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采用SPF小鼠滴鼻分离到一株鼠肺炎病毒,经鸡胚试验、组织培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抗体产生实验,同时用美国鼠肺炎(PVM)药盒的验证试验均证实了该分离物为鼠肺炎病毒(简称PVM-Bj)。1986年PVM抗体检测按季度统计,其阳性率分别为51%,15%,7.7%,0%。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我们研究组成员一行前往新疆吉木萨尔县以西45公里的“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进行了普氏野马现状调查。自1986年我国先后从英国、德国、美国引进18匹普氏野马,并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吉木萨尔县境内建立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开始了野马的饲养繁殖和科研工作。截至目前,这里共繁殖野马234匹,已繁殖四代,繁殖成活率达80%以上。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广袤的戈壁荒漠中,世界上首批被放养的普氏野马开始了野外“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介绍了圈养与放归的普氏野马进行寄生虫驱虫和监测的状况,对寄生虫的种类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寄生虫感染现状及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H9亚型病毒(AIVH9)为低致病性病毒,毒力相对较弱,若无并发症,死亡率不高,主要出现呼吸道症状。2005年6月某珍禽养殖场饲养珍禽山鸡突然发病,通过发病情况调查、观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同时采取发病鸡的血液分离血清测定AIH5、AIH9和ND的抗体;采集病鸡内脏接种鸡胚尿囊腔分离到一株病毒,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经鉴定为AIVH9亚型,表明禽流感不仅危及家禽,一些珍禽也有自然感染AIV的潜在性。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是引起很多禽类发病并致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分离株TL1株应用SPF鸡胚传代、电镜形态学观察、HA及HI试验、毒力鉴定、血凝解脱及血凝素热稳定性试验、动物感染试验等进行了研究。发现TL1株属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血凝素热稳定性较差,属快速血凝解脱型.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从野外捕获的恒河猴的口腔溃疡灶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在Vero细胞上具有B病毒特征性细胞病变 ,电镜观察具有疱疹病毒的典型形态与结构。经PCR扩增、SacⅡ酶切、PCR产物测序并与美国分离的BVE2 4 90株的部分基因序列进行比较 ,初步证实该分离株为B病毒 ,并命名为BV1 4 7株。用BV1 4 7株制备抗原片 ,并与国产HSV 1抗原片同时进行猴血清中B病毒抗体检测 ,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B病毒的分离成功 ,对于提高我国实验猕猴的质量和检测水平 ,建立无B病毒猴群 ,增加出口创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普氏野马夏季水源地利用现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内放归的普氏野马夏季水源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夏季保护区内野马所能利用的水源有两种类型,一是地表径流形成的黄泥滩积水,二是浅层地下水形成的泉水。从2003-2005年我们共发现黄泥滩积水水源18处,泉水水源2处。黄泥滩水源被野马优先选择利用,水质优于泉水水源,但水量和积存时间年度变化大。泉水水源水量相对稳定,对野马的生存起到至关重要作用。野马活动区内可利用的泉水水源过少,距离216国道较近,受人为活动的干扰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常用实验小鼠诺如病毒( murine norovirus,MNV) 的感染情况及进化特征。方法在江苏地区抽取三个实验动物中心的实验小鼠,采集直肠及内容物样本,应用RT-PCR 方法检测MNV ORF2 特异性基因( 547bp,MNV nt5104-5650) 。阳性样本经RAW264. 7 细胞分离病毒,对MNV 分离株的VP1 基因进行扩增,将其连接在pEASY-Blunt 载体上,转化至大肠杆菌Trans1-T1 感受态细胞,通过Kanamycin 抗性筛选,挑取菌落进行PCR鉴定,鉴定为阳性的克隆送检测定其VP1 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生进化树。结果共检测小鼠直肠内容物30 份,检出MNV 阳性样本4 份,包括ICR 小鼠( 2 /8) 、BALB/c 小鼠( 1 /12) 和C57BL/6J 小鼠( 1 /10) ,感染率为13. 3%;RAW264. 7 细胞接毒盲传三代,两只ICR 小鼠样品接种的细胞产生明显细胞病变( CPE) ,表现为细胞圆缩聚集,大部分脱落死亡,而C57BL/6J 和BALB/c 小鼠样本接种RAW264. 7 细胞无CPE; 应用VP1 特异引物经RT-PCR 检测,表现CPE 的细胞样本出现特异条带,测序结果显示分离到的2 株MNVVP1 核酸序列均为1626bp,与引物设计参考毒株S7-P2( GenBank 登录号: AB435514) VP1 基因大小相同,进化树图表显示检测到的2 株MNV 属同一独立小分支与参考株BJ10-2062、CR4 最为相近。结论此次抽检的实验小鼠MNV 感染率为13. 3% ( 4 /30) ,考虑可能在同一设施内传播。常用实验小鼠携带病毒的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普氏野马野化进程中行为变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2002-2005年野马野放群和圈养群的行为对比观察,比较放归和圈养条件下的繁殖群,可以发现,野放后野马行为种类和某些行为发生频率及主要行为时间分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一种甜菜退绿斑驳病毒的分离和鉴定。这种病毒对藜科植物有较强的亲和力,而难以侵染茄科及其它科植物。感病的甜菜表现为系统的退绿斑驳,其它藜科植物则产生局部枯斑、坏死斑及系统顶端坏死。物理化学性质测定表明,这种病毒在体外很不稳定,致死温度为40—45℃;;稀释限点10~(-2)—10~(-3);;体外存活期仅有8—10小时(10—15℃)。病毒粒子含有脂类性质外膜酸球形、椭圆形或其它不规则形态,直径约70—90nm,当用无离子洗涤剂处理除去外膜后,剩下形态较规则的球形核衣壳部分,直径约55—60nm.。超薄切片观察表明,病毒粒子存在于细胞质中,并总是伴随着细胞质浓密染色物质出现。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木马病毒的危害性、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了木马病毒的主要原理,提出了一些防范木马病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0~1992年,从石河子、昌吉、阜康、乌鲁木齐及哈密等地采集了不同症状的辣椒病毒病标样75份。通过指示植物3次单斑分离,纯化后获8个病毒分离物,编号分别为P—91—5、P—91—7、P—91—8、P—91—10、P—89—2、P—89—27、P—90—3及P—90—4。上述分离物经病毒的寄生范围、鉴别寄主反应、传毒介体及传播方式、体外稳定性、电镜粒体观察、血清学反应及理化性质的测定,鉴定出6种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MV)占28%、烟草花叶病毒(TMV)占24.7%、蚕豆萎蔫病毒(BBWV)占5.0%、马铃薯X病毒(PVX)占4.3%、马铃薯Y病毒(PVY)占2.7%、烟草花叶病毒组一新成员病毒(暂定为C_aMV)占21.3%。还有两种未知病毒分别占13.2%及3%。研究表明,在北疆地区辣椒病毒病的主要毒源是CMV、TMV及C_aMV,但对辣椒危害性最大的是TMV及BBWV,导致辣椒萎蔫、坏死及顶枯。  相似文献   

