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ive leaf extract,OLE)和美沙酮联合应用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血浆性激素及卵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成模型(A)组、OLE治疗(B)组、美沙酮治疗(C)组、OLE+美沙酮治疗(D)组.按递增法采用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造模后药物处理30 d,然后分别用药物进行治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D组、B组和C组血浆中E2、FSH、P含量显著降低,PRL、LH含量显著升高,卵巢VEGF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显著下降.其中D组作用显著优于单独治疗组.结论:OLE联合美沙酮对海洛因损害大鼠生殖内分泌后的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常规饲料添加蛋黄和花生米的方法诱发建立雄性SD营养性肥胖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30只4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4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饲喂正常饲料并添加鸡蛋黄及花生米,饲喂2周后实验组剔除肥胖抵抗大鼠,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大鼠饲喂8周后称量大鼠体质量并计算Lee's指数,禁食12 h后处死,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同时取肝脏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饲喂8周后,体质量达到526.6±46.4 g,对照组大鼠体质量为415.6±33.7 g,实验组大鼠体质量超过对照组体质量26.7%;实验组的Lee's指数为330.0±8.2,对照组Lee's指数为307.0±6.6(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实验组的大鼠的血清TG均值为2.16±0.17 mmol/L、TC均值为1.40±0.34 mmol/L,对照组血清TG均值为1.66±0.11 mmol/L,TC均值为0.82±0.13 mmol/L,两组大鼠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病理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肝脏均出现脂肪样变。结论 4周龄SD雄性大鼠采用正常饲料并添加鸡蛋黄及花生米的方法能稳定成功地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3.
大鼠外源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峰 《科技信息》2008,(1):105-108
方法:采用高脂饲料(10%猪油、10%蛋黄、1%胆固醇、0.5%胆盐)饲喂SD大鼠,4周后,复制外源性高脂血症.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明显提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结果表明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喂可导致大鼠脂代谢紊乱,复制人类外源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β-隐黄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72只1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做假手术,其余5组做卵巢切除术,术后用药12周后处死,测定右侧股骨骨密度、骨矿含量、血清雌二醇、碱性磷酸酶含量及子宫湿重.结果:β-隐黄质高、中、低剂量组、尼尔雌醇组能对抗骨密度、骨矿含量、血清雌二醇的下降、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升高(与模型组相比P<0.05);各剂量组、尼尔雌醇组能对抗子宫指数的减轻(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β-隐黄质可以改善骨质量,抑制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的发生,具有类似雌激素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运动性疲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为筛选抗疲劳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碳酸酐酶Ⅱ(CAⅡ)在运动性疲劳小鼠股四头肌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大强度训练动物模型.结果表明,CAⅡ在大强度训练大鼠股四头肌中表达明显增加,运动性疲劳机制的研究和抗疲劳药物的筛选可从基因水平上进行,生物芯片技术为运动性疲劳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大黄牡丹汤组方( RPDP) 对急性胰腺炎( AP) 模型大鼠胰腺早期胰腺微循环的改变,探讨微循环改变在AP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观察RPDP 对胰腺微循环的影响。方法6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药物作用4 h 假手术( SO) 组、模型组和RPDP 组; 药物作用8 h SO 组、模型组和RPDP 组,每组各10 只。模型组和RPDP 组在距离胆胰管开口0. 3 mm 处的胆管,经十二指肠壁浆肌层针刺,用3. 5%牛磺胆酸钠0. 1 mL/100 g 缓慢注射,建立SD 大鼠AP 模型,治疗组用RPDP 40 g /kg 灌胃1 次。分别与给药后4 h 和8 h,麻醉相应组大鼠抽取血液及腹水,检测各组血清和腹水淀粉酶含量。用荧光显微流速测试方法,观察胰腺微血管在造模后4 h 和8 h 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胰腺微循环血流速度存在差异,RPDP 治疗组血流速度则比较一致。与SO 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及腹水淀粉酶均显著升高; 与模型组比较,RPDP 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及腹水淀粉酶均显著降低( P < 0. 01) 。结论AP发病与胰腺微循环障碍有关,AP 向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发展也与其有关,AP 时胰腺水肿与坏死同时存在。RPDP 有改善AP 模型大鼠胰腺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脂肪乳诱导SD大鼠与昆明种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对比研究,以期为高脂血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降脂药物的研发提供动物疾病模型选择的依据。方法 通过脂肪乳分别对昆明种小鼠及SD大鼠灌胃2周和4周诱导高脂血症模型,检测动物血脂4项(TG、TC、LDL-C、HDL-C)、肝脂(TG、TC)及肝组织病变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昆明种小鼠脂肪乳灌胃2周,血脂无明显变化;灌胃4周,可见肝组织出现轻度病理损伤,但血脂和肝脂仍无明显变化。SD大鼠脂肪乳灌胃2周,血清TC、LDL-C明显升高(P<0.001、P<0.01),HDL-C明显降低(P<0.001),TG无明显变化;脂肪乳灌胃4周,大鼠血清TG、TC、LDL-C明显升高(P<0.001、P<0.01),HDL-C明显降低(P<0.001),并可见肝脏明显肿大,颜色发白,肝组织病变程度较重,有明显的脂肪空泡出现。结论 脂肪乳灌胃4周诱导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较佳。  相似文献   

8.
