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轮朝阳从雪山后面喷薄而出,在气势磅礴的藏南枪勇冰川上投下了一片温柔的辉煌。紫色的晨雾从抢勇错湖面上一团团一片片地冉冉升起,在半封闭的冰川谷地中漂浮飞荡。向冰川望去,只见那些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冰塔仿佛刚从睡梦中醒来,有的在弯腰,有的技踢腿,开始了它们又一天的“生活”由于我们科学考察队有规定,外出活动尤其是上冰川,必须是有组织的统一行动,绝对不允许单独一人进入冰川内部,以免发生不测因此几天来,我们除了整修营地,建立和完善观察站外,就是在湖区附近进行古冰川地质地貌考察看到伸手可及的枪勇冰川.我心里…  相似文献   

2.
南极表面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海面上漂浮着巨大的冰山,年平均温度极低。因此,南极探险的头号“敌人”就是低温严酷的寒风在几分钟内就会使暴露在外的身体冻僵,必须保护好整个身体、手和脚。帽子最好是带有拉锁的,毛皮边饰物可以防止呼气中带出的水汽在面部结冰,那样会冻伤皮肤。南极地区曾出现过177公里川、时的风速记录。伴随着低温.狂风的冷凝效果更明显——比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还要低得多例如,-14℃时32公里山、时的风速会使实际气温相当于一34y:;如果风速达64公里川、时,将相当于一42℃的严寒。外套应该防风.纠物J.vv。J能…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12,(10):4-4
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探测器目前已经记录到伊阿佩托斯(即土卫八,土星的第八颗卫星)表面发生的30次疑似由大陨星引发的巨型冰崩。  相似文献   

4.
5.
2002年9月20日,俄罗斯著名的旅游胜地,高加索山脉的卡尔曼顿峡谷,悠扬的手风琴声不时从峡谷中飘出,前来度周末的人们载歌载舞,享受着难得的休闲,他们谁也不会想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向他们袭来.  相似文献   

6.
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及其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立广 《自然杂志》2006,28(3):150-154
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是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科学这两个新兴科学前沿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是在第四纪全新世地质学和生态地质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以粪土层为过去生态环境信息的载体,用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微观的生物地球化学记录来探索极地的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的主题,并区分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5月底,中国最大的民间科学探险组织——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向外界宣布东非大裂谷考察计划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东非大裂谷科考活动总策划、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秘书长张波认为,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也是我国第一次由民间组织发起的代表国家级别水平的科学考察活动。此次活动另  相似文献   

8.
企鹅是人类的朋友,更是小孩喜爱的好朋友。记得我1984年第一次赴南极科学考察时,8岁的儿子曾经给我来信说:“爸,你一定要给我多拍一些企鹅的照片回来!企鹅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样子太可爱了!”  相似文献   

9.
远山在召唤     
世界上很多世代居住在山地的民族,对雄奇险峻的雪山冰峰历来怀有敬畏的心理。生活在西藏高原的藏族同胞,把终年云雾缭绕、冰雪皑皑的高峰视为圣山神山,虔诚地对其顶礼膜拜,即是一例。前年去滇西北高原,听当地藏族同胞讲起云封雾锁圣洁非凡的白马雪山种种神奇的传说,以及中日登山队攀登白马雪山屡遭挫败的情形,不免也有此同感。 从科学上讲,对雪山冰峰的敬畏心理,如果剔除神话传说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聚焦南、极探访北极、扫描西部、算越峡谷、张继民以新闻报道把一个个科学考察壮举推向世界,也以一个个亲身经历绘就自己的科学探险壮景. 中国古代曾有过玄奘取经、徐霞客游记、郑和下西洋的灿烂探险历史而在近代,探险事业却因国运的积弱失却了足音改革开放让中国人看到了外部世界,也让中国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南极洲所具有的独特的构造,是开展地震学研究的理想场所,引起了地震学家的极大兴趣。但又由于其极端的气候条件,使得地震学家开展南极地震观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是世界上发现最晚和研究程度最低的一个洲。根据对区域地层、岩浆岩和构造的综合分析,东南极地盾、横贯南极山脉以及西南极造山带是南极大陆地质构造的三大特点。中部为横贯南极山脉造山带,是一个经罗斯运动而形成的早古生代造山带。以横贯南极山脉为界,东部为东南极地盾,西部为西南极造山带,具有独特的构造环境,是地球上唯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我随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考察队前往亚马孙热带雨林进行科学考察。虽然此前我曾参加过许多无人区考察,但亚马孙热带雨林对我来说还是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3.
报道探险,让我与秦大河院士结缘长期从事科学探险与采访的我,曾思考一个问题,即现代国际科学探险史上,谁真正为中国争得了荣光?思来想去,好像仅有秦大河院士一人,至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他的业绩主要表现他1989~1990年度,与美、英、法、日、苏5国6位队员一道,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这些勇敢的探索者们,驱赶着狗拉雪橇,自位于南极半岛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出发,奔向苏联和平站。用了7个月的时光,走过6000多千米的行程,他们终于胜利抵达终点。当时,这一富于牺牲精神的壮举轰动了全世界,当他们胜利归来时,相关国家的政要、群众用红地毯、鲜花和掌…  相似文献   

