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届国际厚煤层和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会议于1980年5月18日至21日在英国伦敦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180余人,我国以中国煤炭学会名义派出了五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共宣读了二十篇论文,我国提出了“中国开采厚煤层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和日本爬行两栖类学会共同主持召开、我校承办会议筹备工作的中日两栖爬行动物学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25日至31在我校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列席代表共90人,其中中方代表53人,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8人;日方代表15人;美国代表6人;瑞士代表2人.我校校长、动物学家潘炯华教授被推选为会议主席团主席,日本代表团团长Goris博士为主席团副主席.王屏山副省长、省科协主席蒲蛰龙教授以及来宾代表在开幕式上讲了话.我校潘炯华教授在会上报告了“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进展”和“广东大陆两栖类区系”二篇论文,苏炳之副教授报告了论文“31种两栖类的食性”,张剑英副教授报告了论文“两栖类的寄生吸虫”,  相似文献   

3.
《国际学术动态》2006,(6):48-49
第3届中日铺面技术研讨会(3CJWPT)于2005年11月9-13日在南京召开。中方代表150余人、日方代表28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共收到论文82篇,其中日方19篇论文入选论文集。会议由中国东南大学、日本土木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同济大学和江苏省公路学会协办。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陈荣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黄晓明教授、日本中央大学Himeno Henji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学会第二届年会于1986年11月12日至17日在重庆召开。全国各高校、科研单位和工厂的12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共85篇,反映了我国当前电子测量与仪器发展现状、科研成果和某些新领域开拓和探索的成  相似文献   

5.
全国第六届机构学学术研讨会于1988年11月11日~15日在江苏无锡江南大学召开.会议由张启先教授、干东英研究员主持,会上选举了学会新的领导.天津大学的石则昌教授当选为该会的主任委员.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宣读了近140篇论文,并颁发了论文证书.这次会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科学院院长廖延雄教授于1985年11月15日率中国兽医流行病学及经济学代表团一行6人抵新加坡,出席第四届国际兽医流行病学及经济学会议.这次会议于1985年11月18—23日在新加坡举行,由新加坡兽医学会理事长、新加坡畜牧水产局局长严东滔博士主持,会议主席是美国的Hubbcrt博士.有27个国家224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共收到148篇论文.  相似文献   

7.
J.安德雷德-塞托等 编 第三届控制自动化及机器人学中的信息学国际会议(ICINCO 2006)于2006年8月1日~5日在葡萄牙西部港口城市塞图巴尔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信息控制与通讯系统与技术研究所(INSTICCO)主办的。本书包括了31篇全文论文和特邀报告,其中的23篇论文是从309篇参会论文中精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正> 第38届日本实验动物学会年会于1991年5月29日—31日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召开。日本各地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工作者出席了大会并进行了各方面的学术交流。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会议的一般情况本次会议共宣读了275篇论文,其中获奖论文1篇,特别论文1篇,研讨会宣读论文7篇,大会一般演讲论文266篇,详见表1。另外,还有实验动物饲养繁育和监测的录像专题片17部在会上交流。  相似文献   

9.
第3届中国国际通信学术会议(199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 ICCT’92)于 1992年9月 16~18日在我校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和清华大学联合发起,并得到IEEE通信学会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德国西门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和资助。 ICCT’92在筹备过程中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会议共收到550余篇论文稿,经学术委员会审定,318篇收入会议选录。其中国外论文136篇,来自美、加、德、日、韩、意、澳、新加坡及香港等22个国家和地区,此外,还有6篇大会报告和2篇国外迟到论文在…  相似文献   

10.
资料介绍     
中国煤炭学会和中国制冷学会于去年11月5~11日在杭州举行了矿山建设和制冷在工程中应用的学术讨论会,会上交流了125篇论文,其中有12篇作了大会报告。下面介绍的是其中的5篇(如需要这次学术会的资料可向本所资料室借阅):  相似文献   

11.
消息动态     
中国港口协会1983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83年5月25日至6月2日在广州召开.会议上收到有关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工程技术、规划发展、装卸工艺等方面内容的论文,报告及资料共96篇,部分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了宣读交流,我院有二名代表参加,并提交了四篇论文.  相似文献   

