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氧化应激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氧化应激及其脂质代谢的影响,将60只20~22月龄(老年)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和老年高脂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 w后测定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血清及肝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M)含量,观察肝组织学改变.结果老年高脂组大鼠体质量、体脂和体脂含量与老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高脂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P<0.01);老年高脂组大鼠血清SOD、GSM明显降低,而MDA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组织匀浆中SOD、MDA、GSM与血清中的趋势相同;老年高脂组肝脏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高脂饮食状态下,可以造成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升高,并且机体存在氧化和抗氧化的失衡,这与高脂膳食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辣椒素(Capsaicin)对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C57/B6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食物组(Chow)、高脂组(HF)和高脂诱导干预组(HF+Cap);8周后处死小鼠,计算小鼠体质量增长、腹围、肝脏和附睾旁脂肪质量,计算小鼠肝脏指数和脂肪指数;观察Cap对小鼠血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影响;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不同组小鼠肝脏做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HF组小鼠体质量、腹围、肝脏和附睾旁脂肪质量远远高于Chow组(P0.000 1);HF+Cap可以减缓高脂诱导的小鼠体质量的增加(P0.01).与高脂组比较,HF+Cap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下降明显(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增加.ALT,AST,GST活性与高脂组比较HF+Cap组得到改善(P0.05);肝脏脂肪变性、炎症与坏死得到改善.结论辣椒素对高脂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法尼醇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敲除小鼠糖脂代谢及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正常饮食(normal diet,ND)组:C57BL/6(wild type,WT)小鼠(n=6)和FXR -/- 小鼠(n=6)给予辐照灭菌维持饲料喂养12周。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组:C57BL/6小鼠(n=6)和FXR -/- 小鼠(n=6)给予45%高脂饲料喂养12周。小鼠处死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指标; RT-PCR检测肝脏炎症因子TNF-α、TLR4和FXR下游基因小分子异源二聚体(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SHP)、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的相对表达量; 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结果高脂饮食喂养条件下,C57BL/6小鼠和FXR -/- 小鼠体质量变化无差异,但相比C57BL/6小鼠,FXR -/- 小鼠表现出更为严重糖耐量受损(P <0. 01)、脂质代谢紊乱(P <0. 01)、血清胆汁酸增高(P <0. 01)、肝脏炎症(P <0. 01)和肝脏脂肪变性。结论 FXR的缺失引起小鼠糖脂代谢紊乱、胆汁酸代谢异常、肝脏脂肪变性,但这种改变需要高脂饮食的诱导。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饮食限制对高脂小鼠体质量、血脂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建立了高脂小鼠模型,设模型组和20%,40%,60%饮食限制组(DR20%组、DR40%组、DR60%组),饮食限制28 d,测定小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用开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解剖小鼠,测定小鼠各脏器系数及Lee’s指数.结果显示:各饮食限制组小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肪系数、TG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DR40%组和DR60%组小鼠肝系数显著大于模型组,脾系数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而HDL-C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DR60%组小鼠TC和LDL-C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水迷宫实验中,各饮食限制组小鼠潜伏期显著短于模型组(P<0.05).表明饮食限制对高脂小鼠具有降低体质量和血脂及增强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猪油日粮及高蔗糖日粮分别诱发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为此类模型的建立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日粮,高脂组给予高猪油含量的日粮,高糖组给予高蔗糖含量的日粮。喂养6周,每两周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H)、胰岛素,根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n1/(FPG×FINS)评定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6周后,高脂、高糖组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猪油组血清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蔗糖组血糖、胰岛素均上升,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而各组间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脂、高糖日粮均可诱发IR大鼠模型,高脂模型具有血清胰岛素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的特点而高糖模型伴有较高的血糖、胰岛素。  相似文献   

6.
