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伏再传 《科技信息》2008,(1):286-286
本文通过对发声器官的构成、发声的简单原理,以及教师授课的基本要求,详细阐述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法,并提出教师嗓音的保护方法,给广大教师科学用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就歌唱而言,通过科学的训练让儿童养成正确的声音观念,科学的用嗓方法,初步掌握歌曲演唱的技术技巧,这不仅会对儿童嗓音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同时为他们今后能够走上歌唱的艺术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对儿童歌唱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郑红 《科技咨询导报》2012,(14):255-256
教师嗓音的保护是提高教师工作成效和生活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教师不良说话发声习惯的成因分析,提出高校教师合理发声及嗓音保健的方法,以达到保护教师嗓者、保障教师持续授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李兵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0):145-147
教师用嗓是其职业性决定的。嗓音是不可再生资源,合理的调度、使用是预防嗓病的关键所在。从教师用嗓活动、用嗓卫生、用嗓习惯以及合理的布置声音、分配声音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教师职业性嗓病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非线性预测反滤波声门下嗓音源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嗓音呼吸系统生理和生物物理原理,提出了利用声门下嗓音源研究声带振动特性的新方法,并建立了提取声门下嗓音源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声门上、下声道耦合的条件下,用非线性预测反滤波技术提取了声门下嗓音源,并在不同发声方式条件下运用该模型和人体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克服了线性预测反滤波技术的不足,并消除了声门上、下声道所产生的伪迹.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国家通用语言。如何做到普通话标准规范,字正腔圆,是每个普通话教师不断研究的问题。"字正"是指语言发音标准、规范,语意明晰,"腔圆"则是指在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时,结合科学发声法,使声音圆润、动听,具有美感。我认为只有把科学的发声方法纳入到普通话训练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既可掌握科学发声方法,保护自己的嗓音,又有利于实现字正腔圆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7.
印松 《科技咨询导报》2014,(26):229-229
该文从初中生的主要特点、初中生经典诵读训练的现状和初中生经典诵读的训练的等方面探究初中阶段的经典诵读训练,旨在探寻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进行科学、有效的经典诵读训练。  相似文献   

8.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闻工作者,拥有一幅符合媒介传播特点要求的嗓音是每一位从业者所追求的.作为职业用声者来说,应该重视科学练声,依据科学的发声技巧,建立正确的播音、主持艺术观念,运用好自己的噪音,使之成为游刃有余的创作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老师,甚至音乐老师,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嗓音职业病——慢性咽炎、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表现为声音嘶哑、粗糙、干涩,音质不纯净、声音不集中、没有穿透力等。许多同事,尤其是小学教师朋友经常向我咨询如何保护嗓子。结合自己多年的歌唱艺术语言发声训练课的工作实际和经验,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用嗓技巧训练课推广应用于小学教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李英勇 《科技信息》2013,(5):191-191,218
美声唱法实际上是源自于17世纪意大利的一种传统演唱风格。由于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喜爱。美声唱法具有完美的声音色彩,音域的完整统一,腔体的自然共鸣,流畅的旋律和优美的歌唱语言的恰当结合等特点。这一切都需要源自于科学的发声方法。而我们在歌唱道路上,往往由于对美声唱法没有全面的掌握以及发声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导致了嗓音出现问题或者声带发生病变。这其中,发声器官的"紧张"问题是其根源。所以,用科学的发声和训练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是歌者最终得到美好声音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是通过全面的分析美声唱法演唱时出现的发声器官的各种"紧张"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方法训练,使之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