补肾活血方对更年期大鼠FSH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补肾活血方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雌性SD大鼠更年期模型,观察补肾活血方对更年期SD大鼠子宫重量指数、阴道涂片的影响以及对更年期SD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含量的影响。结果 (1 )子宫重量指数与补肾活血方的剂量呈依赖性增加。(2 )更年期SD大鼠阴道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角化现象。(3)补肾活血方能明显降低更年期SD大鼠血清FSH的含量。结论 补肾活血方能降低更年期大鼠血清FSH的含量,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症。  相似文献   

9.
对5/6切除大鼠肾脏诱发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进行改良,该方法省时省力,可以减少麻药用量不当造成的大鼠死亡,随差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增加,肾衰逐渐加重,为药理研究及筛选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药物提供了一种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及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未建立模型组)、对照组及米非司酮药物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异位内膜中芳香化酶(P450 arom)的表达。结果健康大鼠子宫内膜中无P450 arom的表达,内异症模型鼠在位、异位内膜中均出现P450 arom的异常表达;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组异位内膜中P450 arom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异位内膜(P<0.01)。结论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存在P450 arom的异常表达,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异位内膜中P450 arom的表达,减少异位内膜局部雌激素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研究两年慢性毒性联合致癌性试验中SD 大鼠的体质量、死亡率、血常规值和血生化值的变化。方法 SPF 级雄性SD 大鼠135 只,雌性138 只,4~ 17 周龄间每周测量体质量1 次,18 ~ 108 周龄间每4 周测定动物体 质量1 次并计算动物的死亡率; 分别于8 周龄、30 周龄、56 周龄、82 周龄和108 周采血,检测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 结果雌性大鼠在6 ~ 108 周的体质量与雄性大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82 ~ 108 周龄是大鼠死亡率增 长的快速期。随着周龄的增加,雌鼠和雄鼠血液指标的变异系数增大。性别对大鼠的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具有明 显的影响,但雌鼠与雄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血液指标,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减少。结论在进行安全性评价试 验中,性别、周龄对SD 大鼠体质量、血常规值、血生化指标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雌雄宜分开统计,并需使用相同 周龄的动物背景数据作为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梗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红景天苷3个不同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另设假手术组8只。术后48 h,红景天苷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即10,20,40 mg·(kg·d)-1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d)-1灌胃。4周后处死大鼠,取大鼠心肌组织,反转录PCR(RT-PCR)法测定VEGF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分析左心室心肌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表明,和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各剂量组VEGF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和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各剂量组心肌组织胞浆中VEGF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红景天苷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研 究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 结 合 可 降 解 壳 聚 糖 ( degradablechitosan,DC)对心肌梗塞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 32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VEGF 组和 VEGF+ DC 组,每组 8 只。 4 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进行造模,其中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 造模后, 向模型组大鼠心肌注射 100 μL 生理盐水,VEGF 组大鼠于同一位置注射同体积 VEGF 溶液,VEGF+DC 组大鼠注射 VEGF+DC 溶液。 造模 4 周 后,对 所 有 实 验 大 鼠 进 行 超 声 心 功 能 检 测,考 察 左 心 室 收 缩 期 及 舒 张 期 前 壁 厚 度( LVAW;s 和 LVAW;d) 、左心室收缩期及舒张期内径( LVID;s 和 LVID;d) 、左心室收缩期及舒张期容积( LV Vol;s 和 LV Vol;d) 、左室射血分数( EF% )及短轴缩短率( FS% ) ,血流动力学考察左室舒张末压( EDP ) 和等容收缩期及 舒张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大速率( + dp / dt 和 - dp / dt) ,计算左心室指数( LVM / BW) 并对心肌进行苏木素-伊红 ( HE)染色观察各组实验大鼠心肌病理变化。 结果 VEGF 组和 VEGF+DC 组大鼠的心肌梗塞均得到有效改善,其 中 VEGF+DC 组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 结论 VEGF 结合 DC 对心肌梗塞大鼠的心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老年大鼠的血液学特性,测定老年与成年SD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葡萄糖(GLU)等五项生化指标,并比较二者差异。