14.
罗汉果花叶病病原病毒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典型病株上分离到1种大小为12nm*(600-800)nm的线状病毒,该病毒可通过汁液摩擦和棉蚜(Aphis gossypii)传播,人工接种可侵染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西葫芦(Cucurbita pepo),南瓜(C.Moschata),黄瓜(Cucumis sativus),西瓜(Cirullus vulgaris),毛节瓜(Citrullus vulgaria)和瓠瓜(Lagenaria siceraria)等葫科植物引起花叶症状,侵染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引起局部褪绿斑点,接种番木瓜(Carica Papaya),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心叶烟(N,glutimosa),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洋酸浆(Physalis floridana),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ioides),豇豆(Vigna sinensis),未见有任何症状:病毒的致死温度为55度-60度,稀释终点为10^-3,10^-4,存在17度-25度下放置10d还有侵染活力;ELISA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与西瓜花叶病毒-2(WMV-2)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上述结果表明,引起广西罗汉果花叶病的病原病毒是WMV-2的一个株系,本研究还表明,罗汉果花叶病毒与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大豆花叶病毒(SMV)及莴苣花叶病毒(LMV)均有较密切的血清学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五个省患呼吸系统和肾脏系统疾病的肉鸡和蛋鸡19份样品进行了IBV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RNZ与M41同型.HV、NB-90、TJ株与美国G株和澳大利亚T株血清型相同,证明国内存在不同的IBV血清型株.  相似文献   

16.
使用MRS培养基从泡菜中分离出的菌株经接触酶实验,葡萄糖产酸产气实验,淀粉水解实验和革兰氏染色镜检鉴定该菌株是植物乳酸杆菌,该实验为研究乳酸菌催化亚油酸(Linoleic acid,LA)转化为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渤海湾驴驹河站位点10 m等深海水及底泥为样本,水样经滤膜过滤富集培养,底泥经稀释分离后,对孢子进行反复划线分离,筛除相同菌落后,共得到7个不同菌株,编号为BH01~07.经鉴定,分别为木霉属(Trichoderma Pers.ex Fr.)2种,青霉属(Penicillium Link)3种,曲霉属(Aspergillus Micheli)2种.首次阐明了渤海湾驴驹河水域海洋真菌分布的主要类群,其中,皱褶青霉(Penicillium rugulosum)系的两个菌株以及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 Wilh.)为渤海湾水域初次报道的真菌种类.  相似文献   

18.
一株猪源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杆菌是目前应用的微生态制剂中最重要的有益菌组成成分之一。本研究从健康猪小肠中分离了1株耐酸和耐胆盐能力较强的乳酸杆菌,命名为乳酸杆菌L5株。进一步地,通过微胶囊化研究,提高了其耐贮存性以及在模拟胃肠液中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