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及染色体显带技术,对藏系绵羊(山谷型)的显带核型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对该品种的染色体核型、G带、C带、R带和Ag—NORs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该品种的G带核型模式图。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显带核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为藏系绵羊的研究提供了细胞遗传学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BSG显带法及一种简单的银染色技术,研究了三种蛙(花臭蛙,棘胸蛙和大录蛙)的C带带型和Ag—NORs,并对其细胞分类学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 在近缘种分化中,染色体结构异染色质的变化和非同源染色体间易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而易位主要表现于花臭蛙;(2) C带分析表明,花臭蛙较特化,它与棘胸蛙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大录蛙的亲缘关系较远;(3) 花臭蛙,大录蛙的标准Ag—NORs位于NO.10染色体的次缢痕区,这同已报道过的一些近缘种相似,说明NO.10染色体的次缢痕及其Ag—NORs为蛙属中多数近缘种核型的共同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珠江大学城江段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的肾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胸腔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秋水仙素,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其染色体的核型、银柒(Ag—NORs)和(:带.结果表明:①草鱼和赤眼鳟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8,草鱼核型公式和臂数分别为2n=22m+24sm+2st,NF=94,赤眼鳟的核型公式和臂数分别为2n=24m+22sm+2st,NF=94;均没有发现随体、次缢痕以及异型性染色体;②在草鱼和赤眼鳟的中期分裂相中,Ag—NORs均出现在染色体短臂的末端,且Ag—NORs的数目为4个的比例最大,但所处的位置有所不同;③草鱼和赤眼鳟的大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都有深浅不一的C带,但赤眼鳟的染色体中除了出现有着丝粒C带外,还有端部C带,而草鱼仅见着丝粒C带.  相似文献   

4.
对内江猪和伍隍猪的染色体C—带核型和Ag—NOR、6种血清蛋白(酶)(Tf、Po、Hp、Akp、Es和Am)多态性和2种血清酶(AKP和LDH)活力进行了研究,并以荣昌猪和杜洛克作对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内江猪与伍隍猪染色体C—带核型一致。两类群之间Ag—NOR的众数,每个细胞的平均数及8、10号染色体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蛋白的基因频率除AKP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以五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Tf、Po、Hp、8Ag—NOR和10Ag—NOR)计算的标准遗传距离聚类,内江猪与伍隍猪首先聚为一类,然后与荣昌猪相聚,与杜洛克相距很远,自成一类。并结合伍隍猪的形成历史、体形外貌、生产性能等综合考查,表明伍隍猪与内江猪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已经阐明,银染色阳性的核仁形成区(Ag—NORs)即18s 28s核糖体基因(rDNA)的分布区,银染色阳性反映了rDNA的转录活性.染色体银染技术的出现,为开展细胞分类学及染色体进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并且日益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在两栖类的细胞学研究中,银染技术也开始应用于两栖类核型进化的研究上,国外作者对Rana属的许多种进行了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s)的比较研究。国内关于两栖类核型进化的研究大都是采用常规染色的核型。为了深入探讨这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对Rana属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的中期分裂相染色体进行了银染研究,报道了黑斑蛙染色体Ag—NORs的分布及数目,并与已经报道过的Rana属其它几个种染色体的Ag—NORs作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6.
藏山羊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染色体显带技术对藏山羊的染色体核型、G 带、C 带、R 带进行了研究,比较了 G 带与其他品种的异同,报道了 C 带的品种特点,计算了该品种染色体核型的相对长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染色体组型、C带和Ag—NOR_s带分析,发现安徽产日本林蛙Zn=26,14m+8sm+4st,No.10染色体短臂上有随体。C带主要为着丝点C带,并有较多染色体对的C带呈现异态。Ag—NOR_s位于N0.11长臂末端。在与不同地理分布群的研究结果比较中发现,核型和C带带型有明显的差异,而Ag—NOR_s带则相似。  相似文献   

8.
建昌鸭的核型及染色体分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核型具有染色体数目多,微小染色体多的特点,这给制备和分析鸟类核型带来了困难。迄今,全世界8700种鸟中,记载过核型的不到500种,尚不及世界鸟类总数的5%。鸟类染色体分带研究进行得更少。在我国,只报导过家鸡,家鸭和雀形目7种鸟的核型。 在家禽方面,国外对家鸡的核型和染色体分带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但对鸭类只见有少数野鸭的C-带报导。对家鸭的G-带,C-带和Ag—NORs国内外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旱地沙蜥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pallas)的核型,2n=(2V+201)+24m,NF=48,由11对大染色体和12对小染色体组成,第一对大染色体为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Ag—NORs显带显示NORs位于第二对大染色体远离着丝粒的一端。本文还观察分析了精巢的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10.
玉斑锦蛇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玉斑锦蛇Elaphe mandarina的染色体核型和带型,为探讨锦蛇属的分类和亲缘关系提供重要的证据。方法以产于贵州的玉斑锦蛇Elaphe mandarina为研究材料,应用染色体的核型、C带、银带分析技术。结果玉斑锦蛇的核型为2n=38,含有20个大型染色体和18个小型染色体;每条大型染色体两端均具端粒区C带;第1,2,5,7号染色体具着丝粒区C带;第4号和第5号染色体中的一条同源染色体C带浓染,几乎占据整条染色体;标准NORs位于第11号染色体。结论玉斑锦蛇是迄今已报道的锦蛇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端粒区C带最多的物种;锦蛇属的标准NORs具有属的银染特征。  相似文献   

