14.
松花江奇石是特定区域内的一个独特石种.从广义上说,它泛指松花江流域的奇石,而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松花江奇石,则主要是指松花江吉林市江段的水石(卵石和水冲石)以及周边山脉的山石.  相似文献   

15.
拉康的他者理论将"自我"归结为"他者",自我身份的认同形成于自我对他者的认识过程。作为文化符号转化的翻译活动,他者文化成为我族文化一种想象的投射,翻译过程的文化解读与诠释就成了以我者为中心为实现自我文化认同的主观能动性行为。他者的现身使得文化的解读与诠释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状态:文化接近、文化操作和文化融合。在我者与他者的重叠共识中,文化意识的交融不断加强,自我文化可以形成反思历史和现实的新动力,文化的解读便会踏上以"他者"之石、琢"我者"之玉的征途。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大理石悠久的开采历史、丰富多彩的大理石种类、深厚的文化渊源等方面充分论述大理石文化及对大理石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的意义,特别是大理旅游业的蓬勃兴旺,更加促进和带动了大理石工艺品的发展和开发利用。从大理石的功用、审美两大属性阐述大理石文化的价值,具有相当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服务策略应适应休闲文化的兴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文化活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时尚。图书馆应适应休闲文化的兴起,调整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时间,优化服务环境,整合信息资源,在图书馆内甚至整个社会上营造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促进广大民众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局势稳定团结,人民物质生活大大改善,各个审美层次的人们都对文化生活产生了渴求。适应审美低层次的人们需要的俗文化.在这种有利于自己滋长的形势下.得到了迅速的复兴和发展,成为新时期的一种堀起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鲁迅研究的历史表明,鲁迅已成为一种超越学术的思想和文化标志。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中,鲁迅都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而获得新的阐释,显示其新的价值和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意识形态的疏离,为客观面对鲁迅提供了更大可能性,而多元的文化语境使鲁迅研究获得了空前开阔的文化视野。对鲁迅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形成了鲁研界众声喧哗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文化渊远流长,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彼此存在着很大差异。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成为中西文化差异的一面镜子。本文从颜色词入手,探析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及原因,旨在为中西文化比较提供一些思路、实例,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理解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