12.
“第一届国际光通讯与网络会议”(ICOCN2002)于2002年11月11~14日在新加坡举行。这次会议是由通讯研究所与南洋技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和IEEE通讯学会联合组织的,共收到了来自18个国家的121篇论文,经审查,其中107篇论文被接受。并在会上宣读。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面对全光因特网、光通讯中教育与培训的前景、微光子集成电路-MicPIC。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99年会于11月14日至17日在镇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厂企业的130多位专家教授参加了这次会议中科院院士蔡睿贤、徐大懋、徐建中、刘高联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共收到热机气动热力学,流体机械、能源利用、工程热力学方面的论文共171篇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学会第二届年会于11月21日至26日在我校举行。 这次到会代表110多人,来自全国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工矿企业。与会代表提交宣读论文120多篇,涉及新型材料、应用基础理论、材料组织性能、材料的处理工艺、材料的国产化、复合材料、表面工程、精细陶瓷等材料专业各个领域。会议组织者说,这次学术活动涉及面之广在全国性材料专业会议中还是前所未有的。 我校在本届年会上宣读的论文有7篇,崔崑教授在大会发言中还作了题为“Ca—R”复合在易切削钢中的作用及行为”的精彩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我校物理系方允副教授应邀于1989年4月26日至5月2日到韩国参加第一届亚太地区激光会议(1stAPLS’98)。1stAPLS’98是由中国光学学会、韩国光学学会、日本激光学会发起组织的以激光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会议共收集论文59篇,内容分为新型激光器、激光光谱学与非线性光学、激光材料处理、激光光束控制、激光新应用等方面,分别报告了亚太地区各国激光科研工作者的近期工作进展。方允老师在会议上交流的论文题目是‘TheOptimumpressurofArgonforP。tncFo。-waveMixingnearthe4DT、-photonR。nanceInSodiumVapor’,属于激光光谱学范畴。共有…  相似文献   

16.
 2000年5月21日~26日在意大利召开了第八届国际冷聚变会议(ICCF 8).会议由意大利新技术、能源与环境研究院(ENEA)主持, 由国家研究委员会(CNR)、国家核物理研究院(INFN)和意大利物理学会(SIF)联合主办。到会148人, 来自意、美、日、中、俄、法、英、西、德、印、加等国。大会共收到108篇论文, 选用了82篇, 其中大会报告16篇。我国共投寄8篇, 全部录用, 其中大会报告一篇, 是仅有的3篇大会理论报告之一(M.I.T.,清华, Purdue大学各1篇).肯定“关联”, 寻求更高的“过热率”从上届大会以来的2年中, 最主要的进展来自“过热”与“氦-4”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于7月6日至11日在贵州省会贵阳市召开了第三届出版研究年会.这次年会入选的论文有89篇,是从会前征集的365篇论文中筛选出来的.参加这次年会的代表,除论文作者外,还有各省、市、自治区版协秘书长.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贵州人民出版社,并进行了对口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8.
1988年5月20日至5月26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了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首届学术年会。到会代表275人,来自国家有关部委、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各省、市、自治区,包括理、工、农、医各专业的科技期刊编辑部。会议前和会议期间共收到论文200多篇,其中大会报告18篇,分组报告140多篇。报告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编辑学的研究,特别是期刊编辑学的研究;期刊的管理;期刊编排工作现代化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于1989年12月13日-14日召开第二次学术报告会。大会交流论文16篇,会议还对1987年10月至1989年1月10日之间学会会员撰写的优秀编辑学术论文颁发了获奖证书.其中,获一等奖论文5篇,二等奖论文9篇,三等奖论文13篇.被选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第一届全国学术年会7篇论文颁发了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20.
中国通信学会图象通信委员会于10月24日至27日在南京召开了1982年学术讨论会。会上围绕静止图象通信、视频信号编码,图象处理及传真等进行了专题讨论。参加会议的有论文代表47人、特邀代表14人、列席代表28人。会议收到论文57篇,其中47篇分别在大会或分组会上作了宣讲并进行了讨论。这些论文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一年来国内在图象通信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有些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获得与会同志的好评。会议决定委托挂靠单位南京邮电学院负责编印这次会议的论文集。会议还决定了下届学术会议的内容和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