11.
长春地区褐家鼠染色体带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我国东北长春地区褐家鼠的核型、带型(G—带、C—带和Ag—NO—Rs)特点,并与国内外其他地区褐家鼠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在核型和带型上存在一定差异,这为分析我国家鼠属动物的染色体进化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言密鲈(Colisa ladia)的核型和Ag-NORs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肾细胞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一低渗一空气干燥法、Howell的银染方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首次报道了言密鲈(Colisa ladia)的核型和NORs银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言密鲈的染色体组型是2n=46=22m+6sm+8st+10t,具有1对Ag—NORs位于A组第2对的染色体的短臂端部.  相似文献   

13.
西安地区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2n=42。常染色体由13对末端着丝粒染色体以及7对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XY 是一对大小不等的末端着丝粒染色体。时染色体的 G—带,C—带和 Ag—带也做了观察分析,所得结果与 Yosida(1973)的文献资料相比较可以看出,西安地区黄胸鼠的核型可能是从亚洲型黑家鼠(Rattus rattus tanezumi)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4.
蛙属是无尾类中的一个大属,分布广泛.国外研究较早,对该属30多种核型已有报道.国内自1978年以来,对蛙属带型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蛙属真蛙类中大头蛙的核型和带型迄今未见报道.作者研究了大头蛙的核型以及C—带,发现与蛙属中其他种在核型和带型上均有很大不同.实验用的大头蛙幼体均采自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补崩自然保护区.染色体制片参照Haertel方法,稍加改进;C—带技术采用Schmid改进的Sumner的BSG法.在已知的众多蛙属两栖动物的核型中,除了少数几个种有例外,其余的核型均为2n=26.由5对大型染色体和8对小型染色体组成,这是典型的蛙属染色体组型,而大头蛙的染色体组型无此特征,其2n=22,由8对大型染色体,1对中型染色体以及2对小型染色体所组成,与迄今已知的蛙属其它种相比,其染色体数目最少,大型染色体数目最多,而小型染色体数目亦最少,这种染色体组型不仅在蛙属,即使在无尾类的其它科中也是罕见的.大头蛙所显示的C—带带型除Noll未见有深染色区域外,其余各对的着丝粒C—带特别明显,无端带和插入型C—带.综上所述,大头蛙的核型和C—带是蛙属中高度进化的核型。  相似文献   

15.
对内江、伍隍猪的细胞C—带和Ag—NOR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收集了成华、荣昌、杜洛克猪的Ag—NOR资料,根据Ag—NOR染色体频率对这五品种(类群)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内江与伍隍的C—带和Ag—NOR无明显差异。它们的遗传距离最小,首先聚为一类,是两个血缘关系十分密切的猪群。  相似文献   

16.
草鱼和团头鲂的核型及其C带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和BSG 显带枝术,研究了草鱼和团头鲂的核型和C 带带型,草鱼、团头鲂都是2n=48,均有8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0对亚中着丝点和6对亚端着丝点染色体,它们在核型中除第9对染色体短臂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染色体形态很为相似,在C 带带型中,大多数染色体都具着丝点C 带,但它们各有特殊的带型,差异较大,草鱼有两对不同圆颗粒状带型亚中着丝点C 带染色体,并有6对短臂全深染的端位型亚端着丝点C 带染色体,还有两对在短臂C带与随体相联的染色体.团头鲂有的在同源染色体长臂间显示对称和不对称的两种插入型C 带,次缢痕位于第9对染色体短臂上,亦为C 带染色阳性,位于缢痕的裂隙内,无端位带,并对草鱼和团头鲂不同亚科的核型特征以及它们染色体与其物种进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以肾细胞作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Howell[1980]的方法(银染)和Sumher(1972)的方法(C带),制作染色体标本.首次报道了蓝曼龙(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的核型及银染和C带。结果显示出:蓝曼龙的核型公式为2n=46t,NF=46,具有1对银染分别位于t1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臂的端部,其染色体上NORs有明显的大小差异,结构和数目在不同的细胞中也出现了多态性,其深染C-带区可以分为着丝粒C-带,端粒C-带,居间C-带,没有发现异型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以肾细胞作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和Howell(1980)的方法(银染),Sumner(1972)的方法(C带),对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和(Belonesoxbelizanus)的核型及银染和C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两种鱼的染色体2n均为48.剑尾鱼的核型公式为2n=6st+42t,NF=48.的核型公式为2n=2m+2sm+6st+38t,NF=52.其染色体经快速银染后表明,两种鱼各有1对NORs,并均在微小染色体的着丝点上.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均显示出一个深浅不同的C带.  相似文献   

19.
以肾细胞作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和Howell(1980)的方法(银染),Sumner(1972)的方法(C带),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和( )鳉(Belonesox belizanus)的核型及银染和C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两种鱼的染色体2n均为48.剑尾鱼的核型公式为2n=6st+42t,NF=48.( )鳉的核型公式为2n=2m+2sm+6st+38t,NF=52.其染色体经快速银染后表明,两种鱼各有1对NORs,并均在微小染色体的着丝点上.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均显示出一个深浅不同的C带.  相似文献   

20.
徐宁  吴贯夫 《贵州科学》1993,11(1):19-22
本文报道贵州仁怀产绿臭蛙的核型、C—带和银带。其染色体数目为2n=26,NF=52,大型染色体5对(相对长度大于9%),小型染色体8对(相对长度小于7%)。第3、4、6、9四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各号染色体均有着丝粒区C带,3q和4q上有一条居间区C带(4q异态),2p有一条弱居间区C带。9q有一对标准NORs(异态)。本文还讨论了贵州与四川产绿臭蛙染色体核型、带型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