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调研期刊、专著和数据库等资料,并结合实际调查,首先获知中国27个省(区)入侵动物数量及贸易数据,然后分析其进出口总额与外来入侵动物数量的相关性,筛选出拟合度最佳的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并采用S型曲线对各省(区)2018—2021年进出口总额进行模拟,最后基于模拟结果预测各省(区)外来入侵动物的数量,获知各省(区)外来入侵动物的数量增加量.结果表明:1)中国外来入侵动物数量随着贸易量的不断增加也在迅速增长,至2018年底已有260种,其中96%是由贸易有意和无意引入的;外来入侵动物的分布呈现东部和南部省(区)高,而西部和北部省(区)低的空间格局.2)中国进出口额累积量与外来入侵动物数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曲线估计结果为对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3)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在未来仍面临大规模的外来动物入侵风险.截至2021年,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四川和云南12省(区)入侵种增量最高,将高于20种,而青海、甘肃、西藏、新疆和宁夏5省(区)入侵种增量将低于10种,并且入侵热点地区呈现出由南方及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与印度洋之间,是一个独立的板块,与其他各大洲分离了数千万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动植物演化历程,孕育出澳大利亚与众不同的生物多样性.澳大利亚有动植物60~70万种,其中,约84%的植物、80%的哺乳动物和40%的鸟类是当地特有种,袋鼠、树袋熊和鸸鹋最为人们所熟知. 自欧洲移民时期至今的200年时间里,澳大利亚引入了超过130种动物,已经有多种野生动物在此定居.其中,最主要的有害动物是野猫、欧洲赤狐、欧洲野兔、野山羊、野猪和甘蔗蟾蜍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外来物种入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美洲斑潜蝇、德国小蠊、松材线虫等昆虫对我国的农林业破坏严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昆虫本不是中国自家的生物,而是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被引入了。它们好似找寻到了新的生存的沃土,在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立即适应并大量繁衍,原有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由于它们的侵入变得极为脆弱,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或负面影响。这便是一种严重的且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调查,确定了主要入侵动物种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入侵的状况和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可为入侵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艳肖 《世界博览》2011,(17):70-70
飞驰的摩托车撞上了铁丝网,然后破网而过。格莱格·厄尼血肉模糊,当场死亡。警察在他牛仔裤的后兜里,找到一本中国产的假驾照。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李痘病毒入侵中国的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影响,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根据现有分布点及目标地区的环境变量运算出预测模型,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绘制李痘病毒在中国的适生等级预测图,将适生等级分成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和非适生区; 并以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为标准,从传入的可能性、定殖的可能性、扩散的可能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和病毒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5个准则层、共18个指标层因子,对该病毒在中国的入侵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李痘病毒在中国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经纬分布于101.93°~122.75°E,19.60°~40.76°N之间,占中国行政区划面积的25%~50%,适生范围较广。李痘病毒在中国的入侵风险指标值R值为2.49,属于高风险的有害生物,鉴于该病毒在中国暂无分布记录,建议在进境检疫中对其实施严格检疫,必须通过2种以上检测手段(必须包括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排查及2年以上的隔离试种,以防止该病毒进入中国进一步蔓延传播。  相似文献   