14.
东南极Dome A冰雷达探测: 冰厚分布和冰下地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me A(冰穹A)位于东南极冰盖中央, 是南极冰盖最高点. 冰盖演化模式显示, Dome A区域很可能保存了过去超过百万年的地球古气候和古环境记录, 被认为是深冰芯钻孔的理想位置. 冰厚和冰下地形是模式评估冰芯年代尺度和深冰芯钻孔选址的重要依据. 中国第21次和24次南极科学考察(CHINARE 21, 2004/05; CHINARE 24, 2007/08)期间, 车载冰雷达系统被用于Dome A区域中心30 km×30 km范围内冰盖的三维调查, 成功获得高分辨率、高精度冰厚和冰下地形数据, 得出140.5 m×140.5 m网格分辨率冰厚分布和冰下地形DEM. 调查结果显示, Dome A中心方形区域内的冰厚平均值为2233 m, 冰厚最小值1618 m, 昆仑站位置冰厚最大, 为3139 m; 冰下地形起伏相对剧烈, 海拔范围949~2445 m, 呈现典型、清晰的山地冰川作用地貌格局, 很可能反映了冰盖早期的演化过程. 依据冰厚分布和冰下地形特征, 认为昆仑站位置适合开展首支分辨率高、年代久远深冰芯的钻探. 不过, 冰盖内部层序结构和冰底消融情况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2010,(7):F0004-F0004
自人类发现了我们居住的星球上最后一块大陆——南极洲——之后约半个世纪。就有不少捷足先登的科学家去探索白色大陆的奥秘。开展一些初期的科学考察活动。从澳大利亚1954年第一个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常年南极科考站——莫森站——后,许多国家相继来到南极展开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如今,这块冰雪世界上共有53个科考站。以下是给人印象深刻的6个南极科考站。  相似文献   

16.
末次冰消期冰融水事件与气候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恩清  田军 《科学通报》2008,53(12):1437-1447
末次冰消期, 巨量的冰盖从大陆和海面上消融, 导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120~140 m. 从地质记录中至少识别出3次规模巨大的冰盖快速融化和冰融水倾泻事件, 按照发生时间先后, 分别被命名为19 ka-MWP, MWP-1A和MWP-1B事件, 其中备受关注的MWP-1A事件发生在~14.2~13.7 ka BP. 然而, 对MWP-1A事件的确切发生时间和冰融水的来源问题争议很大, 传统理论认为北大西洋淡水注入事件会引发温盐环流强度减弱, 甚至完全关闭, 因此争论的焦点在于建立合理的冰融水事件与气候突变的相互关系. 本文中总结了各类地质记录与模拟结果, 发现重大的冰融水事件并没有导致气候的大幅度变冷, 重要的气候反转期与大规模的冰融水倾泻事件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末次冰消期的冰融水事件只是微弱地影响了大洋温盐环流的强度, 未来的研究需要重新评价淡水对气候系统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断裂力学分析,揭示了崩滑体破坏面裂纹尖端在应力场、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断裂扩展,其是崩滑体失稳的根本原因.计算归纳了滑动面的Ⅰ、Ⅱ型、复合型断裂强度因子和扩展角的计算方法,对有效治理崩滑体、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断裂力学分析,揭示了崩滑体破坏面裂纹尖端在应力场、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断裂扩展,其是崩滑体失稳的根本原因。计算归纳了滑动面的I、Ⅱ型、复合型断裂强度因子和扩展角的计算方法,对有效治理崩滑体、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个由6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科考小组即将赶赴南极洲对其展开勘测,这也许是最后一次规模庞大的南极探险,目的是揭开为何会有一座巨型山脉潜藏于这个“白色大陆”深处的谜团。  相似文献   

20.
李力  陈出新 《科学通报》2003,48(7):652-654
通过对木卫二潮汐耗散的估计, 并结合观测资料, 得出活动的木卫二上的地质构造运动可能形成火山. 考虑到木星引起的潮汐扰动较强, 假设由潮汐直接引起火山活动, 通过理想流体的Bernoulli方程计算了火山的喷射速度和高度, 给出了尺度的估计, 得到了活动火山在木卫二表面的大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