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交换组网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强  庞伟正 《应用科技》2006,33(5):17-19,23
对下一代网络(NGN)中软交换组网方式进行研究.针对现有的PSTN网络和软交换网络的组网方式,分析比较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位置服务器的组网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软交换网络的扁平化特征,同时又具有灵活的组网特性,解决了层次结构中路由选择复杂和平面结构中数据维护复杂的矛盾,对实际的软交换网络的组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宁  姜忠正 《科技资讯》2012,(17):24-24
NGN网络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NGN网络能够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视讯等多种服务,这对现有的IP承载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NGN时代IP承载网的承载要求和解决方案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谢莉 《甘肃科技》2013,29(3):27-28
网络通讯技术经历了无数次重要演进: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从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从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到软交换;从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从窄带通信到宽带通信。目前,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发展,电信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变。首先,以数据业务为核心的新型电信业务层出不穷,数据业务发展迅猛;其次,语音压缩技术的成熟,使得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语音业务成为现实;第三,基于IP的分组交换网络日益成熟,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使得分组交换网络可以承载多种媒体信息的传送。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降低了分组交换网络的传输和交换成本。因此,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已经成为电信业务发展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的电信业务采用电路交换作为核心技术相比较,下一代网络NGN是一种基于IP网络、以软交换为核心技术的分组网络,它可以统一承载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和视频业务等多种业务,是新一代网络发展的方向.通过采用NGN技术,可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加快新业务开发、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增加业务收入.除此之外,随着NGN核心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不断降低,NGN技术将在多个领域显示出其自身的优势.基于上述原因,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的多种业务开展和通过网络赢利的能力,考虑高校网络实际情况和NGN的特点的前提下,给出了高校下一代通信NGN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5.
下一代交换网演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艳 《科技信息》2010,(36):250-250
下一代交换网采用重叠方式引入软交换和IMS都属于下一代交换网的范畴,都遵循NGN的基本思路和网络架构,均采用承载与控制分离的思想,均基于IP承载,设计理念一脉相承,属于向NGN演进的不同阶段。韦乐平指出,在部署策略上,可以采用重叠方式引入。对于电话业务依然增长的国家,软交换的发展阶段难以跨越,我国的几大运营商都已经或正在大规模部署软交换网。从业务角度看,软交换是传统电路域语音网络的演进,侧重PSTN相关业务,外加少量的SIP业务。  相似文献   

6.
对下一代网络(NGN)的研究目前是业界的一个热点,其基本思路是试图将包交换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电信网络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承载多种业务的、可运行的综合网,最典型的做法是在改进后的IP网络上,利用软交换技术提供话音、视讯和数据业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于互联网Voip技术不断的实践,各大运营商出于网络成本及新业务提供等各种不同目的,将NGN技术应用于电信级网络。NGN是基于IP分组技术,业务与呼叫完全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完全分离,融合语音、数据、多媒体和移动业务的网络。本文结合营口网通软交换建设实践,主要对NGN架构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固网运营商实现软交换后,业务能力的提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交换网络的概念和基本构架,提出了软交换网管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归纳出开发软交换网管系统所需的技术,分析软交换网管对象特征,继而提出本系统的功能结构、体系架构,并规划出软交换管理网元。实现对软交换设备配置、安全、性能、故障等功能的统一管理,使之具有跨平台、可扩展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软交换网络的概念、体系结构、特点以及软交换网络与其他网络的互连。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光交换网络的网络阻塞率和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质量(QoS),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隙交换机制的光时隙交换(OTS)网络.光波长在时域内被分割成一系列固定长度的细小时隙槽以承载数据,时隙成为最基本的交换粒度,并采用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相分离的网络运行机制.相对于传统光突发交换(OBS)网络,OTS技术能提供稳定的面向连接的QoS.仿真结果表明OTS技术相对于OBS技术在降低网络阻塞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1.
贺跃勇 《甘肃科技》2014,(11):23-26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通过分组网络实现端到端融合语音、数据、视频的应用已表现出在未来市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通过对下一代网络NGN的概念和功能特点等方面进行详尽阐述,探讨了企业实现NGN网络通信的可行性和实施后给企业整体运营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种业务需求,国内运营商逐步将起源于互联网的IP技术应用在承载网上。IP承载网作为运营商网络转型与发展融合业务的网络基础,不仅支持互联网的数据业务、话音业务等,还支持NGN、3G等面向未来的业务。介绍了IP承载网的特点和建设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NGN新一代网络是以软交换为核心,采用开放、标准化体系结构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种媒体业务服务的下一代网络[4].NGN是电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通过优化网络结构,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使得分组交换网络能够继承原有电路交换网络中已有的业务功能,同时还可以在全网范围内快速提供原有网络难以提供的新型业务功能.它的出现标志着新一代电信网络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MPLS协议与下一代网络NGN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下一代网络NGN以及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之后 ,就NGN的主要技术要求、以及MPLS对这些技术要求的有力支持做了分析 ,可以看出 ,以MPLS技术构造的网络是目前承载NGN业务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张薇 《科技信息》2012,(33):31+67-31,67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数据、话音、视频等新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通信业务,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也成为各大运营商的工作重点。通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NGN发展的过程中,软交换技术作为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之一备受关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IP承栽技术的软交换方案,此方案提升了网络的利用率和网络投资的效益,充分发挥了软交换和IP承接网络技术的优势。满足了中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下一代网络(NGN)以分组(IP)作为统一承载平台开展业务,所以安全问题相当重要。本文研究了NGN网络发展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IMS的NGN网络架构和面临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初步提高NGN网络安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软交换技术已得到极大的的普及,如何提高软交换网络的安全性,保证运营商业务的高可靠性,是当前网络建设、升级的一大重点.本文主要阐述MSC POOL技术的原理和组网方式,以及在实际组网中表现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江久彪 《科技资讯》2009,(15):14-14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核心技术之一,其特点是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本文介绍了软交换网络的核心技术。网络架构和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西北电力系统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秦春娣 《科技信息》2009,(12):191-193
随着移动新业务的不断增长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软交换网络建设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在带给运营商优质的网络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类安全隐患。如何在网络建设之初利用风险评估技术来识别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来规避风险,从而确保移动通信网络优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20.
苗智 《科技资讯》2011,(35):92-92
本文着重阐述了优化网络的实施方案以及调度交换网优化后强大的IP调度功能使其实现了现有网络到软交换网络的平滑过渡,有效地保护了以往的投资,为营口地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