高血脂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补充具有胆盐水解酶活力的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脂质代谢,因此对实验室现有的水解胆盐能力较强的植物乳杆菌AR113和水解胆盐能力较差的干酪乳杆菌LC2W进行体内降血脂试验,探讨其对高脂饮食小鼠血脂的影响。以ICR小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高脂模型+菌株AR113组、高脂模型+菌株LC2W组。4周造模成功后开始连续灌胃菌液4周,研究其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脏TC和甘油三酯(TG)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AR113比LC2W降低血清血脂和肝脏血脂效果更好,菌株AR113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显著的降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肠道微生物对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本研究从人体粪便中分离出具有高效降胆固醇能力且耐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胆盐的肠道微生物.选取优势肠道微生物进行菌种鉴定后进行小鼠实验,测定小鼠的体质量、脏器系数、肝脏及粪便的胆固醇含量,研究其降胆固醇作用.实验筛选获得具有较强降胆固醇能力的肠道微生物P4,经鉴定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其能够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降低肝脏和粪便中的胆固醇及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从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实验分析了小鼠肠道的菌群组成,发现戊糖片球菌P4能够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丰度降低小鼠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值,改善由小鼠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因此,筛选出的戊糖片球菌P4对降胆固醇功能产品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魔芋胶对高脂小鼠血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建立了高脂小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魔芋胶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0.5 mL/d灌胃,魔芋胶各剂量组分别以0.25,0.50和0.75 g.kg-1.d-1魔芋胶灌胃,连续30 d后,尾部取血,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将小鼠处死,取心、肝、脑等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正常对照组小鼠饮食饮水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魔芋胶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C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血清中LDL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魔芋胶中剂量组小鼠肝脏中SOD活性及低、高剂量组小鼠脑中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魔芋胶低、中剂量组小鼠脑中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说明魔芋胶对高脂小鼠具有降血脂和增强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对雌雄大鼠体质量、血脂的影响,并探寻高脂饮食对雌雄大鼠形成高脂血症差异的影 响,为提高动物模型的复制效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随机将 SD 大鼠按性别及喂养饲料分为 4 组,普食组及高脂 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及高脂饲料 12 周。观察高脂饲料对不同性别大鼠体质量、摄食量、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游 离脂肪酸、转氨酶等参数的影响,进而评价性别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影响。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 12 周后,雄性大鼠体质量及摄食量略高于普食组,而雌性大鼠体质量及摄食量略低于普食组,高脂饲料的喂养使雄 性大鼠与雌性大鼠之间的体质量差异进一步扩大; 雌性大鼠血清中 TC、TG、FFA、HDL-C、LDL-C 的含量均明显升 高,雄性大鼠血清 TC、FFA、HDL-C、LDL-C 的含量也明显升高,但 TG 并无显著变化; 高脂饮食的饲喂使雌鼠血液中 TC、TG、FFA、LDL-C 的含量明显高于雄鼠; 高脂饲料喂养 12 周后雌雄大鼠血液中 AST、ALT 的含量出现一定升高, 但依然在较为安全的可控范围内。结论 高脂饲料喂养 12 周均能诱发雄性及雌性大鼠的脂代谢异常,但雄性大 鼠与雌性大鼠在体质量、血脂异常类型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雄性大鼠表现为体质量增加合并典型的高胆 固醇血症( Ⅱa 型) ,而雌性大鼠主要表现为体质量减低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 Ⅱb 型) 。这种性别差异在高脂血症 的动物模型及药物治疗研究中应被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马齿苋水提物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作用.方法 通过高脂肪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洛伐他汀组、马齿苋低剂量组、马齿苋高剂量组.喂养正常对照组时使用一般饲料,其他实验组使用高脂肪饲料,并且在饲喂同时按照其相应体质量进行灌胃给药.7周后,检测实验动物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结果 马齿苋水提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清中TC、TG、LDL-C、MDA、ALT和AST水平(P<0.01),显著提高HDL和SOD水平(P<0.01).结论 马齿苋水提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血脂的水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喂食高脂饲料对实验动物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结合高脂饲料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建立的理想方式。