7.
8.
我国药用动物,在《山海经》、《五十二病方》以及《神农本草经》等文献中早已有所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还专门辟有虫、鳞、介、禽、兽等部,并阐述了它们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对药用动物的研究又逐渐兴起,但大部侧重于各种动物的形态描述、生态资料和医药应用的记载,而在药用动物的地理分布方面,则很少专门探讨。本文在《中国药用动物志》的基础上,从生态地理学角度,初步阐述中国药用动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基本规律,为搞清动物药的来源,保护与合理利用野生药用动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准则,利用相关风险性分析模型,从国内外分布情况、潜在的危险性、受害对象的经济重要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及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对红火蚁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火蚁的危险性综合评价的风险值R=2.47,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据此,提出了相关的风险管理管理措施,为防止红火蚁传播扩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栎树猝死病是一种为害林木和观赏植物的毁灭性病害,发病迅速,短期内即可造成寄主植物大量死亡,寄主范围非常广泛,主要为害阔叶树树种。对其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进行预测,并系统评估其入侵风险,有助于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及检疫措施。【方法】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以栎树猝死病菌现有分布点的环境变量为基础运算预测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绘制其在中国的适生预测图;并以南京林业大学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为标准,从5个准则层下设18个指标层因子,对栎树猝死病菌在我国的入侵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MaxEnt模型测试遗漏率与预测遗漏率基本吻合,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的AUC值(area under curver, AUC)为0.974,标准差为0.008,明显高于随机分布模型,说明该模型对栎树猝死病菌在我国的适生区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可作为后续评估依据。栎树猝死病菌在中国的适生范围在101.9°~122.9° E,18.9°~38.0° N,主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武夷山脉、南岭以南的沿海地区,约占中国行政区划面积的19.6%。栎树猝死病菌在中国的入侵风险指标值R为2.64,属于极高风险的有害生物。【结论】模型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较高,鉴于栎树猝死病菌在我国暂无分布记录,且在多指标评价体系中被归为极高风险等级,建议在进境检疫中对其可能寄主植物实施严格检疫及2年以上的隔离试种,防止其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03,(6)
中国古动物馆位于西直门外大街北京天文馆西侧,属自然科学类国家级专题博物馆。这座充满着神秘色彩的青色古堡式建筑系统而翔实地介绍了脊椎动物起源和系统进化发育的历史过程。该馆拥有全国各地区、各门类脊椎动物的化石标本20余万件。基本陈列由“古鱼类馆”、“古爬行动物馆”、“哺乳动物馆”及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模拟出的“恐龙世界”四部分组成,通过实物和其它新颖的展示手段,系统地向观众介绍了史前脊椎动物的起源及其进化历史,展示了我国在各个时期沉积的海陆相地层中保存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及在这一科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物克隆技术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红火蚁入侵中国的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可辉  黄振 《武夷科学》2010,26(1):85-91
本文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准则,利用相关风险性分析模型,从国内外分布情况、潜在的危险性、受害对象的经济重要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及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对红火蚁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火蚁的危险性综合评价的风险值R=2.47,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据此,提出了相关的风险管理管理措施,为防止红火蚁传播扩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美国目前对控制亚洲鲤鱼的数量处于束手无策的地步,各种办法都已经试过,包括用电杀鱼,用化学试剂杀鱼,但是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羚牛(Burdorcas taxicolor),又名金毛扭角羚、野牛、扭角羚、白羊等。它最早是由Hodgson在1850年依据出产在印度阿萨姆邦米什米丘陵的羚牛而定名的。羚牛在  相似文献   

16.
母猪救夫为爱疯狂感动印象:2007年2月14日那天,福建三明沙县一头母猪撞伤屠夫谢老汉,救下已在案板上待宰的公猪。颁奖辞:但使龙城母猪在,不教屠夫度阴山。  相似文献   

17.
王清 《科技信息》2011,(35):141-141,151
随着计算机的越来越普及,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中网络入侵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专业人士的重点关注。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取证也是专业人员日益关注的方向,计算机网络的入侵检测,是指对计算机的网络及其整体系统的时控监测.以此探查计算机是否存在违反安全原则的策略事件。网络的入侵取证系统是对网络防火墙合理的补充,是对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的能力的扩展.可使网络安全的基础结构得到完整性的提高。通过采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相关一系列关键点信息.并系统分析,来检测网络是否存在违反了安全策略行为及遭到袭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区系成分的聚类分析和排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来入侵植物区系的研究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利用大尺度的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数据和区系信息,采用聚类分析和多因子排序的方法探讨影响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区系成分构成空间分异格局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区系总体构成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其次为温带区系成分和世界分布成分.按照各研究单元内外来入侵植物的区系组成,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三个地区,即低纬度的南部地区,中纬度的中部地区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其中,低纬度南部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区系组成以热带区系为主,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区系构成以温带区系成分为主.基于地理因子的多因子排序表明,在纬度梯度上区系成分的空间分异最为明显,其次为海拔梯度和经度梯度;基于气候因子的多因子排序表明,影响区系成分空间分异最强烈的气候因子为1月均温,其次为无霜期和年降水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动物星名在中国星名中的地位,详细介绍了中国各动物星名.  相似文献   

20.
入侵检测及基于协同式的入侵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入侵检测概念的基础上,对入侵检测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做了简要分析和评述,并且提出一种基于协同式的入侵防范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