方法 选用2 0只老年SD大鼠(SPF级,1 5月龄)和2 0只成年SD大鼠(SPF级,3月龄) ,用LBY -N6B型全自动模块式血液流变仪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分析,用半自动生化仪测定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老年SD大鼠的全血液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总胆固醇(TC)和丙二醛(MDA)等指标显著高于成年大鼠(P <0 . 0 5 ,P <0 . 0 1 )。结论 老年SD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和一些与衰老相关的生化指标与人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茶多酚复方制剂对高血脂症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正常组基础饲料饲喂生理灌喂,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饲喂生理盐水灌喂,治疗组高脂饲料饲饲喂茶多酚复方制剂灌喂。实验持续8周,每2周每组随机宰杀10只,测定血液TC、TG、HDL-C、LDL-C含量。结果:整个实验期,治疗组大鼠血液TC、TG、LDL-C含量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而血液HDL-C含量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结论:茶多酚复方制剂具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对不同年龄大鼠直肠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运动对大鼠直肠形态学方面的影响,为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形态学方面的依据.分别将雄性的青年SD大鼠和老年SD大鼠随机分组,即分为青年运动组,青年对照组,老年运动组,老年对照组.运动组大鼠采用泳池游泳训练,对照组大鼠正常笼饲,自由饮食.处死后,取大鼠的直肠壁进行常规石蜡切片(10μm),光学显微镜观察,目镜测微计测量,分别比较青年运动组与青年对照组,老年运动组与老年对照组的直肠肠壁厚度和上皮细胞密度.结果显示,青年运动组大鼠与青年对照组大鼠相比,直肠壁厚度明显偏低,尤其是粘膜层厚度极显著降低;直肠上皮细胞密度显著高于青年对照组.老年运动组与老年对照组相比,两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上述结果表明,运动使直肠的分泌功能增强,从而推论,运动对消化系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黑果枸杞花青素提取物(anthocyanin extract of Lycium ruthenicum Murr., AEL)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 AGA)大鼠的作用,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AEL高剂量组(238.0mg/kg)和AEL低剂量组(59.5mg/kg),每组12只,分为2批,每批6只。第一批动物灌胃2周,第二批动物灌胃4周后,采用50mg/mL微晶型尿酸钠(microcrystalline sodium urate, MSU) 0.2mL注射到大鼠右踝关节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评价AEL对AGA大鼠踝关节肿胀和跛行步态的改善效果。所有动物继续灌胃至5周,采用质量分数2.5%的氧嗪酸钾饲料喂食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测定造模2h、3h后大鼠的血清尿酸水平。研究发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灌胃2周,AEL高剂量能明显缓解大鼠造模6h后踝关节肿胀,改善跛行步态;灌胃4周,AEL高、低剂量均能明显缓解大鼠造模后6h、24h踝关节肿胀和改善造模6h后跛行步态,AEL高剂量还能明显改善造模24h后跛行步态;灌胃5周后,AEL高、低剂量均能明显抑制氧嗪酸钾导致的大鼠血清尿酸升高。结果表明,AEL能从抗炎和降尿酸两个方面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表现出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肥胖,高脂血症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为建立大鼠肥胖、高脂血症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动物模型。取雄性SD大鼠19只,随机人分为模型组(n=10)和正常组(n=9)。模型组喂高脂饮食,即普通饲料基础上加10%猪油,2%胆固醇。正常组喂普通饲料。观察一般情况血清肝功能、血脂,并行病理学检查。模型组体重、肝指数、血清总胆固醇、游高脂肪酸及转氨酶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病理学均出现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且100%存在小叶内炎症,80%出现汇管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心肌梗死大鼠VEGF及其受体KDR的调控作用,分析其对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40,20,10mg.kg-1.d-1),另设假手术组,各组均为8只。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各组采用上述对应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饲养28d后采用ELISA法、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分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变化。结果: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VEGF及其受体KDR随着剂量加大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可以有效上调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从而促进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幼鼠呼吸道梗阻后前胸壁凹陷畸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道梗阻后幼鼠胸廓形状的变化。方法:将60只4周龄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成留线组、除线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用1^#慕丝线绕颈段气管外围结扎固定除线组与留线组大鼠气管,术后第1、2、4、8、12周观察胸廓外观变化并于术后第12周行胸部CT扫描,除线组于术后第4周取出气管固定线。各组胸廓外观变化和前胸壁畸形发生率采用Х^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梗阻大鼠术后出现前胸壁扁平,留线组和除线组分别有20%(4/20)和25%(5/20)发生前胸壁凹陷畸形,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发生前胸壁畸形者。结论:呼吸道梗阻能导致生长发育期动物胸廓形状改变,甚至发生前胸壁的漏斗状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