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15只,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并灌服白酒,持续四周。实验结束时从大鼠眼眶静脉丛采血,测定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脏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肝内糖原含量、肝细胞凋亡情况、肝脏系数。结果模型组动物的肝脏指数、血清中的TC、TG和HDL-C、肝糖原、肝脏中MDA的含量、SOD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升高(P<0.05);模型组动物血清中的ALT和AST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升高(P<0.01);模型组动物肝脏的脂肪化、炎症和坏死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灌服酒精加以饲喂高脂饲料能成功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松花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功能,为松花粉提取物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松花粉提取物0.3、0.15和0.075 g/kg组、辛伐他汀2 mg/kg组、溶媒对照组及高脂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各给药组在饲喂高脂饲料同时,灌胃(ig)给予相应的药物,溶媒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的葡萄籽油;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同时,灌胃等容积蒸馏水.实验周期为8周,末次给药后12h,检测血清中TC、TG、LDL-C和HDL-C含量.结果 松花粉提取物各组动物血清中TC、TG和LDL-C含量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 <0.05-0.01);松花粉提取物0.3 g/kg和0.15 g/kg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结论 松花粉提取物对高脂饲料诱发的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一定的预防功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高脂血症食蟹猴模型。方法 采用高脂膳食饲料诱导食蟹猴,分别在4、8、12、18个月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指标,对其血脂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模型组在饲喂高脂膳食饲料4个月后,TC、HDL、LDL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TG在饲喂高脂膳食饲料8个月后明显升高,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造模后,高脂饲料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C、HDL、LDL、T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在本实验中,模型组TC、HDL、LDL、TG均呈现递增趋势,尤其是TC、LDL明显高于食蟹猴正常参考值水平,说明模型组食蟹猴具有高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特征,初步建立了食蟹猴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在大鼠高脂饲料中添加膨润土以提高高脂饲料的硬度及可食性,探讨其与传统高脂饲料配方相比,对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普通高脂饲料组和膨润土高脂饲料组各20只。动物自由摄食饮水,每周称量大鼠体重,实验前后检测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喂养8W后测量每只大鼠的体长、脂肪重量(肾周脂肪和附睾脂肪),计算其脂体比和Lee’s 指数。结果 1、膨润土高脂饲料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高脂饲料组相比增高不明显。2、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组和膨润土高脂饲料组血清TC、TG和LDL-C的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高脂饲料组和膨润土高脂饲料组血清中HDL-C有降低的趋势,膨润土高脂饲料组降低的趋势更明显,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高脂饲料组比较,膨润土高脂饲料组TC水平显著增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和膨润土高脂饲料组大鼠身长、肾周脂肪重量、附睾脂肪重量、脂体比和Lee’s指数显著增加(P<0.05)。同时与高脂饲料组相比,膨润土高脂饲料组附睾脂肪重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高脂饲料组和膨润土高脂饲料组饲料喂养SD大鼠8周后,均能够诱导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但膨润土高脂饲料组诱导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优于普通高脂饲料组。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通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研究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 EPA) 与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的不同配比在降血脂方面的变化。方法给予70 只雄性SD 大鼠采用高脂高糖乳剂灌胃10 d,按总胆固醇( TC) 水平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胶囊组( 28 mg /kg) 、海豹油组( 333 mg /kg) 、鱼油A( 167 mg /kg) 、鱼油C( 150 mg /kg) 、鱼油D( 183 mg /kg) 、鱼油E( 167 mg /kg) , 10 只/组,每天给予高脂高糖乳脂及治疗,连续30d。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动物大鼠血清(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白介素-2( IL-2) 、白介素-6( IL-6)及肝脏系数,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0. 028 g /kg 非诺贝特胶囊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TC、TG、HDLC、LDLC 含量,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但可增大肝脏系数( P < 0. 05 或P < 0. 01) ; 海豹油可以降低TC、TG、HDLC、LDLC 含量( P < 0. 01) ,鱼油A、鱼油E 可以降低TC、HDLC、LDLC 含量( P < 0. 01) ,鱼油D 可以降低TC、TG、HDLC、LDLC 含量( P < 0. 01) ,但海豹油、鱼油A、鱼油C、鱼油D、鱼油E 均未见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 P > 0. 05) 。结论对于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鱼油A、鱼油E 均具有降低TC、HDLC 和LDLC 的作用,鱼油D具有降低TC、TG、HDLC、LDLC 的作用,鱼油C 不具有降低TC、TG、HDLC、LDLC 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温胆汤对高脂血症大鼠及小鼠体内脂质代谢调节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求温胆汤对实验动物体内脂质代谢调节作用的机理。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蛋黄乳剂的方法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 ,观察温胆汤对急性高脂血症成年小鼠粪便脂质含量、血清总胆固醇 (TC)、血清总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胆固醇 (LDL c)含量、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肝脏总脂解酶(LA)活性、脂蛋白脂肪酶 (LPL)活性和肝脂酶 (HL)活性的影响 ;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 ,观察温胆汤对大鼠血脂(TC、TG)水平、总脂解酶 (LA)、脂蛋白脂酶 (LPL)和肝脂酶 (HL)活性 ,以及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温胆汤可降低小鼠粪便脂质含量 ,显著降低急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LDL c含量 (P <0 .0 5 ) ,温胆汤还可提高血清SOD活性 ,降低MDA含量 ,达到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的目的。同时 ,温胆汤可提高肝脏脂蛋白脂肪酶 (LPL)活性和肝脏总脂解酶 (LA) ,但对肝脂酶 (HL)活性无明显影响。在针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实验研究中发现 ,温胆汤能够显著抑制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血清总甘油三酯 (TG)浓度 ,提高脂蛋白脂酶(LPL)和总脂解酶 (LA)活性 ,但对肝脂酶 (HL)活性无明显影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实验显示高脂饲料能显著降低大鼠肝脏LDLRmRNA水平 ,温胆汤能显?  相似文献   

17.
黑牛肝菌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黑牛肝菌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高、低两个剂量组和高脂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 ,前三个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 ,并每日分组灌胃给6.50%、3.25%黑牛肝菌匀浆液和蒸馏水1ml/100g体重 ,连续30d。分别测定血脂及抗氧化指标。结果 :黑牛肝菌高、低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 (P<0.01) ,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血清及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 (P<0.01)。结论 :黑牛肝菌对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荷叶生物碱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代)的影响。方法以复方高脂饮食结合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造模第14d,将36只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易善复150mg/kg),荷叶生物碱治疗组(100mg/kg)。另随机选取12只同周龄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荷叶生物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脂肪变性及肝脏TC、TG含量的影响。结果荷叶生物碱治疗42d后,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改善(P〈0.05),肝脏TC、TG含量降低(P〈0.05)。结论荷叶生物碱具有治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肝脏TC、T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的高脂饲料配方对复制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饲料组、配方1~9饲料组,10只/组,基础饲料组大鼠每天给予基础饲料喂养,配方1~9饲料组大鼠每天给予相应饲料配方喂养,连续4周。于第2周末、第4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 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GLU),于试验结束,测定肝脏系数和脂肪系数,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与基础饲料组大鼠比较,各配方饲料组均能降低大鼠平均日摄食量,升高大鼠血清TC、LDLC含量,增大肝脏系数,加重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见对血清GLU含量有影响;各配方饲料组间比较,配方1饲料组可以明显提高血清TG含量水平(P<0.05),配方4饲料组可以明显提升血清TC、LDLC含量水平及增大肝脏系数(P<0.05),配方7饲料组引起大鼠平均日摄食量减少幅度最少(P<0.05)。结论 9个配方饲料均能复制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其中,配方1更有利于提高血清TG含量,配方4更有利于提高血清TC、LDLC含量,引起肝脏病变更明显,配方7最适合大鼠口感,对大鼠体质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